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數起來本人來日本也三年多了,出國前微博上還在暴刷“我們”,現如今“我們不再是我們”,時光如流水過隙一去不返,突然問起其實很難說清楚最大的改變是什麼,那就來盤點下大家出國多年的改變吧。

在日本待久了,最直觀的變化應該是金錢觀念的轉變

相信每一位初來乍到,或者人在旅途的朋友都經歷過剛下飛機吃飯就開始換算匯率的感覺。什麼?!一瓶飲料150日元快十塊錢了!吃一碗拉麵一看價錢,500日元,頓時心算成三十多人民幣,再看看白湯上漂浮的兩片叉燒,頓時覺得不說服自己這面好吃都對不起自個兒。最開始的一個月,估計都在驚恐和愧疚中度過,每天幾百人民幣的開銷都十分肉疼,再想想自己還是啃老啃的飛起頓時心裡羞愧難當。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有時候多走兩步就能便宜幾十日元,但是我懶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時候的單位就不再換算了,而是以一百日元,一千日元,一萬日元為基本單位,對108這種數目也變得敏感,當然,現在該是110了。久而久之,百元店的東西讓人覺得無比便宜,500一餐的牛肉飯也吃起來心安理得,偶爾奢侈一把花個三千吃頓好的也不再後悔不已,現在國內二師兄身價飛漲,但是一想想日本的豬肉價格,竟然何不食肉糜地心想國內豬肉也不貴啊。唯一不便的日本大量使用現金,每個人家裡都堆著大量日元硬幣,令人發愁。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說完金錢,另一個就是出行習慣的變化

在日本尤其是東京住久了,就習慣步行幾分鐘就能走到電車站的感覺了,而且會用手機查詢特急各停的班次精心安排,就連在大站也能熟練地換乘。相比之下,國內大多數地方的地鐵站之間就顯得有些漫長,而且全部是各停。如果住在京都這種鄉下,我最大的變化是更多的選擇自行車出行,而且在路上久了就十分膽大,因為知道日本的行車禮儀比國內大多數地方要好,就連十字路口轉彎的車都是禮讓行人和自行車,放在國內,尤其是武漢那樣的城市,每一次過馬路都是一次鬥智鬥勇,更別提自行車一路狂飈了。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騎,都可以騎,司機不會在後面按喇叭的

但是每當我回國,就會拼命地坐出租車,不為別的,和日本比起來,國內出租起步價比日本公交都便宜,自然就是大手大腳地一直出租車了,哎,罪過罪過。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關東關西來回一趟最少也是人民幣一千多

而且坐上祖國的高鐵,總會想,同樣的里程,新幹線也沒快多少甚至還慢,竟然價格好幾倍,萬惡的資本主義害死人。

飲食習慣上也有變化,但是沒有朋友說的那麼大

因為有大量中餐館,以及中華物產店支持自己動手,在日本想吃到家鄉味道其實不算特別難的一件事情,當然矯情的food police另當別論。但是待久了自然也有轉變,比如吃毛豆不再是麻辣醬汁,而是水煮加鹽;喝啤酒的時候倒酒也不再是杯壁下流追求少泡,而是故意衝出一層泡沫。壽司和刺身也開始覺得好吃,當然,納豆是我怎麼都無法接受的。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典型的日式中餐,其實也算是有模有樣

吃完了,進商場逛逛,就可以說到消費觀念了

和國內的感覺不同的是,日本這邊待久了也會不知不覺染上日式簡約性冷淡風,常被朋友們說越看越像小日本。穿得花裡胡哨,紅色羽絨服花褲子AJ鞋的一看就是剛來的或者是遊客,待久了的中國人也會渾身基本款。優衣庫,無印良品這些國內三線城市略顯檔次的東西在日本回歸了使用價值,一頓飯錢買一件純白T恤顯得十分自然。

留學變形計,“啃老族”在日三年脫胎換骨!

簡單明瞭,進去直接看顏色拿一件就走

人際相處模式也會漸漸轉變

大家都聽說日本是個距離感很強的社會,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留學生活本身就艱難孤獨,和日本人交朋友甚至談戀愛大多隻存在於在國內日料店低檔清酒喝多了的夢裡,就算是有日本熟人,你也會發現學習生活工作的距離分的很開,邀請去家裡做客是很少的。

久而久之,大家從一開始的孤獨,到慢慢享受自得其樂的生活,就會發生一個極大的轉變。在日本自己幹啥不要妨礙別人,反過來說,只要不妨礙別人自己想幹啥幹啥,進一步說,自己幹啥都輪不到別人指手畫腳。因此偶爾遇到國內親朋好友的關心,下意識裡卻有一種被打擾的反感,遇到新朋友新同學比較熱情,也會覺得太自來熟不是很感冒。比起折騰,還真不如宅在家打遊戲看番來的舒心自在,有錢有閒的,玩玩模型啥的也是完全隨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