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的課程太多,智力差記性差的孩子有沒有厭學厭世的心理?

用戶2787955095124973


我覺得你有個預設:智力差、記性差的孩子決定了孩子的成績和表現,所以會導致厭學厭世。

但是我覺得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因為厭學和厭世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是這3方面是最重要的:


一、智力和記憶力不一定是關鍵因素

我們學習一項技能或學科,跟智商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唯一決定因素,甚至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學習不僅受智商的影響,還跟孩子的情商、意志力與關係,還跟周圍環境、家庭因素等都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勵志人物,比如俞敏洪,比如李陽,這些都是靠努力獲得成功的榜樣,當然你要說俞敏洪好歹是北大學生,智商能低嗎?沒錯,北大的智商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我想說的是相對性,研究表明,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在110-120,在你周圍的圈子裡,80%以上孩子智力水平其實都相近,所以你說的情況還不到拼天賦的階段。比如學習英語吧,我的英語水平GET-6,但是出國不敢跟老外交流,典型的啞巴式英語,我的一個朋友,英語常年嘗試不及格,上了語言預科才出國讀書的,可是敢講啊,回國一年秒殺80%的人,所以學習不是隻有一種路徑。


二、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周圍環境的影響

厭學厭世跟成績和表現有關係,但是最重要還是來自於身邊的評價和影響,比如有些孩子的家庭覺得讀書不重要,性格比較重要,所以家長不會在學習上長期給予壓力,孩子也不會那麼焦慮,反之亦然;所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受身邊影響的程度是不一樣的,0-6歲受父母影響最大,6-12老師和同學的影響變大了,12歲之後同學的影響最大,如果他能長期獲得肯定,那麼他就會有自信,就

不會有太負面的情緒。


還是以英語學習為例,我出國的時候,碰到年輕人我不敢講,很怕被嘲笑,但是有一次遇到一對很慈祥的印度老人,我就比平常講得流暢多了,而且一下子就自信了很多,那或許是英語水平提升最快的時候。其實在國外為什麼英語學得快,除了語言環境以外,周圍人的寬容也是很重要的,一般外國人都不會嘲笑你,就像老外講中文,大多數人都很寬容一樣!



奶爸升級記


厭學與厭世不能混為一談,找找原因學習障礙是否感統失調,注意不集中等其他症狀。


盧老師大語文智慧課堂


中午好,很高興和您探討這個問題😊

1、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接觸了這麼多孩子,當下厭學的孩子的確不佔少數。

2、您所說的功課量太多,記憶不好,會讓孩子在學習上承受更大的壓力,難免產生牴觸或負面情緒,引發一些厭學情緒,但這只是部分原因,不是核心問題。

3、孩子的成長是有所規律的,就像一雙合腳的鞋對腳的作用一般。鞋太大或太小腳都不舒服。孩子所學的知識/技能也要符合孩子的年齡,揠苗助長或者壓抑孩子自然成長都會影響他們學習與成長。

4、【厭學】更多的需要父母好好反思一下,遇到許多孩子厭學的案例,最後發現大部分原因出在父母身上。孩子只是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他們都挺好,是父母不懂教養而耽誤了孩子,然後還誤會孩子不愛學習[流淚][流淚]

5、【厭世】更多和智商沒多大關係,是內心的問題,是因為積累了太多的負面情緒,無力改變,自暴自棄,情緒低落,孤單害怕焦慮無助,得不到家人的理解關愛,不被尊重,渴望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一系列的事全部堆積在一塊,很容易引發厭世的情緒。

6、如果是成年人,我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老師的幫助。如果是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第一人,家長要為孩子保駕護航,我們改變一點點,孩子成長一大步。爸爸媽媽,您,非常重要!!

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