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阿里投資,驛公里施恆之:洗車主要場景還是汽服門店

獲阿里投資,驛公里施恆之:洗車主要場景還是汽服門店

作者 | 拉麵安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阿里投資驛公里,是因為相信我們是智能洗車領域裡,最好的那把槍。”在接受《汽車服務世界》採訪時,驛公里CEO施恆之這樣說道。

獲阿里投資,驛公里施恆之:洗車主要場景還是汽服門店

驛公里智能創始人兼CEO 施恆之

自2018年獲得阿里投資以後,驛公里儼然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在累計10億元融資的助力下,驛公里已經拿下了智能洗車市場60%-70%的份額。

目前,驛公里已經完成了21個省份、34個城市的佈局,在全國擁有1600個站點,“因為疫情的關係,長江以南除了湖北地區其他全進了,預計年底有望突破2000家。”

在用戶數上,驛公里也遠超同行,累計達到700萬人次,日活達十幾萬以上。

即便如此,施恆之依舊認為驛公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選了個很好的市場,但這個市場太大了,還需要花很長時間繼續探索和開拓。按目前汽車保有量估計一天平均有3500萬單洗車量,十幾萬在這個數字面前太渺小。”

“我們只想做配角”

今年開始,驛公里的打法發生了改變。過去三年,驛公里核心佈局於加油站場景,加油站站點的數量佔比達80%。

但現在驛公里開始將目光轉移到了汽服門店。“未來2年時間裡,汽服是我們關注的重要渠道,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渠道佈局、市場推廣等,都會圍繞汽服門店展開。我們希望在滿足門店把車洗乾淨要求的同時,幫助門店節約人力成本、提高洗車效率。”

從加油站業務轉型到汽服業務,驛公里其實有一定的底氣。

“三年的加油站渠道運營經驗讓我們驗證了一個事實:大部分車主其實可以接受機器洗車代替人工洗車,我們也發現這種方式的管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之所以將發展的重心轉移到汽服行業,是因為施恆之堅信:“整個大的洗車市場,主戰場還是在汽服店裡。”

他認為:“汽服店裡有向後的能力。對車主來說,單純的洗車哪裡都行,但車主對做完維保後沒法洗車,相對較難接受。修完車後洗個車再交車,這是車主的慣性思維,短期內還很難改。”

當問及加油站業務與汽服門店業務有何區別時,施恆之說:“從驛公里來說,面對的主體是完全不同的。加油站場景裡我們直接面對車主,但汽服場景裡我們直接面對的是門店、再由門店去面對車主;我們需要滿足兩者完全不同的需求,加油站車主只需要洗車、而門店則需要洗車+效率+節約人力。”

進入汽服場景,驛公里攻克了諸多難題。“加油站,我以前的龍門式洗車機是可以滿足的,但這種機型門店大部分都進不去,因為受到了場地限制、設備成本等限制。”

施恆之強調:“進入這個場景,我必須要有新投入、新研發、新技術,來適應汽服門店。所以我們專門研發了阿爾法,我們還提供了一套更好的解決方案。”

據瞭解,目前阿爾法系列能滿足行業內10-15%的汽服門店。“單從功能、技術來講,我們相對成熟;但在門店場景適用方面,我們還在早期。比如場地適應上,阿爾法對於很多門店的工位來說還是有點大,傳統門店的工位大小在4米寬,但新機器基本要4.5米的寬度;我們明年會有迷你版,可以再滿足30-40%的額外市場。”

獲阿里投資,驛公里施恆之:洗車主要場景還是汽服門店

他的思考是:未來我們要走三四五線城市,到時候門店對於機器的場景適應能力一定會更多的需求出現。我們到時候還需要根據門店需求解決更多問題。

正因如此,對於驛公里與汽服門店之間的關係,施恆之的思考也很清楚:驛公里一定不是主角,而是配角,也只想做配角。

關於配角的定位,施恆之做出了更具體的釋義:“汽服場景裡,門店才是主角。我們只是給門店老闆提供一個洗車的工具,我們主要關心如何把車儘量的洗乾淨,怎麼更好的契合門店的需求,及怎麼如何讓門店將車主更好的服務好。我們提供機器、售後服務,就這麼簡單,沒有其他更多的想法。”

為了做好配角的角色,驛公里投入了巨大的資金與精力。“我們是行業內唯一一家自己做研發、銷售、運營、售後、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智能科技團隊,就連生產端,我們也是重型參與,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己採購,這樣我們才能把所有的標準都抓在自己手上,才能做好後續的門店服務。”

回應質疑:洗乾淨應該是分級分層的

行業對於智能洗車的質疑核心圍繞著“能不能洗乾淨、故障率怎麼樣、成本有多高”等問題展開。

對於這些問題,施恆之做出了回應。

關於智能洗車機能不能洗乾淨?施恆之認為,“洗車本身並不具備量化標準。每個人對於車乾淨的標準都不同,不同的店、不同的價格、不同的價位、不同的車主對乾淨的要求都不一。”

但是,相較於人工洗車,智能洗車的幾個優勢其實很明顯。“品控可控、穩定性更高、成本低。人工洗車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伴隨著未來人工越來越貴、對簡單重複勞動力工作不重視,這些問題會越來越明顯。”

“車主並不需要每次洗車都做到絕對的精細洗車,二手車賣出的時候為什麼乾淨的像新的一樣?因為是用牙刷清洗的;但洗美店不會這麼做,沒時間、沒精力,如果做到了那收費就不是35元而是350元。目前國內也有洗車300-500元的,但畢竟是少數。”

通過洗車與車主進行有溫度的互動,才是門店最需要重視的。“現在的車主不像以前,願意花一個小時排隊把車洗到100%乾淨;現在到了店裡不排隊可以直接洗有80%-90%的乾淨,大部分車主都選擇後者。”

“對於大家擔心的故障率問題,其實更簡單。第一臺奔馳車出來的時候,故障率肯定也不低,但現在很多人考慮買不買奔馳,最擔心的就不再是故障率了。伴隨著行業的發展和它的普及程度以及受眾群體的認知改變,故障率的問題會越來越少。”

從做生意的角度看無人洗車

按施恆之的判斷:行業的未來大概率是分層的,人工洗車會長期存在,但可能不會是現在的35元洗車,而是100-200元甚至更高價格的洗車,人工洗車會真正體現出服務的價值。

“就目前來看,大部分門店可能無法做到洗車能盈利。所有的服務一定要成本與價值相匹配,但目前門店的洗車業務並沒有做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行業對於洗車的態度是矛盾的,處於“捏怕捏死、放怕飛走”的狀態。

一方面大家都認可洗車的入口價值,但另一方面又惆悵洗車的轉化太低。“大家知道洗車特別重要,但因為成本等各種原因,比較難把洗車做得特別好。”

行業裡其實已經有洗美領域標杆企業發出了一些聲音,認為未來門店的洗車業務,很可能會“引機器入工位”進行服務。“這其實是大家已經意識到,洗車終歸還是一門生意,必須要思考如何具備可變現的價值。”

施恆之的觀點是:“門店要權衡,自己是單純想要幫車主把車洗到絕對乾淨,還是要用機器解決店裡人工成本高、效率低、項目盈利低等問題。”

而這些其實就看門店對洗車業務的定位。“如果門店只把智能洗車當成加分項、不會準備替代部分勞動力降低運營成本,那麼單純從洗車收益上算,引入智能洗車機是不划算的。但如果從項目效益最大化出發,用一臺機器再加上一個洗車工,降低人力成本,那麼整體收益一定比原本養3-4個洗車工要高。”

做洗車這麼多年,施恆之一直在觀察:為什麼包括驛公里在內,絕大多數洗車機都是放在加油站等公共場所中,而沒放到汽服門店裡?

“我後來發現,不是門店對智能洗車的抗拒有多厲害,而是傳統的洗車機根本進不去:場地太小、成本太高。”

根據門店的實際需求,驛公里在機器上做了加減法。“把洗車機縮小到龍門洗車機的1/6大小、價格定在8.9萬;刷子180°旋轉可以把車洗的更乾淨、多臺協作洗完一臺車效率更高……我們讓門店有機會用機器替代人工,這就是我們給出的方案。”

他還發現,發展階段的汽服門店對於智能洗車的需求可能會更高。“比如說汽車超人,作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它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支撐,在服務標準化程度上要求也更高。這種情況下,他們認為引進洗車機搭配人工一起開展洗美業務,是恆定品控、做好洗車比較好的方式,這個理念跟我們一致。”

此外,為了降低門店的採購壓力,驛公里正在考慮搭配一些金融方案,讓門店可以用首付+分期的形式購買機器,降低門店的一次性成本。

“我們可以幫門店解決90%的洗車勞動力問題”

雖然行業如今依舊有諸多質疑,但正如施恆之所說,要用生意的邏輯看洗車,“我們進入汽服行業,核心考慮的也是大家的長期痛點:

人力成本難以降低。

施恆之算了筆賬:

一個洗車工,顯性成本可能是4000-5000工資,但其實還有住宿、管理等各種隱形成本需要門店承擔,門店一年在單個洗車工身上的成本至少要7/8萬。

“如果我們這個機器在解放前做,那時候勞動力成本特別低,其實人工更合算,但現在卻是正當時,從宏觀上看,未來三年到五年,勞動力成本的問題會暴露得更加明顯。”

驛公里可以幫門店解決90%的洗車勞動力問題。

為什麼是90%而非100%?施恆之給出了“符合生意人邏輯”的兩個理由。

首先,“100%我們可以做到,但成本可能會很高,門店的壓力太大。如今阿爾法系列賣8.9萬,如果我做到100%”,那麼價格可能就是30-40萬,不符合門店做生意要賺錢的邏輯。”

其次,剩下的10%,需要由門店來做。“我們的新機型只設計了刷洗功能沒有吹乾功能,是因為要把擦車的過程留給門店自己,讓門店自己去開發更深層次的賺錢機會。90%的清洗程度和勞動力替代度,剛剛好。”

把10%留給門店,可以滿足門店的兩個需求。

1、有些門店對洗車乾淨的標準很高,可以在10%的機會里清理死角,但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靠人工完成洗車的全部過程。“門店以前4個人一天洗50臺車,現在一個人可以一天洗50臺車了”;

2、門店無論做什麼業務都是為了接觸車主增加轉化,洗車也不例外。“機器把外觀的90%洗完,剩下的車身擦乾、死角清理以及內飾清洗等部分讓門店派人工去完成,才能讓車主感受到自己在被門店服務,對門店本身的認知度才能提高,有認知度才是門店跟車主建立生意關係的大前提。”

驛公里做的從來不是流量生意

對話過程中,《汽車服務世界》提到:一些同行對於驛公里的定位是平臺型公司,未來長期做的也是流量生意。

但施恆之本人並不這麼認為:“我們是提供無人化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恰好把第一個產品落在了洗車場景裡。”

他強調:“驛公里跟門店合作,不會因為門店用了我們的產品就留存他們的客戶數據。我們只提供機器,同時根據門店需求幫助他們解決洗車、人力的問題。”

據瞭解,即便是以前做加油站生意,驛公里內部也只把洗車看成一門生意,沒有其他。

“我們只懂做機器,幫助門店解決勞動力的問題,其他的不要想太多,我們不做流量生意。”

關於盈利和方向

採訪過程中,施恆之對於驛公里的發展現狀也做出了回應:到目前,我們的發展依舊是可喜且可控的。

“現在既然核心放在汽服行業裡,我們對加油站場景的佈局節奏就會更平穩,每個月保持100多個站點的擴張速度就行。”

此外,驛公里今年已經在盈利與支出上達到了平衡。“我們目前所有的線下網點中,80%都是直營,其中92%是盈利狀態。”

關於為什麼選擇做驛公里,施恆之的回答是:我有優勢又看中了方向,自然要去做。

“我們有To G的優勢和To大資源的優勢。所以我們從石油石化切入佈局加油站,過往三年已經證明了我們的能力;現在我們選擇切入汽服,也是因為我們能根據汽服行業的特性研發新產品、推出新方案。”

他的觀點是:未來十年到二十年,智能化是大勢所趨。“這個大方向我們找準了,就看怎麼走,目前我覺得自己走智能洗車機的路應該是對的。”

施恆之的信念一直沒變:“既然我們是槍,我們就要把這把槍做得更好,讓用槍的人和門店沒有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