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和美團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什麼啟示?

導讀:

2020年8月1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美團在北京舉行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據瞭解,郵儲銀行和美團將整合雙方資金、網絡、流量、技術、場景等優勢,在網絡金融服務、信用卡、借記卡、個人貸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郵儲和美團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什麼啟示?


一個是上市國有六大行之一,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超過6億戶的郵儲銀行,定位於服務“三農”,另一個是市值2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中國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吃”為核心,建設生活服務業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多層次科技服務平臺,目前年度交易用戶總數達4.5億戶,平臺活躍商戶總數達610萬戶。


郵儲銀行作為農商銀行的最大競爭對手,搭上美團這個互聯網大船是否更加容易的搶佔縣域市場份額?他們之間的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了哪些啟示?


年輕客群營銷


合作,自然是合作雙方看上了對方的資源。郵政和美團合作,就是想要美團的年輕客群。


郵儲的網點雖多,但大部分營業網點幾乎很難看到年輕的面孔。這種現象比農信系統還要嚴重。而美團的客戶群主要就是年輕人,這也是令郵儲眼饞的地方。美團外賣、大眾點評等年輕人聚集的“土壤”,任哪家銀行看了都不會拒絕,畢竟美團的線上曝光度就能給業績帶來增長。


而農商銀行要做的,就是要研究年輕客群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針對年輕客群做營銷。相對於其他客群,年輕客群更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理財、保險、信用卡,更習慣接受線上的溝通服務方式。只有找準年輕客群的營銷切入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內容,才能吸引到年輕客群。

與巨頭合作,借雞生蛋

與巨頭合作,借雞生蛋這方面,可以看看跟螞蟻集團合作的中小銀行是怎麼做的。


8月25日,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和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申請文件,並首次披露了整體業績情況,佔據螞蟻集團過半營收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費”備受外界關注。


這裡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費包括:平臺流量、聯合風控能力、產品能力、營銷能力、技術能力等。其中技術服務是螞蟻集團2017年將自己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後技術溢出的結果。在這定位之後,螞蟻集團合作的金融機構超過2000家,其中包括約100家合作銀行。這其中大部分是區域性中小銀行。


實際上,螞蟻集團與銀行早就共同探索金融科技發展。今年疫情期間,網商銀行和約100家銀行聯手,給小微企業發放“無接觸貸款”取得實效。


郵儲和美團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什麼啟示?

▲螞蟻集團部分業務數據

區域性中小銀行與螞蟻合作的模式如下:


銀行作為資金方接入支付寶。客戶通過支付寶上的借唄向支付寶借款。支付寶通過大數據對這個人進行戶籍識別和信用評估,評估完成會給一個線上額度。中小銀行根據支付寶的批准額度向根據戶籍分給自己的用戶發放貸款。這個過程客戶是螞蟻的,風控也有螞蟻做,中小銀行在背後只是出資的角色。


雖然與螞蟻合作會被分去不少的利潤,但是架不住人家流量大,大數據好(支付寶月度活躍用戶7.11億,年度活躍10億+,花唄借唄約5億。)。人就在那裡,但是對於大部分農商銀行來說,就是找不到或者說服務不到。


作為機制靈活的農商銀行來說,所有的巨頭都是渠道。只要風險可控,又有利潤,為什麼不去合作呢?另外,通過和互聯網巨頭的合作可以改變本行管理層的認知,提升本行的數字化水平。從輸血到造血,也許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也是對外合作的最終目的。

非金融場景營銷,構建小型生態圈


郵儲和美團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什麼啟示?

金融場景營銷是農商銀行熟悉的領域,但想要進一步拓寬市場,需要從不熟悉的非金融場景(這裡狹義的指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入手。郵儲銀行借美團生活場景優勢拓寬業務渠道,就是這個道理。


非金融場景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做好了,就能把金融場景與非金融場景的界限逐漸模糊淡化掉,把金融場景滲透入非金融場景。


比如客戶(B端)在商鋪(C端)消費,B端和C端都是農商銀行的客戶,這時候用農商銀行的借記卡或信用卡支付有適當的優惠,經過一段時間,口碑就慢慢做起來了。如果B端沒有農商銀行的卡片或C端沒有與農商銀行有業務往來,這時候就會考慮主動成為農商銀行的客戶。


但要注意的是,非金融場景營銷並不是拋棄金融場景營銷。當農商銀行一個又一個非金融場景建立,串聯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型的生態圈。


具體表現為超市買菜、商城購物、洗車、乘公交、房屋租賃等。如果農商銀行有積分商城,可以通過積分商城來實現非金融場景營銷,打造自己的生態圈。

深耕本地與自有數據倉庫建設

郵儲和美團合作,給農商銀行帶來什麼啟示?

農商銀行的經營範圍有地域限制,這是劣勢,也是優勢。就拿普惠走訪來說,紮根本地,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農商銀行,走訪客戶難度相對來說會小很多,客戶資料獲取會更容易,也更詳細。


農商銀行要充分利用好這個優勢,把各支行網點的管轄範圍網格化,逐一摸排走訪。在完善客戶資料的同時,建立數據倉庫,對客戶畫像並分類。通過長時間積累的本地大數據是農商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構成部分,也是農商銀行樹立起來的競爭門檻。


郵儲和美團合作是看中了美團的大數據,但是能不能利用好還待觀察。畢竟,兩個大組織的合作執行起來會有諸多掣肘和曲折。


對於農商銀行來說,未來的競爭很大程度也是本地大數據的競爭。郵儲選擇了與巨頭合作的模式,那是因為他沒有農商銀行下沉的能力。從六十多年前的信用社到今天的農商銀行,和農戶和小微企業建立起來的魚水情是其它銀行無法比擬的。


面對挑戰,農商銀行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挖小微市場,做好非金融場景營銷,提高客群的粘性,打造出自己的生態圈,建立起自己的本地大數據倉庫,才能在競爭加劇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