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若令享國長久,其治當不在文帝之下。

漢朝是我國曆史上的重要朝代,也是奠定了華夏民族成為中原大地統治政權的關鍵朝代。漢朝建立伊始,漢高祖劉邦在和匈奴的鬥爭中不落下風,接下來的文景之治又進一步鞏固了漢朝的執政基礎,為強漢四百年的國運開了一個好頭。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漢惠帝劉盈

不過在高祖立國和文景之治之間,還夾了一個偉大卻又短命的帝王,他雖然沒有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但是卻用另一種方式默默地為漢朝壯大做出貢獻,他就是高祖次子、漢惠帝劉盈,如果不是意外早逝,他的功績不可限量。

太子繼位之路坎坷,卻堅持父親遺政

劉盈是高祖正室妻子呂后的唯一子嗣,按照古人的立儲習慣,是當之無愧的太子,也就是未來的帝君。早在劉盈六歲時,他便被立為太子:

帝年五歲,高祖初為漢王。二年,立為太子。

然而這位天選之子,卻險些因為高祖動了易儲之心而慘遭廢除。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彭城之戰後劉盈火速上位

昔日楚漢爭霸之際,由於高祖指揮無力,五十六萬聯軍被霸王帶領的三萬騎兵殺的投水斷流,漢軍精銳幾乎喪失殆盡,使得漢政權來到了危機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高祖認為自己即將遭到西楚的強力反撲,為了在自己死後保留漢政權的火種,便冊立了年幼的劉盈作為太子。

劉盈此時只是一個不諳世事的懵懂少年,只是一來作為嫡子的他身份尊貴,二是他的孃家人勢力強大,其舅呂澤、呂釋之都是割據一方的霸主,是高祖借力的對象,所以他就順理成章的上位了。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賢人商山四皓

楚漢爭霸分出勝負後,高祖的思想卻發生了轉變,失去了生存壓力的他開始寵愛妃子戚夫人,並且愛屋及烏地痛愛其子劉如意,產生了易儲的想法,在平定英布之亂後,這種想法進一步加深。

這件事情的影響十分巨大,整個呂氏不停地和高祖角力,甚至將不問政事的蕭相和求道的子房都捲入其中,最終在子房的獻策下,賢人商山四皓介入,展示了劉盈掌握的強大勢力,使得高祖無力迴天,確定了劉盈的正統地位。

不過雖然高祖鬧了這麼一出,劉盈卻並不恨他,他不僅沒有否定高祖,反而遵從其生前教誨,堅持其執政思想,因此也被稱為漢孝惠帝。

無為而治給百姓充分的休養空間

惠帝執政後,其所面對的局面十分複雜。

表面上看,高祖向北力抗匈奴,向東消滅異姓諸侯王,且漢朝擁有關中和巴蜀兩大龍興之地,執政基礎比較穩固。

可是現實卻是,從秦末起,先是嚴苛的秦律讓天下百姓無力喘息,接著又是反秦鬥爭為各地帶來了數十年未曾停息的烽火狼煙,好不容易新朝建立,又被捲入漢匈戰爭,整個社會中積攢了太多的不穩定因素。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農耕文明恢復力極強

百姓手中沒錢,家中沒糧,合適的青壯年不是死於戰場就是在北方戍邊,不僅生活貧困還面對著十分巨大的心理壓力,如果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那麼秦末陳勝吳廣振臂一揮的局面也許會再次出現。

因此惠帝上任後,選擇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他竭力避免刀兵,在政事上不做巨大改變,給了百姓充足的休養生息的空間:

繼續奉行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任用曹參為相,繼續執行劉邦、蕭何時期制定的休養生息的政策。

在劉盈執政的七年裡,雖然沒有通過對外攻伐開疆拓土,也沒有大興甲兵展示漢朝的肌肉,但是國家實力卻不降反增。

憑藉著農耕文明的強大生產力,只要沒有巨大的天災,那麼華夏百姓就會很快提高人口數量,積累足夠的儲糧和工業製品,並且通過商業體系來提高全民財富。

劉盈奉行黃老思想迎來思想解放

有人說惠帝在位的時間內其實是懈怠懶政的,這種看法略有偏頗。

無為而治不代表懈怠懶政,這只是一種合理的選擇,是統治者順應民心民意的具象表現。

並不是說只有像漢武帝一樣通過鹽鐵榨乾所有人的血汗,深入匈奴腹地展開決戰的行為才會鼓舞人心,潤物細無聲的舉動更容易溫暖人心。

劉盈選擇了從戰國到秦末都極為少見的道家思想來治理國家,進一步將黃老思想發揚光大。

眾所周知,道家思想比起法家、儒家等思想顯得更加包容,提倡物競天擇,適者為優,這種治國思想和偏重軍事的國家難以共存,不過對於劉盈所面對的局面,卻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大思想家老子

黃老思想為中原大地帶來了七年的和平,也讓百姓從徵兵、徵糧、徵稅的高壓下解脫,人們可以放鬆思想,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尋事物的真理上,繼而在新的領域發現了新的規律,引發了一波小型的思想解放(相比與百家爭鳴來說)。

要知道,進入戰國亂鬥後,這種思想解放已經數百年沒有獲得生存空間了,因為思想解放耗費的資源必須要為戰爭讓路。

因此劉盈帶來的這場思想解放,進一步在之前的社會生產力上做了提高,極大推進了社會發展,也為漢朝強大帶來了文化和物質的基礎。

無為而治,奠定漢朝強大的基礎,一位被忽視的偉大帝王

不折騰的漢初三傑

漢朝能夠戰勝西楚,有兩點原因是不能夠忽視的,其一是蕭相模仿並沿用了前朝的政治制度和治國政策,其二是兵仙遵循了前朝的部隊建制和軍功制度。在這兩人確定了大方向後,漢政權無論是在內政還是戰爭領域都少走了彎路,快速完成了彎道超車。

始皇大業,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是大秦自商鞅變法後,奮六世之餘烈積累的經驗,既然有先成的一統經驗和治國理論,對於高祖這種投機分子來說,簡單粗暴的拿來主義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高祖的繼承者惠帝,上位時還較為年幼,但是他能剋制住年輕人普遍具有的好勝心,不去通過複雜的改變來尋找屬於自己獨有的功績,也就是所謂的不折騰,才能讓百姓迅速地進入戰後重建,為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這也不失為一種偉大。


參考文獻:

【1】《中國全史百卷本·第021卷 ·秦漢政治史》

【2】《漢書·紀·惠帝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