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丹尼尔是一位小说家。自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各种邀约不断,丹尼尔全都予以回绝,只有来自他的家乡——小镇萨拉斯的一封信引起了丹尼尔的注意。

四十年前,他因为无法忍受家乡虚假、丑陋的一面,选择了逃离。四十年后,他认为现在的家乡应该有了全新的面貌。于是,丹尼尔接受了家乡为他颁发“杰出公民”荣誉的邀请,踏上了返乡的旅途。功成名就的大师荣归故里,必定是整个小镇的荣耀,他自忖。

丹尼尔说,作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而又自负,包括他自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在家乡遇到的,竟然也都是同样自恋又自负的人:

博士罗梅罗,因为丹尼尔拒绝让其画作在比赛中入选,一再诋毁攻击他,用各种手段黑他,很多人听信了蛊惑,断绝了与丹尼尔的往来;

一位素不相识的父亲,想让丹尼尔出钱给他瘫痪的儿子买一部轮椅,理由相当简单粗暴:身为名人,就理当帮助弱者,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义务;

一个中年男子执着地认为丹尼尔的小说主人公原型是他父亲,邀请丹尼尔上门做客。当丹尼尔因故未能如期赴约时,他极为愤怒,到处宣扬作家言而无信、目中无人;

…… ……

电影《杰出公民》中描绘了一幅“自恋者众生像”。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电影《杰出公民》

1976年,美国《纽约》杂志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称为“自我一代(The Me Decade)”,标志着自我欣赏的文化渐成主流。

1979年,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自恋”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如今,自恋不仅为更多人所接受,而且被认为是与自信、自尊相似的积极人格特质,自恋会使人神采飞扬、精力旺盛,因而更有创造力,并且更懂得爱。


A 自恋的“前世”

自恋,最早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神话。

河神和水泽神生下儿子那喀索斯时,得到神谕,“不可使他看到自己。” 直到长成十六岁的少年,父母从未让那喀索斯看到他自己的影子,他也无从知晓自己生就一副俊美迷人的面庞。

很多女神向他求爱,但都遭到了拒绝,她们一起祈祷:“但愿他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却永远得不到那人的爱。”命运女神答应了她们的请求。

一天,那喀索斯在打猎时发现了一处清澈的湖水。他来到湖边,低下头正要喝水时,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倒影,立刻被影子的美貌深深吸引。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他以为是水中的神仙向他示好,心中大喜,就这样爱上了自己的倒影。从此以后,那喀索斯时常在湖边流连,痴痴地望着湖水中的倒影,不吃也不喝,最终形容憔悴,倒在了草地上。

几天之后,在他倒下的地方,长出了一簇簇水仙花。他的名字,那喀索斯(Narcissus)就成了水仙花的名字。

自恋妨碍了那喀索斯的自我认知,致使他在“自我”中溺亡。

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一种歪曲的镜像。通过不真实的自我形象对外界作出反应,是愚蠢的;将虚拟对象等同于自我,则会导致更大的错误。


B 自恋的“今生”

对“自恋”的近代心理学研究始于弗洛伊德。他在《论自恋》中写道,每个人都有原始的自恋倾向,在婴儿时期就处于自恋的状态——原发性的自恋,或者“全能型自恋”,婴儿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整个世界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这种自恋的一部分会投向别人。如果在此过程中受挫、得不到回应,爱又折回自身,形成继发性的自恋。这些人会将理想化的自我视为爱的对象。

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一书中提出,“二战”以后的社会文化转型,是造成“自恋”成为普遍现象的主要推手,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教育方式、休闲娱乐等等,都对人的自我认知重塑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自恋型人格”。

这种人格特质的一种极端,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它的特征描述是:

过度夸大自己的成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应该拥有特权;很难共情、移情,对他人的遭遇表现冷漠;不能接受批评,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定义后来发展成为临床心理学对病理性自恋的诊断标准。

不过,在社会心理学中,

自恋型人格特质被认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特质类型(与其它人格特质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恋的倾向,只是程度轻重有所不同。有的人外在表现较为明显(显性),有的人则没那么明显(隐性):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外向的自恋者会努力去争取外界更多的注意,很多人是团队的领导者,倨傲无比,高高在上,有时会表现得咄咄逼人,刻薄无理;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隐秘自恋者与其相反,害怕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小心翼翼地避免别人的目光,但内心独白却是,“你们不欣赏我,是因为都不懂我”。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恋的根源在于缺乏爱和同情,特别是如果儿童时期父母疏于对孩子的关怀,他们就会转而向自己寻找缺失的爱;如果让孩子在幼年没有体验到自己的“天然全能性”,这种自我认知就会逐渐衰弱,但是它依然存在,会在人遭遇挫折、困难时重新出现、自我保护,形成

高自恋、低自尊


C 自恋:一种新的“流行病”

在当下社会里,自恋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流行病”,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倾向,这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文化的变化。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崇尚个性,是不容置疑的价值标杆;欣赏自己,是年轻人最容易接受的价值灌输。

媒体和广告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只有爱自己,才会爱别人;只有你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我们潜意识里被植入一句话:如果此生只爱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达人秀、梦想秀节目层出不穷,普通人经过一番包装,也可以像明星一般站在聚光灯下,享受观众的掌声喝彩,一夜之间,原本触不可及的明星梦就近在咫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梦想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不论在现实里还是网络上。

在《自恋主义文化》这本书里,拉什认为:

媒体为关于个人荣耀的自恋梦想提供了素材和舞台,并且强化了这种梦想,鼓励普通人把自己视同明星,使他们越来越难于接受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芸芸众生”。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第二,教育方式的变化

曾几何时,父母是家庭的权威,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现在则完全不同,独生子女是家里的“中心”,有了二胎又变成“双中心”,父母倾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

除此之外,父母的地位不断降低、向孩子看齐。如果没有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称职的父母,如此种种,为孩子的自恋铺平了道路。


第三,传播技术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的兴起,加速并强化了自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普及。有人戏谑地将以用户为中心、社交媒体为主流的新一代互联网成为“你的网络”,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各种工具的“赋能”和“加持”下,他们在赛博空间里拥有了全新版本的“自我”;

社交网络鼓励“展现自我”,YouTube以“你”作为自己的名字,口号是“传播你自己”; Facebook的名字更加形象直观;通过美颜、滤镜、修脸,Instagram的用户一个个堪比明星,光彩照人。

2006年,《时代周刊》将“你”评选为年度人物,指向每一个在互联网世界自我表现的人。这是一股席卷世界的潮流。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第四,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老龄化日益突出的社会里,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军都渐渐向年轻人倾斜,年轻人的喜好、生活观念和方式,是商家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商业模式、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几乎全都是围绕着“90后”、“千禧一代”大作文章。

年轻人有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冲动型消费,更看重当下的享受,他们的性格特质为自恋提供了最好的“培养皿”。


D 互联网:“自恋者”的天堂乐园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分成了两个自我,当下的我(现实的我)、可能的我(虚拟的我)。

人们不是努力让“当下的我“过得更好,而是想办法让“可能的我”始终处于理想状态:晒PS过的个人照、晒各种美食好物、晒与名人的合照……在网络空间里,他们漂亮美丽、过着优渥的生活、享受着精致的小资情调。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英国哲学家西蒙·布莱克本说,我们每天面对的“屏幕”实际上分为“屏”和“幕”两部分:

一方面,它是一面“屏”,将我们每时每刻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道“幕”,将真实的你我与世界隔离开来,阻断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真实联系,让每个人都变成了每天盯着自己看而不厌的那喀索斯。

在某种意义上,网络与自恋者形成了共存共荣的关系,前者犹如一个偌大空阔的舞台,需要有人表演;后者需要一个比现实更好的空间表现自我。网络几乎是为自恋者度身定制的舞台。

于是,自夸、自我美化、炫耀性消费,纷纷登场。不论是现实还是网络中,社交红人、网络大咖往往都是自恋者。

社交媒体成了自恋者们最好的秀场和竞技场。


E “自恋”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在《占有还是存在》中,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提出,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判断标准,取决于一个人在市场上是否好卖——他的“包装”是否好看,背景如何、有无足够的人脉关系等等。

一个人除了有工作能力之外,还要有出色表演水平,这样他才会“畅销”,其中的关键,就是懂得自我呈现,以最好的方式、最被认可的方式呈现自我。

正如“表演”已被视作中性词一样,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自恋”也需要从更广的视角、更多的维度来审视。

有些人的自恋,源于幼年时期缺乏爱和关心,有些人的自恋,属于未能完全转化的继发性的自恋,另一些人的自恋,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的个性特质复杂多元,自恋只是其中之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自恋的影子。

事实上,自恋只是整个光谱中间的一段:这段光谱的一端,是自信、自我肯定,这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成分,自信的人积极、乐观,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另一端,是前述的自恋性人格障碍,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严重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自恋位于在这两端之间,它既没有自信那么健康,也不如自恋性人格障碍那么严重。这就意味着,自恋有不好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其好的一面,尽量将自恋向自信的一端转化。


F 从“自恋”到“自信”

第一,正视自我,培养自己的正念。

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只有当我们面对真实的自己,剥去光鲜亮丽吸引别人眼球的“外衣”,才能发现那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我、脆弱敏感的我。有些自恋者之所以发展成为人格障碍,正是由于他们拒绝面对自我,刻意压制对自恋特质的认知,不相信、不面对,造成了越来越大的人格分裂。

第二,学着欣赏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同理心。

心理学试验显示,当人们被鼓励去做一些对他人表达善意的行动,比如给家人做一顿饭、帮助邻居照看宠物,他们的焦虑水平比起对照组会有显著的减轻。学会表达爱和关心,不仅会收获开心和感激,也会慢慢融化内心坚硬的冰层,让自我走向牢笼,走向精彩的真实世界。

第三,生活不是一场接一场的“作秀”,不是为了别人的掌声,而是投入身心做自己热爱的事,只有在这时,我们才会获得真正充实感和成就感,这种快乐比虚荣心更令人愉悦,更持久。


最后,一起分享哲学家西蒙·布莱克本的一句话:

善待你的自恋,但是别过了头。


“自恋”是这个时代的通行证: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