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兒菜生長在四川、重慶地區。因其粗大的根部上,環繞相抱著一個個翠綠的芽包,如同無數孩子把當孃的圍在中間,一母多子。所以,人們習慣稱其為兒菜。兒菜是芥菜的一種,學名“抱子芥”。兒菜具有芥菜的清香,但口感卻要好很多,只是兒菜的頭葉吃起來略帶一點苦味。會吃的四川人會怎樣讓吃起來有點苦味的兒菜做出來清爽可口呢?四川人做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且烹調方法別具一格,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今天就為大家分享: 怎樣做出來的兒菜吃起來不苦而且很下飯。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麻辣兒菜》

準備的食材: 中等個頭的兒菜1顆,乾紅辣椒3個,花椒粒1小撮,大蒜2瓣,清水適量,豆瓣醬半勺,豬油適量,食鹽少許,花椒油少許,芝麻油少許,雞精1小勺。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製作方法: 1. 兒菜給它把小芽包扳下來,用清水把兒菜洗乾淨,再給它切成薄一點片,乾紅辣椒切小段,給它放進一個乾淨的小碗裡,用清水浸泡,大蒜剝去蒜皮,拍扁切碎。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2. 炒鍋裡放入適量的清水,蓋上鍋蓋給它燒開,再把切好的兒菜放進去,放入少許的食鹽,焯燙1分鐘,再撈起來濾去多餘的水份,這樣炒出來的兒菜頭葉不苦,清爽可口。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3. 另起炒鍋,燒熱放入適量的豬油,化開了放入切好的大蒜、浸泡好的乾紅辣椒,還有1小撮花椒粒,給它炒香再放入半勺的豆瓣醬給它炒出紅油。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4. 放入焯好水的兒菜,給它翻炒均勻,開始給兒菜調味,放入少許的花椒油,再淋入少許的芝麻油增香,最後撒上1小勺的雞精提鮮,也可以適量的放點胡椒粉。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5. 翻炒均勻就可以關火、裝盤開吃了。這樣做出來的兒菜很下飯喲!

麻辣兒菜家常做法,多做1步清爽可口,難怪一直做出來的不好吃

小貼士:

1. 乾紅辣椒切小段再用清水浸泡,這樣乾紅辣椒不容易炒糊,而且炒出來的顏色更鮮亮好看。

2. 兒菜切片再焯水1分鐘,這樣炒出來的兒菜頭葉不苦,清爽可口。

3. 胡椒有暖胃的功效,常吃身體好。

紀美食,記錄生活中的每道美食,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喜歡我的分享請點評、分享、轉發出去,期待你的關注,一起探討美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