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去中心化才是華為應對谷歌危機的最有力迴應

數據去中心化才是華為應對谷歌危機的最有力回應

1.華為危機與霸權效應

據路透社的報道稱,谷歌已正式宣佈其遵守美國政府的命令暫停與華為的閉源部分業務合作。其中,停止對華為授權的安卓系統中的應用及技術等服務直指安卓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谷歌移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因為其提供了人們常用的應用程序服務,包括Google Play, Google語音控制助理,Google地圖,Gmail, Youtube和照片等。這也意味著,華為的新一代安卓系列手機將無法使用這些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程序。美國資訊科技網也只能等待谷歌下一步的確認,才能獲知現有的客戶將不能使用那些功能。同時,據彭博社報道,除谷歌之外,英特爾、高通、Braodcom等全球頂尖的芯片設計商和供應商也正逐步切斷和華為之間的合作紐帶。

是否未來美國政府及企業會持續對中國其他國產科技企業實行同樣的強硬政策尚未確信,但有一點,雖然華為目前有強大的中國市場作為支撐暫時無需過分擔心限令帶來的影響,但霸權國家與壟斷企業作惡的力量在此刻充分展露無疑。我們是否想過,為何谷歌擁有如此大的話語權?但實際上谷歌所掌控的遠遠超乎你的想象。

2.開源數據為何不受其影響

與此同時,上述的影響都不發生在安卓操作系統的開放源代碼項目(Android Open-Source Project)。原因是開源項目的歸屬權並不屬於谷歌,而是一個開放的手機聯盟。華為的輪值主席徐直軍也在接受路透採訪時稱:谷歌無法阻止任何公司使用安卓社區裡的開放源代碼許可。換句話而言,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應用技術和服務都已屬於谷歌閉源移動服務,並且該服務的修改和管理權限只屬於谷歌一家。

谷歌憑什麼擁有如此大的話語權?而開源數據又為何能避開巨頭企業甚至政府的掌控?在這裡拿地圖為例。人類大部分的行為數據都具有空間屬性,無論日常出行還是外出旅遊都將在後臺開啟的應用程序上產生數量巨大且種類繁多的個人數據。例如導航、打車、購物、就診、付罰單等。讓我們來回想一下,是否這些App總是先要求提供用戶個人信息,如手機號、年齡、郵箱、所在城市等才能開放使用?而谷歌等壟斷企業對收集來的數據具有絕對的掌控權,他們可以利用這些位置信息進行對個人身份進行準確推斷並向第三方平臺售賣獲取高昂收入。就在2018年,GAFA(Google、Amazon、Facebook和Apple)就已經為其惡劣的用戶隱私洩露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信任代價。已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果斷放棄了這些絲毫不尊重用戶的平臺,並轉向更為保護隱私的開源平臺。

開源平臺最大的魅力在於它將數據的自主權和價值返還給用戶。無論是數據上傳、維護還是治理,都將由用戶和社區統一來完成,與中心化平臺製造的一座又一座的數據孤島隔山相望。而去中心化的技術在開源的基礎之上,推出了更加完善的激勵機制來促進開源社區全球治理的可持續性,並將得到的地圖經濟收益返還每位做貢獻的社區成員。

最先在全球範圍內提出OneMap去中心化地圖願景的海伯利安地圖公鏈致力於將空間數據匯聚成一張高效可用的去中心化地圖網絡,為全球用戶貢獻可信、實用的地圖數據服務。

3.去中心化地圖如何緩解霸權危機成為全球地圖的未來趨勢

首先,去中心化地圖的模式非常契合地形數據天然分散的特性。由於谷歌地圖購買的數據採集設備成本昂貴,用戶就必須支付相當高昂費用調取中心化地圖服務。例如谷歌地圖收到近1萬億次全球數據請求,而每千次數據調用會相應產生2-7美元的費用。並且由於成本較高,谷歌為了追逐高利潤也無法獲取世界範圍內完整的地圖數據。相較而言,去中心化網絡產生的數據是免費且開放的,因為眾包的數據採集方式利用規模效應將成本分攤到了每一位社區貢獻者,並且地圖數據服務的效率和完整性隨著網絡中參與的節點數量遞增將持續提升。其次,節點去中心化,將使得網絡具有更好的應急能力。在海伯利安推出的去中心化地圖服務網絡Map3中,每一位用戶都可通過一臺普通家庭電腦加入成為邊緣節點,為地圖服務做出貢獻,而無需通過中心化機構服務器。並且只要有電,MAP3去中心化地圖服務網絡就可以永遠存在,不會因為任何壟斷企業或政府的突發禁令而停止。第三,用戶的數據隱私將得到極大的保護,因為沒有任何平臺或個人擁有對數據的掌控權,因此無法利用用戶的數據作惡。

此外,海伯利安最新推出的一款去中心化且具有隱私保護和導航功能的泰坦地圖App,同樣建立在去中心化地圖網絡Map3的基礎之上。該款地圖產品除了具有去中心化網絡匿名和分佈性的特性外,還具有強大的加密技術保護用戶的位置隱私不被任何第三方平臺竊取。泰坦的使用方式和谷歌、百度等導航功能十分類似。但不同的是,其僅僅使用手機設備自帶的GPS進行導航,用戶無需提供個人數據就可享受到同樣精確的地圖導航服務,並且個人隱私也將受到極大的保護。每一位使用泰坦地圖的用戶將隨著海伯利安去中心化地圖生態的發展,逐步加入Map3網絡成為邊緣節點。

在《民主是如何死亡的》一書中曾指出,美國政黨的制度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而現在,需要大多數人結成更廣泛的同盟來應對特朗普帶來的危險。為了阻止霸權國家和壟斷企業肆意對個人數據使用權和價值的剝奪,加入去中心化平臺併為之貢獻才是華為應對谷歌危機的最有力回應,和未來地圖發展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