外貿出口海運費“潛規則”。

外貿出口中的海運費,老外貿都知道怎麼操作,會操作的能賺錢,玩不好的還會賠錢。首先聲明一點:我不鼓勵外貿業務員通過海運費賺錢,雖然個人可以賺點錢,但最終傷害的還是客戶的利益,對我們的生意有害。

海運費能賺錢,還是貨代告訴我的。剛入行做外貿不懂,第一次,4個大櫃去墨西哥,有個貨代為了搶我的單子,悄悄告訴我,可以給我50美元一個櫃子的返點,當時不懂,不敢要,貨代很豪氣,說只要把單子給他,他先把返點給我,後來才知道,貨代能拿到100-200美元一個櫃子。就這樣,有了第一次,後面就收不住了,那些年,只是海運費,也收了不少錢。我還算比較謹慎,每個櫃子一般都是多收50-200美元,再多我不敢做,過不去自己心裡的坎。所以,我總結自己就是“入佛門六根不淨,進商場狼性不足”。有個做陶瓷的業務員,一年光海運費能賺十幾萬,更多的都有。有個朋友曾經在廣州一家鞋類貿易公司工作,公司的主要盈利點就是海運費返點,一年能有幾百萬,不過很可惜,這家公司已經倒閉了。

但,08年之後,外貿不好做了,客戶也精明瞭,也知道比對價格了,海運費的可操作空間就很小了,現在幾乎沒什麼可操作的餘地了。

其實,今天我想講的不是這些,而是在實際的報價中,特別是CNF或者FOB加海運費的報價中,怎麼能順利出貨,不虧錢而已,因為海運費變化大,旺季的時候,去南美的櫃子,一個大櫃能上下浮動1000美元,去中東的也能浮動500多美元,所以,如果把握不好,虧錢也是常有的。

在給客戶報CNF價格的時候,一定要與船公司或貨代提前溝通好,確定海運費有效期,並且在報價裡註明CNF價格的有效期限。如果是淡季,在船公司報價的基礎上加多50-100美元即可,作為出貨時可能漲價的預算,如果是旺季,那就要非常謹慎了,美洲線的櫃子,要考慮多加300-1000美元,並且註明價格有效期,中東就稍微好一些,多加100-500美元即可,東南亞線運費本來就便宜,看情況多加50-200即可。當然,多加的部分絕對不是業務員自己能賺的外快,而是為漲價做的預算,旺季的時候,漲價的幾率是非常大的。處理不好,真的會虧錢。

有一次,有個墨西哥的櫃子,我報價的時候只加多200美元,結果一個星期後,船公司通知漲價1000美元,其他船公司也都漲價,而客戶是不會承擔損失的,最後只能自己承擔這部分損失。

再強調一次,今天我講的這些海運費“潛規則”不是教你怎麼賺錢,而是提醒大家怎麼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大家千萬別想著通過海運費賺錢,那不是生意的正道,是歪門邪道,是損害客戶利益的,最後,誰都沒好處。

大家還踏踏實實做生意,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才是做生意的長久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