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最近《長安十二時辰》在熱播,很多人都知道片中的人物都是以歷史人物為原型,何監就是賀知章,聖人就是唐玄宗,右相就是歷史上的李林甫,太子的原型則是後來的唐肅宗李亨等等。《長安十二時辰》裡面有一段,靖安吏曾經有這樣一個片段: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沒想到真的一語成讖,大唐的國運確實毀在天寶15年間。

玄宗怠政

公元713年,在皇權鬥爭當中取勝並且最終掌握皇帝實權的李隆基下詔,改元開元,掀起中國歷史上無比輝煌壯闊的“開元盛世”。29年以後的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認為自己奮鬥了快30年,也該停下來好好享受自己的工作成果了,同時相傳地方長官上奏朝廷發現了靈符,唐玄宗認為這是天賜的祥瑞,所以改年號為“天寶”。

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決定更改官制官名,提拔李林甫擔任右相。從天寶初期開始,整個社會經濟狀況已經極大改善,大唐帝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長安城雲集上百萬人口。而同時代的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雖號稱繁華,但人口也不過80萬。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各國的商賈和讀書人,穿過吃人的沙漠,越過危險的風浪,為了來到他們心中的樂土長安。昭昭有唐,天俾萬國。這首詩描繪的正是無比璀璨輝煌的大唐帝國。

但是,大改元之後的大唐皇帝卻已經喪失了奮鬥的熱情和渴望。帝國猶如天空的明日一樣耀眼奪目,但是皇帝的內心卻是極度空虛疲憊。楊玉環的出現年老的皇帝內心多了一絲慰藉。在開元年間,為了從自己兒子手中奪得這個女子,李隆基下詔楊玉環出家為女道士,道號為“太真”,也就是楊太真。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到了天寶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曾任秘書監的賀知章因病精神狀態恍惚不定,賀監自覺難以繼續擔任朝中職務,就給李隆基寫辭職信,請求皇帝放他還鄉當道士,同時賀監也請求皇帝批一塊湖邊地給他修放生池。唐玄宗李隆基欣然批准,還賞賜了鑑湖一曲。最後在太子和文武百官的踐行當中,賀監風光地離開長安。

賀監的離開倒不如說是一種解脫。因為從天寶三年開始,大唐朝局鬥爭開始愈演愈烈,無數個“伏火雷”在這一年開始被陸續埋下,並在未來引爆整個帝國。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賀知章與李白飲酒

同樣是天寶三載,右相李林甫為了防止邊關將士出將為相,進而威脅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是為了討唐玄宗歡心。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把安祿山誇的跟朵花一樣。在右相極力擔保下,唐玄宗也對安祿山更有好感。於是皇帝就讓安祿山接替裴寬任范陽節度和河北採訪等要職。而早在天寶元年,安祿山就已經被任命為代理安祿山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安祿山逐漸走向人生巔峰。

天寶四載,當時已經逐漸遠離朝局的唐玄宗實在忍不住了,下詔將楊太真召入皇宮,冊立為楊貴妃。李隆基終於得以跟自己心愛的女人朝夕相伴,皇帝在大明宮後宮的梨園待的時間越來越長。帝國的實權開始逐漸轉移到官僚集團手中。當時實際掌握朝中大全的右相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早在開元年間,太子李瑛被廢,李林甫曾極力推薦壽王李瑁為新太子。但是萬萬沒想到沒過多久,唐玄宗下詔冊立李亨為皇太子。從此,右相和太子之間開始一輪又一輪的明爭暗鬥。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公元746年也就是天寶五載那年的正月十五,李亨出宮賞燈,遇到御史中丞韋堅,那晚上韋堅帶著一起出來賞燈的河西節度皇甫惟明,前往景龍道觀拜會太子。

皇甫惟明戰功卓著,也曾經多次上書唐玄宗罷免專權的右相李林甫。當右相得知韋堅、皇甫惟明和太子三人相會的之後,右相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剷除異己順便打擊太子的機會。於是右相馬上上書聖人,韋堅和皇甫惟明跟太子相勾結,意圖謀反。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李林甫

作為節度使的皇甫惟明手握重兵,在右相李林甫的極力煽動下,玄宗疑心大起,下旨將將韋堅和皇甫惟明貶為地方太守。但是玄宗並沒有過分責罰太子,難道玄宗知道這是有人構陷太子?

沒錯,玄宗一直都知道。右相與太子互相明爭暗鬥,玄宗心裡十分清楚,但是他並沒有維護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坐山觀虎鬥。其主要原因就是玄宗不願意看到太子或者右相其中一方羽翼豐滿,勢力擴張。玄宗退隱後宮,享受人生,但是犧牲的卻是整個大唐的朝局風氣。太子和右相明爭暗鬥導致的結果就是結黨營私,大唐的政治中心開始逐漸走向分裂衰朽。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唐肅宗

作為平衡兩派的手段,皇甫惟明留下來的官職空缺被王忠嗣填補。王忠嗣是個很明顯的“太子黨”,與太子李亨交情深厚,後擔任四鎮節度使,掌控河西、隴右、河東、朔方。

王忠嗣也成為右相的攻擊對象。天寶六載也就是747年,大唐軍隊進攻吐蕃石堡城戰役失利,右相李林甫致使邊將將責任推給王忠嗣,說王忠嗣阻撓軍計。接著右相李林甫又致使其他大臣構陷王忠嗣擁兵自重,密謀擁立太子篡位。玄宗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是還是以此為藉口免去王忠嗣兵權。

朝局更迭

作惡終會有報。在長安,一場朝局實權人物的更迭正在醞釀,一個不學無術的市井流氓即將登上歷史舞臺。這個人就是楊釗。

楊釗原本是個市井流氓,憑藉著生於同族的楊貴妃得到玄宗恩寵,楊釗在長安立腳之後,並且千方百計巴結權臣。他甚至得到面聖的機會,有機會小心翼翼迎合巴結李隆基。退居後宮之後,李隆基終日在梨園跟楊貴妃作樂,早年那個銳意變革的年輕皇帝已經老去,成為一個沉迷於享樂和阿諛的君主。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大明宮

天寶七載也就是748年,玄宗賜楊釗紫金魚袋,兼太府卿,憑藉著貴妃的枕邊風和自己八面玲瓏的處事風格,楊釗越來越受到唐玄宗的寵幸,從此平步青雲。

天寶九載公元750年,楊釗請求改名,以示忠誠,玄宗賜名“國忠”。而在大唐的邊疆,高仙芝擊破了石國(西域古國,位於今天中亞烏茲別克斯坦一帶)及突騎施(西突厥部落),次年高仙芝回到長安,將被俘獲的幾個西域國王獻給玄宗,獲得唐玄宗嘉獎,並被冊封為右羽林大將軍。高仙芝在西域的一系列勝利,進一步鞏固大唐作為中亞霸主的地位。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楊國忠

但是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一路西逃,拉來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作為援助,這個國家在中國古籍當中成為黑衣大食,它在今天世界史上的官方名稱——阿拉伯帝國。

公元750年也就是大唐天寶九載,自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裡卜的後裔的阿布·阿拔斯·薩法赫登位,成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首位哈里發。阿拉伯帝國勢力範圍積極向東擴張。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鎮守西域的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也有所察覺,高仙芝決定先發制人,天寶十載,高仙芝率軍深入七百餘里,最終在怛羅斯與阿拉伯的軍隊開戰。高仙芝的軍隊與阿拉伯軍相持五天,但是由於先前與大唐聯手的葛邏祿部眾突然反叛,與阿拉伯軍夾擊唐軍,導致唐軍潰敗。

儘管後來的史料表明,大唐並沒有丟失其在中亞的地位,但是唐軍的潰敗無疑在暗中預示著一個帝國由盛轉衰的命運。但是生活在無比繁榮的長安城中的帝國統治者,對此並沒有察覺。大唐的皇帝和他的貴妃在愛河當中不能自拔。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大唐的掌握邊疆軍權的節度使們開始逐漸奪取邊疆的財稅和民政之權,藩鎮逐漸做大,成為割據一方的“獨立王國”。

天寶十一載(751年),李林甫一命歸西。在他生命當中最後一年,他重用蕃將,使得安祿山得以長期控制河北。同時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他極力唆使玄宗讓目不識丁的楊國忠擔任要職,但是又因為舉薦御史大夫的事情得罪楊國忠。另外他多次挑撥玄宗與太子的關係,但因為太子有張垍和高力士的保護,所以李林甫到死也沒有鬥得過太子。

李林甫死了,而繼任的楊國忠卻並沒有放過太子李亨。

國運漸衰

天寶十三載,朝中不斷有大臣上奏安祿山密謀造反。玄宗將信將疑,他並不認為這個三百三十斤還有點害怕李林甫的胡人會造反,他也不相信貴妃的乾兒子會起兵反他。但是李隆基還是召見了安祿山。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安祿山

安祿山早年已經成為貴妃的乾兒子,祿兒先來拜見他的乾媽,最終從楊貴妃那裡得知此次召他來朝是皇帝為了探他是否要謀反。索性將計就計,安祿山見到玄宗之後像個嬰兒一樣哭訴自己對皇帝和大唐一片忠誠。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年老的皇帝更信任安祿山,此後有人密奏安祿山謀反,皇帝都會將此人綁起來送給安祿山。漸漸地再也沒有人舉報安祿山謀反。

第二年也就是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安祿山真的反了,起兵名義為“誅國忠,清君側”,安史之亂爆發。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唐洛陽城

哪怕安祿山一路進逼長安,玄宗依然不願意相信安祿山造反的事實。豈止玄宗不相信,連老百姓也不相信,當時大唐帝國安定富庶了百餘年,在遠離邊疆的關中地區,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戰爭為何物。也正是由於帝國內部長期安定,所以大唐的精銳部隊大多部署在邊疆地區。

幾天後,玄宗接到密集軍報之後才相信安祿山造反了,立刻與楊國忠商討對策,並匆忙下令大唐的精銳部隊回師救援。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半個月後的十二月,東都洛陽失守。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年老的皇帝怠政多年,他對眼下的局面幾乎無計可施。唐玄宗甚至聽了宦官的誣告,斬殺了鎮守潼關的經驗豐富老將封常清和高仙芝。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玄宗這樣做的結果是致命的。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建元聖武。五月,安史叛軍破潼關。長安猶如探囊取物。

六月十三日,玄宗帶著他心愛的貴妃和臣子從宮裡逃出長安。十四日,玄宗在逃亡途經馬嵬驛時,發生了兵變,楊國忠和楊貴妃被殺。太子李亨一行人跟玄宗一行人此後分道揚鑣,玄宗往西南逃,李亨則往西北。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馬嵬驛

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舉行了簡單的登基儀式。登基後,改年號為至德,並且將當年改為至德元載,玄宗被推尊為太上皇。當天,肅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

至此,天寶這個年號在使用15年後終結。但是安史之亂是帝國過去15年來各種“伏火雷”的一次總爆發,皇帝怠政、朝局鬥爭和藩鎮割據,逐漸撕裂了整個大唐。也正是天寶的這15年,大唐帝國由盛轉衰。

對於唐玄宗而言,這個他和他統治下的帝國的悲劇。早年他一手創造了無比輝煌的“開元盛世”,將大唐的國力推向頂峰,但是晚年他卻因為懈怠和沉迷讓整個帝國陷入悽風苦雨。這無疑令人無比噓噓。

大唐的國運是如何毀在天寶年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