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

(共35分)

1.古诗文默写(每空0.5分,共12分)

(1)【2020·陕西中考真题】夕日欲颓,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2020·辽宁本溪·中考真题】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用“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3)【2020·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2020·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写蝉和猿的叫声来衬托山林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0·湖北十堰·中考真题】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6)【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王绩《野望》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向先贤寻求慰藉的苦闷和怅惘之情。

(7)【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8)【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9)【2020·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地处现代都市武汉的黄鹤楼是美的,唐代诗人崔颢在其《黄鹤楼》中通过著名诗句 “________,________”写尽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今天的黄鹤楼依然是美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逆行者”们齐集武汉,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使命,将个人的思念与乡愁深埋心底,留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跨越时空的黄鹤楼再次定格成为一道令世人惊叹的别样风景。

(10)【2020·湖北荆门·中考真题】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雄奇壮观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11)【2020·四川南充·中考真题】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12)【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李白诗歌中的送别常与云彩作伴。如《渡荆门送别》是“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的奇幻多姿,而《送友人》则是“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的惆怅不舍。

(13)【2020·辽宁中考真题】有的诗词能够揭示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的规律。《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候鸟迁徙搭建新居的景象。

(14)【2020·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2020·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16)【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答案】(1)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水中藻、荇交横

(4)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5)山山唯落晖

(6)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7)长歌怀采薇

(8)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9)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0)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1)征蓬出汉塞

(12)云生结海楼 浮云游子意

(1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14)绿杨阴里白沙堤

(15)松柏有本性

(16)志在千里

2.【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祈祷(dǎo) 黄晕(yùn) 热忱(chén) 拈轻怕重(zhān)

B.怪诞(dàn) 炽热(chì) 萦绕(yíng) 忧心忡忡(chōng)

C.菌子(jùn) 悄然(qiāo) 箴言(zhēn) 戛然而止(gá)

D.狭隘(ài) 麾下(kuī) 栈桥(zhàn) 锲而不舍(qiè)

【答案】B

【解析】

A.“拈轻怕重”中的“拈”应读作“niān”;

C.“悄然”中的“悄”应读作“qiǎo”,“戛然而止”中的“戛”应读作“jiá”;

D.“麾下”中的“麾”应读作“huī”;所以选B项。

3.【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1分)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见,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至极了。

B.冰体缓慢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

C.水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汨汨如泉;或蹚过石板,孱孱成溪……

D.书亦可请人代作摘要,但只限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腊矣。

【答案】B

【解析】

A.油光可见——油光可鉴、标至——标致;

C.蹚——淌、孱孱——潺潺;

D.提练——提炼、味同嚼腊——味同嚼蜡;所以选B项。

4.【2020·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

武汉的市花是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他们爱过,生活过,为生命而顽强拼搏过。他们的品格与勇气,在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将被家与国永念。

A.文中加点词语 “品格”是名词,“见证”是动词。

B.文中画线的“抗击疫情”“顽强拼搏”两个短语均为动宾短语。

C.“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一句中,“傲霜雪”是定语。

D.“人们见证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勇敢而善良的人民,见证了生命的坚强与不屈。”是并列关系复句。

【答案】B

【解析】

B.“抗击疫情”是动宾短语,“顽强拼搏”是偏正短语。所以选B项。

5.【2020·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答案】D

【解析】

“催化剂”比喻某举措对事物发展变化起促进作用。“添加剂”是为了达到一些特殊效果而添加的东西。据此判断一空应为“催化剂”;“ 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据此判断二空应为“信念”;“胸怀”指一个人的胸襟,气度。“道路”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而这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所以应为“胸怀”;“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人生”人的生存和生活。因为艰辛和磨砺能丰富我们的阅历,所以会使“人生”更加厚实。所以选D项。

6.【2020·贵州铜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庚子冬春跨年,一场势在必行的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迅速向各地蔓延。

B.南方有佳木,黔地出好茶。眼前漫山遍野的茶树正在讲述着铜仁市精准扶贫路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C.如此妙趣横生的语言,若非有趣之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

D.云办公,云课堂,云看展,“云化”生活极大方便了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普通百姓。

【答案】A

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B.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夸张)

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排比)

D.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比喻)

【答案】D

【解析】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是拟人修辞,“回味”“乐趣”这些词语是人才能有的行为和感受,骏马和大牛本来不能有,这里用“回味”“乐趣”把骏马、大牛拟人化,故D错误,选D。

8.【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

D.《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答案】C

【解析】

C.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所以此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所以选C项。

9.【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紫藤罗瀑布》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长河中的坎珂与艰辛。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D.《民法典(草案)》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答案】D

【解析】

A.成分残缺,删去“使”或“通过”;

B.前后矛盾,在“提高”前加上“能否”;

C.搭配不当,把“意识”改为“行为”;所以选D项。

10.【2020·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答案】B

【解析】

(1)①句的“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承接上文的“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故①句在首位。(2)“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和①句的“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照应,故①③。(3)②④⑤三句都是和“艾草”“菖蒲”相关,⑤句是总起句,指出二者配对关系,接着先是“平日里”情况,然后是“每到端午”情况,故⑤②④。故①③⑤②④,所以选B项。

11.【2020·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你怎样理解著名新闻记者白修德对《红星照耀中国》的书评“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3分)


【答案】白修德用形象的比喻肯定了《红》作为纪实作品的巨大成就以“发现新大陆”作比,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第一次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斯诺是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12.【2020·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按要求答题(6分)

(1)“求古今智慧,做中华栋梁。”请用楷体将这副对联抄写一遍。(1分)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1分)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劳动的。”

“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

“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拟写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22个字。(2分)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过几天将会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四号卫星简称嫦娥四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4)下面是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东亚国家传教示意图。请以“西方传教士”开头,把此图转写成一段介绍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2分)


【答案】(1)求古今智慧,做中华栋梁。

(2)答题要点:符合孩子与母亲对话的日常情境:能与上文统一文意。示例:你想要取得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积少成多的。

(3)嫦娥四号成功着落月球背面,开启人类探测新篇章。

(4)答题要点:关键词必须体现:各关键词衔接必须连贯:不能出现歧义。示例:西方传教士常以传授科学知识为名,进入东亚国家的科学领域,再通过文人举荐的方式渗入政治领域,最后得到政府首脑同意,深入宗教领域进行传教。

(55分)

(一)【2020·湖北十堰·中考真题】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思乡之叹,直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14.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4分)


【答案】

13.C

14.选择图画一。示例一:以静观的视角,描绘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写出江水的澄澈明净,表现作者喜悦开朗的心境。示例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澈明净,抒发诗人出游的欣喜之情。示例三:“飞”字状写诗人出蜀入楚(见到宽广而平静的江面)时激动、兴奋的心情,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体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选择图画二示例一:以静观的视角,描写黄昏时江上云霞的变幻多姿,令人陶醉。示例二:描绘黄昏的风景,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表现诗人喜悦心情。

(二)【2020·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

(3)盖竹柏影也(_____)

(4)皆可以饱(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4分)


【答案】

15.念:考虑,想到 相与:共同,一起 盖:大概是 饱:吃饱(使……饱,让……饱)

16.(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如果有可以观赏(观看)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快乐。

17.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

18.①在苏轼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观(美好)的。②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中)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欣赏月下美景),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三)【2020·湖北黄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

卖板栗的父子

梁艳飞

①如往常一样,晚饭后七点半,我来到河堤上散步。我又见到了他。

②他在我居住的小区旁的河堤上卖板栗。播音器里重复播放着“板栗,野生板栗,不要钱啊,不要钱。”说是不要钱,当然不是放兜里拿走,而是试试味。连续几年来,他都在这个地方卖板栗,从不间断。

③最初记住他,在三年前,源于他的孩子。小男孩坐在贩卖板栗的三轮车前座上,两岁多,正自顾自玩耍。为了孩子的安全,前座已被他用木条围成四方形,坐在其间,下不来,也掉不了。孩子太小,玩耍过后,想要父亲陪伴。见父亲许久不理睬自己,便在那里左转右跳,嗷嗷大哭。可他不想丢了生意,开始一边忙一边大声训斥,想借助声音的分贝大,让孩子乖乖听话、安静地坐下。这时,孩子越发感到委屈,哭声更加响亮,眼泪、鼻涕、污垢,在脸上乱成一团。哭声再响,也扭转不了局面,父亲依然继续他的忙碌,为顾客耐心挑选栗子,语气和善,一脸笑意,与刚刚训斥孩子的口气截然相反。这一刻,赚钱重要。

④男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体形结实、皮肤偏黑,明显是在太阳下劳作时间过长形成的。他与顾客交流的声音大,责骂孩子的声音更大,每次见到他,我都会留意那个孩子。有一天,我忍不住上前问他,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

⑤他说,走了。

⑥走了。他没有多说,只有这两个字。

⑦之后,我见到他们多是在河堤上。他与他,一大一小,相互陪伴,彼此慰藉。在夜色下费力地讨要生活。有时,看到孩子哭泣的脸,我总会多买一些板栗,希望他能早点卖完,好早一点带着孩子回家。

⑧一日傍晚,我见到他们,孩子没有坐在车上,而是在他周围转圈玩游戏。细细一看,孩子腰间捆有一根长长的绳,另一头捆在车架上。为防孩子走失,又不影响生意,他只能将孩子像小狗一样捆在身边。孩子没有同伴,一个人玩,周边灯光昏暗,蚊虫乱飞,近处是父亲的叫卖声、来往不息的人群、嘈杂刺耳的车鸣。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村庄和暗黑无边的夜色。摊前人来人往,板栗越来越少,男人忙手中的营生,眼光时不时落在孩子身上。

⑨再过一段时日,河堤上只有他,撞上我四处找寻的眼光,他说,孩子送去了幼儿园,读书去了,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他补充了一句,幼儿园全托,钱有点多。脸上依旧溢着笑。

⑩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隐藏在浩瀚的夜色里,我无法断定他们幸福与否,只希望,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孩子身在学校,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

⑪河提上,只留父亲一人能继续卖板栗。

⑫炒板栗很香,远远地就能闻见。但愿他们的生活,没有黑夜,只有清香。

(摘编自2020年5月《散文选刊》)

19.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散文具体讲述了作者四次买板栗的经历。

B.这篇散文以男人的家庭变故为线索来结构全篇。

C.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卖板栗父子的同情与祝福。

D.这篇散文结尾直接点明了“地摊经济”的紧荣。

20.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划线的语句。(4分)

(1)那晚,他脸上溢着笑,很轻松,暖暖的,似已卸下千斤重担。(提示:“他”因何而“笑”?“千斤重担”指什么?


(2)他将与书为伴,不再出现在黑暗的夜里(提示:理解句子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21.这篇散文第⑦段“彼此陪伴,彼此慰藉”与第⑩段“他们彼此陪伴,彼此取暖”前后照应,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作用。(4分)


22.这篇散文三处加点的地方都提到“钱”。分别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分)


【答案】

19.C

20.(1)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笑”写出了男子的高兴,前面男子在回答作者问题时,告知孩子去幼儿园了,重点强调是去读书了,看出这位男子非常重视读书,他认为孩子读书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的生活会更好,而“千斤重担”则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担心,担心其会像自己一般生活艰难。男子因为孩子能够通过读书获得更好的未来而笑,表现了男子对儿子的爱和对儿子的期待。

(2)“黑暗的夜里”指真实的黑夜,指孩子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不得不在黑夜里和父亲出来摆摊卖栗子,同时,也是喻指孩子过去的生活。但是,因为读书,这个孩子会有更好的未来,不会如同黑夜一般没有希望,而是充满光明,表现了作者对这对父子的祝福。

21.能够使文章情节内容更加完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突出了文章中心,突出了这对父子间的深厚亲情,。

22.第一处,试吃板栗不要钱,吸引顾客,突出了男子的朴实;第二处,男子对待孩子严厉,对待顾客态度温和,原因是赚钱很重要,突出了其经济条件的艰难;第三处,这里指对男子而言,幼儿园全托花的钱比较多,但是他却很高兴,因为他认为去幼儿园读书很重要,能够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表现了男子对儿子的期望和爱。

(四)【2020·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阅读《拐弯》,完成下面小题。(16分)

拐弯

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

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宏篇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 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扔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城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控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失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八次选择,也就是八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

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4.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25.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5分)


26.当下一些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 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4分)


【答案】

23.人生需要学会“拐弯”。

24.运用了举例论证(也含有道理论证)。既通过举例——古人的人生智慧,告诉读者人生起伏,需要智慧;也通过“柳暗花明”的古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5.先由“大家”的一句话引出论题, 再举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和名言,论证人生定有“拐弯”,再通过三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人生的弯道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磨练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26.示例:哪个人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各种的困难和挫折,你所经受这点挫折也许只是别人经历困难的点滴,你勇敢地面对它,你多想想别人是怎样努力战胜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你就有了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27.【2020·辽宁中考真题】作文。(60分)

起初,只是一点点啊……

请以“微光成炬”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解析】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微光成炬:微弱的光汇聚成了火炬。号召大家人人尽责,发光发热,温暖彼此。千万不要只写我,不要侧重写我。我应该隐身,我看到无数人奉献温暖,赞美的同时,呼吁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人人担当,才能众志成城!写你看到或记住的默默无闻甚至有缺点的普通人,在灾难面前,他们挺身而出,尽己所能,不计生死,不求回报。只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有难大家都扛一点,就能渡过难关;只因为他们知道,“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没人能做空祖国而存在;只因为他们知道,国家有难,不能置身事外,有多大力,就要出多大力,是之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普通人点点微光,汇聚成中国形象、中国力量的璀璨星光,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祖国,愿意也必须为之付出和担当。

2.选材与构思。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选材要小而深,拒绝大和空;有细节自能真实动人;注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写真的能触动你,让你有自己的想法的多人,不要满纸只有两三个人;点面结合,既写一个典型的代表,也写代表的这一类人;议论一定要独特而深刻,不要只是叙述。写成议论文,要有丰富的事例,能够有各种论证方法,恰当引用古诗文,增添文化底蕴。

“微光成炬”抗疫材料补充:

“我没有钱,所以我只能捐菜,我有什么就捐什么。”

——河南信阳菜农李俊和家人计划将自家菜地75-80吨蔬菜全部捐出,用于支援疫区一线医护人员,其中50吨运到武汉。这几乎是他半年全部收成,而他去年才把种菜的贷款还清。

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一点油!我的一点心意。东港环卫。

——日照市东港环卫工人袁兆文走进派出所,扔下12000元,匆匆离去,17秒钟,感动国人。记者找到他,他说:“孙女的书包、衣服,都是学校资助的。每年还有位好心人给大孙女捐助善款。”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专栏

30节课解决中考阅读得分难问题

作者:好好老师讲作文

128币

76人已购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