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奔馳這兩年可謂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自從戈登瓦格納擔任設計總監以來,無論是全新S Class還是C Class,亦或是今天的主角,AMG GT,從外形設計上來看無不透露著一股大氣流暢的氣息,完全一掃了老款的頹勢。但車壇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過,所以說光有一張漂亮的臉蛋是沒有用的,欲與天公試比高,你還得有真本事才行。最近,在國外某地現身一臺全身電鍍版奔馳AMG GT4引起不少人的熱議,網友都調侃說這臺電鍍版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自從SLS AMG市場慘敗之後,奔馳似乎意識到了,在法拉利458那個級別,奔馳的品牌是不足以支撐一臺頂尖超跑的,所以他們把SLS停產了,然後做出了AMG GT這樣一臺與保時捷911競爭的產品,定位在15萬美金以內(SLS的定位在20萬美金以上區間)。對於一臺跑車來說,最重要的無非就是引擎了,其他的什麼內飾空間等等,那都是最無所謂的東西。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AMG GT應用了一臺4.0升渦輪增壓引擎,而非那臺服役多年了M156 6.2升V8自然吸氣(SLS上的編號為M159,相對於M156更換了鍛造的活塞與連桿)。相對於SLS,AMG GT在引擎方面最大的區別有兩個:第一是應用了渦輪增壓而非老款M156的自然進氣,第二就是這臺引擎採用了Closed Deck封閉式水道設計,而非M156的開放式水道。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渦輪增壓對於高性能車型來說絕對不是一個新鮮玩意兒了,君不見這年頭法拉利488都裝上渦輪了(沒了蒙特澤莫羅的法拉利真離完蛋不遠了)。眾所周知雖然有了渦輪之後引擎動力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但渦輪介入會有延遲,反映到駕駛感受上就是:你踩下去油門,引擎要“愣住”大概1-2秒鐘然後才會發力,這對於跑車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而AMG GT的渦輪特色在於,它將兩個渦輪增壓器放進了引擎的V谷裡(就是V8引擎兩排氣缸中間空出來的位置,傳統V8車型上這個位置是空濾),同時配合水冷式中冷器的應用,大大縮短了增壓空氣從渦輪到達氣缸的距離,非常好的提高了引擎的響應速度。同時由於渦輪增壓器被安置在了引擎中央,整個引擎的重心降低了55毫米,並且整體結構異常的緊湊,這些都是應用這種渦輪放置方法帶來的優勢。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但其實,說句奔馳不愛聽的,對於把渦輪放在V谷裡的這種設計,這臺引擎除了應用到了結構緊湊以及進氣距離短這兩個優點以外,這個設計其他更牛13的優勢一個也沒能用上。我們知道對於渦輪增壓引擎來說,由於渦輪是依靠排氣來推動旋轉的,那麼每個氣缸的點火時間不同,所以排氣的時間也不一樣,這樣相鄰的氣缸之間就會產生“排氣干涉”,舉個例子:一隊人在打鼓,由於每個人敲擊的時機都是不同的,所以聽上去鼓聲就會是一盤散沙,毫無節奏感。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但如果我們把所有鼓手們的胳膊用一根足夠長的木板固定到一起,木板抬起,鼓手們都舉起鼓槌,木板放下,鼓手們集體擊鼓,這樣鼓聲就整齊劃一了,對麼?同樣的道理,每個氣缸各自為政,排氣順序混亂,那吹動渦輪的尾氣氣流也就雜亂無章,渦輪就不能得到一個穩定的驅動力,轉速也就會忽高忽低。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而恰恰引擎點火時序是不能修改的(改了就亂套了),那我們能做的是不是就只有從排氣管子上下手了?我們把排氣管頭段進行非等長設計,就好比:你敲鼓的頻率快我們就把鼓放的遠離你一點,你敲得慢我們就把鼓放得離你近一點,最終快慢鼓手的鼓槌還是同一時間落在鼓面上,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很不幸,這個專利被奧迪註冊了,奧迪的RS7身上的那臺4.0T V8就是編織排氣歧管的設計。但彆著急,單側氣缸編織大法被註冊專利了,我們V8不是有兩排氣缸麼?雙側編織總可以了吧?對不起,雙側混編排氣的專利被寶馬註冊了,寶馬M5和M6身上的那臺S63B44就是這個設計...所以聊了半天,對於渦輪放在V谷內的設計來說,奔馳只用上了結構緊湊進氣距離短的優勢,而這恰恰是這種安置結構所帶來的優勢裡相對最沒用的一個了。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那這臺M178引擎,到底還牛13不牛13啊,好像你說了半天,這機子沒啥優勢啊?非也!下面將要講到的封閉式水道就是個巨大的進步!最早我剛接觸到AMG GT的時候,我還以為這臺4.0T引擎就是目前被廣大AMG車型廣為應用的5.5升雙渦輪M157引擎的縮小版(就是G63,ML63,E63,S63上的那臺M157),後來仔細一研究,發現這完全是一臺新引擎。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相對於坑爹的M157(M157就是M273的雙渦輪版,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把老款S500的5.5升自然吸氣直接裝了倆渦輪上去,別的啥都沒變),M178可以說是一臺從頭到腳全新研發的產物。何以看出?Closed Deck封閉式水道設計就是端倪。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我們知道引擎需要散熱,散熱就需要冷卻液,可冷卻液具體是怎麼給氣缸散熱的呢?就是通過水道,你可以簡單的把水道的概念理解為將中缸放進水池子裡,這時中缸外邊的就是水道了。那麼,既然有了水道,又要保證引擎整體結構緊湊,那自然中缸的壁就不能做的太厚,那麼強度就會下降了,對麼?你想啊,氣缸在裡面飛速運轉,然後缸壁外邊是嘩嘩流動的冷卻液,然後冷卻液外邊又是缸體,這中缸強度自然沒法跟風冷發動機相比了。


而為了應對渦輪增壓引擎的高壓力,中缸強度又必須被做的很高才行,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聰明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封閉式水道”這麼個有意思的辦法。新方案中的中缸並不是完全孤立於缸體的,而是被澆鑄在了一起,然後在澆鑄面上打了很多讓冷卻水流過的小洞,這樣雖然冷卻效果可能不如開放式水道,但中缸的結構強度卻被大大提高了。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對於增壓引擎來說,採用封閉式水道,其增壓值一般都可以打的更高,這就意味著更小的排量,更大的動力。這也就是為什麼M157那臺開放式水道的5.5T最高輸出只有560匹且上升空間很有限,而M178隨便整一整就能達到600+的原因所在。

全球僅一臺的電鍍版奔馳AMG GT4,夜晚專門收拾“遠光狗”

對於一臺高性能引擎來說,還有幾個技術指標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氣缸壁表面處理技術,缸心距等等。M178沒有缸套,氣缸壁是熱噴鍍處理的,而M157則是乾式的高硅鋁鋼套(熱噴鍍處理的強度更高,沒有缸套所以重量更輕)。再有就是M178缸徑只有83mm,缸心距90mm,M157缸徑就98mm了,缸心距高達106mm,缸體尺寸比M178要大了不少了,所以M178更像是一臺高性能引擎,而現在被AMG廣為使用的M157更像是一臺民用普通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