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数起来本人来日本也三年多了,出国前微博上还在暴刷“我们”,现如今“我们不再是我们”,时光如流水过隙一去不返,突然问起其实很难说清楚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来盘点下大家出国多年的改变吧。

在日本待久了,最直观的变化应该是金钱观念的转变

相信每一位初来乍到,或者人在旅途的朋友都经历过刚下飞机吃饭就开始换算汇率的感觉。什么?!一瓶饮料150日元快十块钱了!吃一碗拉面一看价钱,500日元,顿时心算成三十多人民币,再看看白汤上漂浮的两片叉烧,顿时觉得不说服自己这面好吃都对不起自个儿。最开始的一个月,估计都在惊恐和愧疚中度过,每天几百人民币的开销都十分肉疼,再想想自己还是啃老啃的飞起顿时心里羞愧难当。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有时候多走两步就能便宜几十日元,但是我懒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时候的单位就不再换算了,而是以一百日元,一千日元,一万日元为基本单位,对108这种数目也变得敏感,当然,现在该是110了。久而久之,百元店的东西让人觉得无比便宜,500一餐的牛肉饭也吃起来心安理得,偶尔奢侈一把花个三千吃顿好的也不再后悔不已,现在国内二师兄身价飞涨,但是一想想日本的猪肉价格,竟然何不食肉糜地心想国内猪肉也不贵啊。唯一不便的日本大量使用现金,每个人家里都堆着大量日元硬币,令人发愁。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说完金钱,另一个就是出行习惯的变化

在日本尤其是东京住久了,就习惯步行几分钟就能走到电车站的感觉了,而且会用手机查询特急各停的班次精心安排,就连在大站也能熟练地换乘。相比之下,国内大多数地方的地铁站之间就显得有些漫长,而且全部是各停。如果住在京都这种乡下,我最大的变化是更多的选择自行车出行,而且在路上久了就十分胆大,因为知道日本的行车礼仪比国内大多数地方要好,就连十字路口转弯的车都是礼让行人和自行车,放在国内,尤其是武汉那样的城市,每一次过马路都是一次斗智斗勇,更别提自行车一路狂飚了。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骑,都可以骑,司机不会在后面按喇叭的

但是每当我回国,就会拼命地坐出租车,不为别的,和日本比起来,国内出租起步价比日本公交都便宜,自然就是大手大脚地一直出租车了,哎,罪过罪过。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关东关西来回一趟最少也是人民币一千多

而且坐上祖国的高铁,总会想,同样的里程,新干线也没快多少甚至还慢,竟然价格好几倍,万恶的资本主义害死人。

饮食习惯上也有变化,但是没有朋友说的那么大

因为有大量中餐馆,以及中华物产店支持自己动手,在日本想吃到家乡味道其实不算特别难的一件事情,当然矫情的food police另当别论。但是待久了自然也有转变,比如吃毛豆不再是麻辣酱汁,而是水煮加盐;喝啤酒的时候倒酒也不再是杯壁下流追求少泡,而是故意冲出一层泡沫。寿司和刺身也开始觉得好吃,当然,纳豆是我怎么都无法接受的。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典型的日式中餐,其实也算是有模有样

吃完了,进商场逛逛,就可以说到消费观念了

和国内的感觉不同的是,日本这边待久了也会不知不觉染上日式简约性冷淡风,常被朋友们说越看越像小日本。穿得花里胡哨,红色羽绒服花裤子AJ鞋的一看就是刚来的或者是游客,待久了的中国人也会浑身基本款。优衣库,无印良品这些国内三线城市略显档次的东西在日本回归了使用价值,一顿饭钱买一件纯白T恤显得十分自然。

留学变形计,“啃老族”在日三年脱胎换骨!

简单明了,进去直接看颜色拿一件就走

人际相处模式也会渐渐转变

大家都听说日本是个距离感很强的社会,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留学生活本身就艰难孤独,和日本人交朋友甚至谈恋爱大多只存在于在国内日料店低档清酒喝多了的梦里,就算是有日本熟人,你也会发现学习生活工作的距离分的很开,邀请去家里做客是很少的。

久而久之,大家从一开始的孤独,到慢慢享受自得其乐的生活,就会发生一个极大的转变。在日本自己干啥不要妨碍别人,反过来说,只要不妨碍别人自己想干啥干啥,进一步说,自己干啥都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因此偶尔遇到国内亲朋好友的关心,下意识里却有一种被打扰的反感,遇到新朋友新同学比较热情,也会觉得太自来熟不是很感冒。比起折腾,还真不如宅在家打游戏看番来的舒心自在,有钱有闲的,玩玩模型啥的也是完全随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