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去追求理想,但請不要放棄生活

“世界上可以最終企及自己夢想的人真的很少,我們的生活一成不變,很淳樸。”

《月亮與六便士》幾乎是英國小說家毛姆最出名的長篇作品,1919年面世,如今已過去一百年。小說以法國畫家保羅·高更的一生為原型,塑造了一個全新的鮮活人物。

為了保持閱讀的新鮮感,讀書之前我並沒有搜查相關資料與情節。起初讀來有些令人費解,甚至一度想放棄,但是越到後面越發現故事精彩非常。

那些之前為主人公傾心奉獻的人,那些冷漠的表情和言論,之後全都呈現在那副牆壁上的畫作中。

一直到讀完,還沒能完全弄懂書的名字。專門去搜索了下才知道,毛姆用朋友的玩笑的話當了書名。“人們在仰望月亮時常常忘了腳下的六便士。”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現實生活。這部小說便是用一種比較極端的敘述來闡明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勇敢去追求理想,但請不要放棄生活

1. 有些人願意為心中所念,放棄所有

主人公斯朱蘭原是倫敦證券經紀人,有妻子和兩個孩子。一天,他突然決定放棄原本體面的生活,放棄妻小,從英國奔赴巴黎,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後半生執著於繪畫,遠離塵世,直至生命終結,完成巨型壁畫。

他不需要任何人來欣賞,留下遺言,將壁畫燒燬。

斯朱蘭當然也需要謀生計,需要六便士,因為他要活著,要買繪畫的工具,僅此而已。對於物質,他沒有更多的需求,至於所有人對他的看法,更是不屑一顧。

很多令人難以忍受的事情,他都不覺得苦,物質上的享受在斯朱蘭眼裡根本不值一提。

正如雨果所說,對有一類人而言,心靈需要理想甚於需要物質。

小說中,沒有人理解主人公的行為,他自私、無情、甚至恩將仇報,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就像文中一名醫生不能理解那位放棄前程的醫生一樣。

“做你最想做的,生活在你喜歡的環境中,求得內心安寧,就是糟蹋自己的人生?成為年入過萬的知名外科醫生,娶個美嬌娘,就是成功?我想這取決於你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你對社會、對個人的要求。”

毛姆在書中提出這樣的觀點,這或許是他對於選擇月亮還是選擇六便士的回答。

有這麼一些人,願意為了心中所想所念,放棄所有。一心一意,只為成全自己。

正如鍾阿城筆下的“棋王”,不管知青生活多麼艱苦,能夠下棋就心滿意足。甚至當得知自己無法參加比賽時也並不沮喪,能夠觀棋就覺得幸福。

心之所念,足以支撐一切。世俗的物慾與評價不過是身外之物。對於他們而言,做著熱愛的事情,心無旁騖,才是正途。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勇敢去追求理想,但請不要放棄生活

2.人們的態度總是來回擺動,人性未曾偏袒誰

小說中,斯朱蘭的故事主要通過“我”來展開,前半段中“我”認識他,觀察他,記錄他。“我”看到他的果決,卻未必懂他的痴狂。

後半部分通過“我”採訪的方式繼續還原人物的生活。每個“我”能找到的人都心甘情願去敘述與斯朱蘭有關的點點滴滴,那些內容,甚至是無從考證的,真真假假並不可知,當然,或許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斯朱蘭完成心中的宏願,終其後半生將生命奉獻給所愛,至於他的畫在他死後開始被人賞識並賣上了高價,對他來說已經沒有意義。而那些與他曾有過接觸的人,卻以此為榮。

正是因為斯朱蘭出了名,他的名字不再是一個普通的流浪者,不是過去的職員,也不再是拋棄家庭的丈夫,而是一個離世的了著名的畫家。

他的畫被爭搶,他的名字被眾人所知,但凡接觸過他的人,都想與他多一些關聯,好像這樣,能顯得自己更為高貴。

被斯朱蘭拋棄多年的妻子,也以他為榮。儘管,在斯朱蘭的後半生,未曾對這個曾經的家庭透露過半分關心。

一切,不過是因為斯朱蘭在世俗人的眼中,成名成家。人的態度是如此不堅定,他窮困潦倒時,恨不得都遠離;他功成名就時,恨不得都沾光。

人性從未偏袒誰,人們總是會以外界的物質與榮譽來衡量一個人,包括今天的我們。故鄉出了明星,雖然他根本不認識你,但是因為是同鄉,就覺得心裡多了份驕傲。

見到名人就想合影,要麼就蹭簽名,索要贈語,還要在社交平臺曬出,好像自己的價值也隨之提升。其實,那些幸福感不過是虛妄,是暫時的,是無法變成自己的血與肉的。

希臘哲學家麥關多魯斯曾說:“從我們內心得來的快樂,遠超過自外界得來的快樂。”

在《月亮也六便士》中,對成名後的斯朱蘭讚賞的人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反倒是對世人的看法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自己所愛的繪畫中的斯朱蘭才是最為幸福的人。

即便他窮苦不堪,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最後染上疾病,甚至失明,從內心來說,他的心靈是光明的。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勇敢去追求理想,但請不要放棄生活

3.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選擇

毛姆在小說中,塑造的這一極端的人物,想要表達的是對追求理想的行為的讚譽。他將斯朱蘭的結局設計為出眾的畫家是在表現理想的實現。但是,這結果是在主人公死後才出現的,這可能也在告訴讀者,生活本身,並不完美,成功並非會按時到來。

這是一部小說,一個雖有原型卻基本虛構的故事。若生活中敢為理想放棄一切的人都能實現願望,月亮與六便士的選擇倒也變得簡單。

現實就是,人們多在生活中掙扎,還沒有解決好各種矛盾與壓力就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你問他懊悔麼?這一生值得麼?得到的回答也許並不那麼悲觀。

因為生活本身,五彩繽紛,一世繁雜又美麗,為了生活而生活,也未必有錯。

人總會有想做沒做的事,總會有為了生活妥協的時候,總會有沒看過的風景和沒成真的夢。這並不影響我們擁有豐富的經歷和別樣的人生。此外,我們還有藝術,還有想象,還有精神世界。

窮困但內心安寧是一種活法,取得世俗的成功並對窮困的人嗤之以鼻也是一種活法,誰比誰活得更高級,不同的人眼裡有不一樣的結論。

做不了書中的主人公就做自己的主人公,經歷不了那麼多故事可以去讀故事。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得到精神的鼓舞和洗禮之後,可以思考生活,但是沒人要求我們必須改變生活。

文學的妙處在於它能用文字描繪出頭腦中想象的畫面,讓那些未曾體驗的人也觀摩一番。

我們佩服毛姆的構思巧妙、思考深邃,我們感嘆主人公的不顧一切、勇往直前。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在尋常日子中摸爬滾打的人生也不是失敗。如果有理想就勇敢去追,但請不要放棄生活。願你把理想過成生活。

最好的狀態就是一邊安靜地做著喜歡的事情,一邊還能賺著金錢。這可能是平凡的我們能得到的比較淺薄的答案。再不濟就是,愛上生活,把生活當月亮。管它是風是雨是朝陽,喜歡就有光芒。

生活從不優待任何人,也不會故意難為誰。那些要受的苦,那些要走的路,多數還是自我選擇。雖然書中說“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但是,沒有人強迫我們必須成為誰。活成理想中的自己還是不喜歡的那個自己,日子都值得過。你以為的稀鬆平常,可能就是別人的夢寐以求。

讀《月亮與六便士》,為月亮讚歎。這並不影響我們不放棄有煙火氣的六便士。記得,只要願意抬頭看,月光還會灑在你的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