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欲回A股,哪一塊業務最有可能拆分上市?

聯想欲回A股,哪一塊業務最有可能拆分上市?

隨著智能物聯網成為未來中國最炙手可熱的產業,被資本市場看好,國內科技企業諸如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均表達出回A股上市的意願;除此之外,正在進行全面智能化轉型的聯想集團,其管理層也在多曾公開表示考慮回A股上市。適時恰逢備受關注的CDR制度於今年6月6日正式落地,為企業回A上市敞開了一扇方便的大門,可以預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在境外上市的中國企業會以CDR方式迴歸A股。

"(聯想)未來會考慮迴歸A股。聯想是中國企業,需要一個平臺讓我國內地投資者參與,公司正在研究這樣的機會。" 日前,在聯想集團的2017財年公司業績發佈會上,聯想集團CFO黃偉明就聯想回A股上市問題,做出了上述回答。

這也與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此前的表態高度一致。根據楊元慶的觀點,聯想集團未來會考慮拆分旗下業務單獨上市。那麼,聯想集團的哪一塊業務最有可能拆分回國上市?這個問題值得探討。

筆者分析後發現,聯想集團最有可能分拆單獨回A股上市的將是今年五月楊元慶宣佈全新成立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簡稱IDG)。

IDG是聯想集團於今年5月成立的專注於智能物聯網的業務集團,是聯想智能化轉型的重中之重。聯想正在經歷從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進入到智能物聯網(智能IoT)的重大行業變革,聯想要做的是不再以單一的智能硬件設備作為單獨的組織單位,而是形成完整開放的智能物聯平臺。

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打破過去各個硬件相互分開發展的局面,除PC和手機之外,開發新的智能物聯設備,搭建UDS平臺(連接用戶、設備和服務的平臺),提升服務滲透率,搶佔智能物聯賽道,服務聯想智能化轉型。而擔任聯想智能設備集團負責人的正是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

聯想欲回A股,哪一塊業務最有可能拆分上市?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聯想的未來,判斷其最有可能被分拆回A股上市,是基於三個原因:

其一,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未來在中國,其有回到A股上市的主觀願望。這一點從劉軍迴歸聯想後,重新為聯想中國區樹立的新願景"智慧聯想 服務中國"可以看出,劉軍闡釋道:"智慧聯想 服務中國"有兩層意思;第一是迴歸,聯想出海成功、成為中國品牌國際化的旗幟之後,逐步將戰略中心迴歸並深耕細作中國,探索新模式,更好地服務國內市場,並複製成功經驗到全球;第二是轉型,從過去的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從設備製造商向智能產品、方案和服務提供商轉型。

可以看出,聯想在國際化成功之後,開始將戰略重心轉向了中國。一系列深耕中國的組合拳已經打出:聯想中國區構建了以智能物聯、智慧行業、智慧服務、智慧渠道為核心的四大業務板塊;推出全新的智能物聯品牌Lecoo;聯想手機迴歸,併發布"新國民旗艦"手機Z5。

其二,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符合回A股上市對企業利潤的硬性要求。在2015/2016財年,聯想集團進行了一系列業務整合及重組,將原來的業務重組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PCSD)、數據中心、移動業務(MBG)及聯想創投四大業務集團。而現在劉軍負責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正是由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同移動業務集團合併而來,從近兩年的上述兩個業務集團的表現來看,新組合而成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已經符合回A股新三板上市的利潤要求。

2016財年,聯想PCSD除稅前溢利達14.94億美元,MBG稅前經營虧損5.66億美元;2017財年,聯想PCSD除稅前溢利達14.59億美元,MBG稅前經營虧損4.63億美元;綜合來看PCSD和MBG合併後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其在近兩年的淨利潤表現,已經符合在創業板上市的條件要求,即連續兩年盈利,同時近兩年累計利潤不少於1千萬元,或者近一年盈利,且利潤不少於500萬元的條件。此外,如果2018年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能夠達成三年連續盈利,且累計利潤不低於3000萬元的A股主板上市條件,那麼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還可以以CDR方式回到A股主板上市。

聯想欲回A股,哪一塊業務最有可能拆分上市?

其三,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存在巨大想象空間,分拆在A股上市獲得的高市值正是聯想繼續推動智能化轉型所需要的。從宏觀層面來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成為最為炙手可熱的科技發展方向,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下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根據這一規劃,中國將通過壯大智能產業、培育智能經濟,為我國未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經濟繁榮創造一個新的增長週期,帶動國家競爭力整體躍升和跨越式發展。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我們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務必要進入國際第一方陣;實現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1500億,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萬億。

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聚焦智能物聯,再一次站到了技術變革的新風口,迴歸A股不僅可以獲得高於境外資本市場的市值,同時聯想集團的智能化轉型也需要A股資本的支持。

聯想未來最大的想象空間來源於它龐大的用戶和數據。聯想每年為全球用戶提供數以億計的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而這些設備背後是海量的用戶和海量的數據,而接下來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要努力的方向就是把這些數據通過網絡連接起來、流動起來、運用起來。

在今年的聯想誓師大會上,楊元慶再次強調了盤活用戶的價值所在,楊元慶表示:"這裡我想特別強調,每個業務都要強調增值服務,僅以PC為例,每增加一個點的滲透率,將帶來3.3億美元營業額,1.3億美元利潤。今天聯想的滲透率只有2.8%,而HP有4.8%,DELL更是高達7.3%,這裡蘊藏著巨大的提升潛力。我們的願景目標是新財年把增值服務滲透率提高到3.8%,2年內超過HP。"

可以明確的是,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未來要做的是智能設備+用戶運營。這一思路,正是小米在做的事情,雷軍強調"小米的硬件綜合利潤率,將永遠不會超過5%",這意味著小米的其餘利潤將來自用戶運營,諸如金融服務、電商服務等。而相比小米,聯想在用戶基數和數據量上,更具有優勢。

同時,聯想集團作為聯想控股旗下成員企業,如果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能夠和聯想控股成員企業形成業務關聯,將再一次迸發出巨大的想象空間。舉例來說,聯想控股旗下企業正奇金融,便可以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建立業務關聯,正奇金融為聯想智能設備產品提供消費金融分期服務,同時後者為正奇金融做更精準的用戶篩選和匹配。不僅如此,聯想控股旗下的考拉科技、神州租車、尋醫問藥網等企業,均具有和聯想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建立關聯而迸發出新的創新業務的可能性。

綜合來看,在智能物聯的技術新浪潮下,聯想智能設備集團的未來在中國,深耕中國市場將讓聯想集團智能化轉型事半功倍,而這一切美好結果的實現既需要中國投資人的支持,聯想也需要將這一成果與中國投資者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