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千年古榕與古戲臺 交 相 輝映。這裡也是當地村民重要的活動場所。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榕津大戶人家的高牆與水中倒影相得益彰,形成了榕津著名的景觀“水樓風光”。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被譽為"廣西第一鑼"的榕津大鑼,聲音洪亮,迴音悠長。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保存完好的粵東會館,同時也是供奉媽祖的天后宮,如今依舊香火旺盛。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榕樹氣根形成的天然拱門,可通過一輛小汽車。

榕津古鎮:桂劇文化與海洋文化交融的千年古鎮

著"張弓射虎"雅稱的榕津古街,至今保留著舊時的模樣。

核心閱讀

榕津古鎮,始建於宋紹興元年(1131年),這裡古榕成群,塘澤星羅棋佈,古榕、古街構成了特有的嶺南水鄉景緻,因此而得“榕津”美名。“十榕九井八桂十三塘,兩河一渡三上岸”,是這裡最真實的寫照。小小古鎮融合多種文化於一身,以“媽祖文化”為代表的海洋文化與桂林本土的“桂劇文化”在此交匯,又融入“崇榕文化”,讓榕津成為了一座文化獨特的魅力古鎮。

桂林日報記者胡曉詩 文/攝

古榕參天,繁榮商貿帶來獨特的海洋文化

榕津隸屬於平樂縣張家鎮,曾是舊時州府所在地的平樂東南水上交通樞紐,坐落於桂江的兩條支流榕津河和沙江河的交匯處,上通灕江、茶江、荔江,可達桂林、柳州和陽朔、平樂、恭城、荔浦等地,下入桂江、西江、珠江,抵梧州和廣州出海口。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這裡曾經商賈雲集,貿易發達,一時繁華無兩。

發達的商貿活動,吸引了廣東、湖南、江西等地的商人來此經商,繁衍生息,也讓榕津大街成為了南北商品的集散地。成建制於宋朝的榕津古街,有著“張弓射虎”的雅稱,街道佈局在元代就已大體形成了現在的架構。街道三縱兩橫,將全鎮民居劃分為六大塊。主街寬3米,長約700米,南北走向,主要由陸路自北入街,直通南邊的榕津河碼頭。主街內建有4座閘門,其他各小巷共有5閘門5條道。民居多為青磚黛瓦,飛簷畫棟,建築風格湘南、嶺南並蓄。鼎盛時期,700米的街上有各類商鋪200多家,僅賣鹽的店鋪就達150餘家。據傳,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榕津街內及周邊建有龍益寺、潮水廟、趙公廟等寺廟,以及後來興建的粵東會館、湖南會館和江西會館等會館。

記者在榕津古街上看到,明、清時期的店鋪和大戶人家的華堂至今仍存,而湖南會館已不復存在,原址建起了榕津中心小學,但校門處仍有會館大門的遺存。在石灰石打造的石墩和石條上,鳳凰、麒麟等瑞獸的圖案清晰可見,石刻雕工精美,依然能感受到會館曾經的富麗堂皇。

位於榕津古街中段的粵東會館目前保存完好。這座古建築始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為住在平樂縣城的廣東籍人士為進行交往和商業活動而建,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治年間復修。整座建築為三進半加兩天井,佔地約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

粵籍人士的到來,也為這個內陸小鎮帶來了特別的海洋文化。為紀念媽祖,他們將粵東會館的第二進闢為天后宮。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娘媽等,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廿三日誕生於莆田湄洲島,因救助海難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受民間信仰的海洋神靈之一,從宋代到清代共被朝廷褒封過36次之多。在出海前,當地民眾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

榕津人尊稱媽祖為“太婆”,把農曆三月廿三日定為紀念日。每年的這個時候,榕津人會將媽祖坐像從天后宮中請出,抬上街巡遊接受眾人祭拜,稱為“太婆出遊”。這時,榕津人家家戶戶做年糕,殺雞宰鴨,招待親朋好友,這一習俗沿襲至今。

此外,先人們還將東南沿海的崇榕文化帶到了榕津。當地百姓認為榕樹生命力強,不但能福廕鄉人子孫,還能驅邪避惡,是長壽吉祥的象徵。故大凡家庭不和,小孩不順,夫妻矛盾,身體乏善,常祭祀榕樹之神,以消除矛盾,解除不利,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榕津古榕被譽為“華夏第一榕”,曾入選中共中央黨史政策研究室編纂的《共和國之最》,現存10株古榕,散佈於古街內外。秉承先人遺訓,當地人對古榕精心呵護,不但殺蟲培土,還讓古榕一年四季享受貼紅紙上香的供奉。記者看到,當地百姓在這些古榕腳下安放著“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石像,以及“阿彌陀佛”“青雲直上”等石碑,祈求實現一方平安,子孫讀書上進等美好願望。

在榕津,這10株古榕均為“秀”字輩,它們不但有名,而且還有“稱”。除10號名為“春秀”,號稱“稱心”的古榕在上世紀70年代末被洪水衝倒外,其餘9株依舊枝繁葉茂,樹根如盤虯臥龍,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

在榕津古街北門,兩株古榕尤為引人注目,氣根深深扎入土裡,形成了3道拱門,寬度可供一輛小車通過,樹蔭形成了上千平米的面積。位於古街南口的一株千年古榕,生長在民宅外牆上,到底是先有榕還是先有牆,已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坐擁“廣西第一鑼”的桂劇發祥地

散佈於榕津的各地地方會館,因各自文化傳承不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廟會。每年廟會期間,文娛活動形式多樣,而唱戲最受推崇,也造就了榕津人愛聽戲愛唱戲的習俗。當地人對桂劇更是情有獨鍾,“桂林桂劇自平樂,平樂桂劇源榕津”,“沒到榕津唱過,不能說是好劇團”等多種民間說法,印證了桂劇在榕津流傳的歷史和榕津人喜愛桂劇的程度。

據平樂縣誌記載,桂劇於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傳入平樂,榕津人廖保齡則將當地的桂劇文化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廖保齡從軍數十年,曾為鎮南關大捷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雖為武官,卻酷愛文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還鄉後的他獨資到桂林請桂劇名伶林秀甫、劉吉甫、周寶龍、馬老二等為師傅,在榕津開辦了平樂縣第二個桂劇科班芙蓉祠館,為地方培養了一批桂劇人才。自那時起至今,榕津人以會唱桂劇為榮。現在的榕津津江桂劇團還擁有供桂劇演出用的大小道具二十餘箱,各種道具和音樂器材齊全,鎮團之寶榕津大鑼更是被稱為“廣西第一鑼”。

榕津社區居委會主任古保發向記者展示了這面大鑼。輕敲鑼面,就可發出音色開朗,迴音悠長的聲響。古保發介紹,該鑼被桂劇行家奉為“上鑼”,在廣西桂劇班的大鑼中,沒有一面音色能超過它,也因此被桂劇藝人稱為“廣西第一鑼”。榕津大鑼造型普通,直徑約52釐米,鑼心的圓拱不工整,圓拱旁有一直徑為0.15釐米的小孔。而這個不起眼的小孔,卻藏著一個離奇的故事———

古保發說,榕津大鑼鑄造於清代。到了民國時期,因公眾事需要用錢,村民把原為公產的大鑼拿去榕津大街廖耀堂當鋪典當。廖耀堂是桂劇“耍友”,見此鑼音色好起了私念,執意不讓村民贖回,村民告至官府,最後判廖耀堂免收當金,再賠村人一面與原鑼重量相當的大鑼了事。之後,大鑼聲名遠揚,同樣喜好桂劇的恭城財主鍾金甫慕名前來借鑼。借得此鑼的鐘金甫如獲至寶,三個月後仍不想歸還,且有吞謀之意。他給廖耀堂來信,謊稱大鑼已被人失手打壞,願賠錢了事。廖對此鑼鍾愛有加,怎能作罷?同時懷疑鍾在撒謊,便回信說要見到壞鑼再作論斷。鍾金甫接信後忐忑不安,因前信說鑼被人損壞,若將好鑼送回去不能自圓其說,於是便在鑼中心稍偏處鑽了一個小洞,不僅可以自釋前嫌,廖見鑼損壞定會斷處給他。收到大鑼後的廖耀堂見鑼上的鑽洞很不高興,用槌一敲,沒想到聲音比原來更開闊明亮,隨即轉憂為喜,也不計較小洞的損失。“有了這次,下次就是八代交情,也不再借了!”廖耀堂說。

1921年,廖耀堂的當鋪遭人洗劫,大鑼被轉賣到恭城蓮花圩,後被粵東會館買回作館內祭祀公用。1968年,有人趁“文革”混亂之機,將大鑼偷走當作廢銅賣給平樂文具店,榕津業餘桂劇團人員得知此事後,集資將鑼贖回。從此,這面鑼成為了劇團的公物。

在桂北地區擁有戲臺的村落並不多。而榕津卻曾擁有3座戲臺,除一座位於原湖南會館的戲臺被拆除外,目前尚存2座,均有幾百年的歷史,並沿用至今。一處在街北口,掩映在古榕下,敞開式無座位,可供上千人同時觀看。另一處在街中心粵東會館的對面,建於清代,封閉式有座位,可容數百人。在此演出,演員、觀眾均可免受日曬雨淋之苦。據有關資料記載,在榕津街南口的大榕樹下,曾有一塊隱約可見寫著官方“欽定”桂劇演出的石碑(上世紀90年代仍存,如今去向不明)。這些都昭示著榕津曾一度作為平樂乃至桂北地區“桂劇中心”的歷史地位,現在還時不時有村民喜愛的桂劇在此上演。

打造媽祖文化旅遊節,吸引八方遊客

近年來,“媽祖文化”與“桂劇文化”得以不斷髮揚光大。2006年,媽祖祭典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並稱為“中華三大祭典”;2007年,桂劇入選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憑藉獨特的文化資源,榕津於2009年獲自治區“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2012年列入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中的“特色旅遊小鎮”發展規劃,2015年列入自治區傳統文化村落建設名錄。

2016年,張家鎮黨委、政府秉著“保護與發展”的理念,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文化,深入挖掘榕津的歷史藝術價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著力完成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建設。張家鎮副鎮長全紅蘭向記者介紹,榕津已相繼完成了85平方米古戲臺的修繕,新建600平方米媽祖廣場,並投入85萬元資金,完成粵東會館室內部分牆體修復及地板磚鋪設,同時已完成恢復古街內400米的青石板路。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街北口古榕下曾是泥濘的道路,基礎設施的完善,讓當地村民可在榕樹下納涼閒談,下棋打牌,小兒則鑽樹攀枝,以榕為友,成為一幅生動和諧的生態畫卷。

榕津人人信奉媽祖,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都會舉行盛大的媽祖出遊活動,以祈求平安、財運和昌盛。由於與廣東、福建、湖南等省的歷史淵源,許多來自這些省份的遊客,會以自駕遊和家庭遊的形式在當天來到這裡參加活動。目前,當地利用每年的民間活動“媽祖節”,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平樂縣也充分利用媽祖文化這一獨特的文化資源,舉辦平樂媽祖文化旅遊節,打造平樂旅遊靚麗名片。

2018年以來,張家鎮黨委緊扣“黨建引領促發展·文化旅遊興古鎮”主題,在榕津村打造“旅遊紅色驛站”,以“紅色動力”服務廣大遊客。據統計,“旅遊紅色驛站”共收集到意見建議415條,為遊客排憂解難320餘人次。記者瞭解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慕名而來的團隊遊客、散客5萬餘人次,且遊客人數逐年上升,2019年實現旅遊收入約12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