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其實我是一個重度硬盤使用者,因為本身就是一個影音發燒友,何況早已步入4K元年,目前儲存量已經達到50T,不過對於移動存儲需求並不是特別高,一直常備一個移動硬盤一個U盤,移動硬盤用來備份數據,U盤用來移動存儲和做系統,因為備份的數據都是CAD圖紙和AI及PSD素材,所以容量需求並不大,500G足以。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不過這隨著現在筆電越做集成度越高的趨勢給打破了,原本筆電都用著2.5寸機械盤,就算出廠配置不高,回頭自己換個大容量機械盤那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可現在用了相對昂貴的SSD不說,還給你整一出高難度拆機,開個機蓋還得除膠,這使得DIY風險大大提高,而且沒過保之前真不敢下手,這不整了一臺Surface Book 2的i7版,但是存儲選擇了256G版本,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只能通過外置存儲來擴容,這也算性價比最高的一個選擇。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當然選擇256G的另外一個原因是SSD損壞後的不可修復性,不像機械盤開個盤還能救回點數據,就算選擇512G,你依然得養成用機械盤定期備份數據得習慣,所以當初在配置選擇上我並沒有什麼糾結,而是選擇配備了這塊CANVIO ADVANCE 2T移動硬盤,才500不到,不夠surface的一隻筆錢,選擇東芝的原因也很簡單,用過希捷的,在保質期內換過,而東芝沒有,我覺得東芝的盤一向比希捷和西數要穩妥點。

CANVIO V9採用USB3.0的傳輸接口,3年質保,而且自帶備份軟件和密碼保護軟件,備份軟件對我而言還是有點用處的,但是密碼保護軟件勢必對讀取平臺有了限制,對於我意義並不大。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V9的外尺寸只有78*109*14,比我之前使用的東芝東芝Canvio Alumy 500G移動硬盤小上一圈,基本上電腦包的收納袋都可以安置,有藍、白、黑、紅多種顏色,因為沒有銀色可選,所以選擇了藍色偏商務氣質一些。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小巧的圓形指示燈,精緻而不失氣質,鏡面亞克力材質不考慮指紋的話,真是騷出天際。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V9格式化後的容量為1.81TB,讀寫能力也完全滿足我的日常需求,讀寫都達到145mb/s,就算我拷貝局域網內的4K原盤,也就達到千兆局域網的瓶頸125mb/s,所以完全可以滿足我的數據遷移需求。\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V9支持Storage Backup Software和Storage Security Software,也就是存儲備份軟件和存儲加密軟件,因為我偶爾拷貝片源之類,涉及多平臺,加密軟件肯定應用不到了,東芝的Storage Backup Software可以自定義目錄和備份週期,對於我這種需求的剛剛好,打個比方,我工作臺有個Type-C擴展塢,V9可以長期插在擴展塢上,每天臨下班時間段自動備份工作盤。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當然我個人習慣將RAW圖片之類的原數據儲存於V9上,Surface book2直接編輯導出到本地,對於我這種必須插擴展塢連接第二屏幕和打印機的用戶來說,完全沒有任何負贅感,唯一與本地大容量存儲不同的時,每次工作結束後,記得保存並彈出移動硬盤。

給Surface book2搭配2T大容量的移動硬盤,尺寸迷你,顏值騷

偶爾我也會用V9拷貝一些美劇和4K電影,這主要是為了去度假時消遣,因為現在4K電視普及率其實已經很高了,但是酒店或者親戚家幾乎沒有配播放器的,都是最低級的機頂盒,所以帶個比V9大不了多少的4k播放器,兩者搭配塞旅行箱裡完全沒有壓力。

其實現在移動存儲形形色色,去年眾籌平臺還看到與擴展塢一體的外置存儲,但是每個用戶實際需求並不相同,與我而言,最為重要的還是數據的安全性,東芝是我目前使用的硬盤品牌裡相對最為穩定的,另外自帶免費的備份軟件和加密軟件,顏值也在線,價格也非常實惠,唯一不是特別滿足的是數據線較硬,這是目前我遇到2.5寸及3.5寸移動硬盤的通病,所以我想配置一條更為柔軟的數據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