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析丨化學博士投毒案帶給我們的啟示

熱點解析丨化學博士投毒案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前情回顧

近期,發生了一則26歲博士生多次向同學食物投毒,最終被法院判處7年徒刑的新聞。這則新聞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事實上,中國的學生群體的校園負面新聞,無非兩大類。

一類,是中小學的校園霸凌,強勢的學生毆打弱勢的學生。

一類,就是高校了,和中小學校園霸凌不同的是,中小學校園霸凌出人命的新聞不多,倒是高校,雖然高校學生出負面新聞的比例,遠遠不能和中小學相提並論,但是,高校學生的負面新聞,不出則已,一出那就驚人。

尤其是學霸類型的。

學霸出事兒,好比武林高手較量,不動手一切都好,一動手,肯定得有血濺五步的。

這倒也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智商越高的、文化水平越高的,手段越高大上——相對來說,中小學的校園霸凌,基本上就是一群沒腦子還想作惡的小青年胡鬧。

二、解析

熱點解析丨化學博士投毒案帶給我們的啟示

同學,在過去叫做同窗之誼,即便是在當下,各種校友會、同學會,也是一個維持人脈的重要平臺,但是,為什麼最近這些年,專門對著同學下手,還下殺手的那麼多呢?

其實,陷害同學,也不是啥新鮮事兒了,不說前幾年林森浩投毒、馬加爵殺害室友,單說古人——我們常說人心不古,其實古人也沒說多麼厚道:

1、比如,戰國後期,秦王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仰慕韓非子(也就是韓國的公子非)的才華,於是命韓王安把韓非子送到秦國,打算重用韓非子。這可嚇壞了在秦國做了高官,並且和韓非子師出同門的李斯大人。於是在李斯的挑撥之下,秦王政處死了韓非子;

2、再比如,耳熟能詳的龐涓害孫臏的故事。

所以說,同學之間互相傷害,這不是新鮮事兒,而且陷害的原因,大體上一樣,那就是嫉賢妒能。

包括林森浩投毒,何嘗不是嫉賢妒能?

相信讀者們,你們每個人在校期間,都可能遇到嫉妒心強的同學。

而在這個26歲化學博士投毒案裡,作案者似乎不是出自嫉妒心,這,恰恰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根據新聞披露,投毒者之前和被害者的衝突,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讓投毒者起了殺心,無疑,這讓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到毛骨悚然。

其實小編覺得,投毒者可能是一個心理有些扭曲和畸形的人,這也暴露了中國教育的兩大弊端:

1、缺乏心理疏導。

一個人的中小學時代,恰恰是世界觀形成時代,這段時間裡,如果一個人心理受了什麼刺激,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的話,那麼無疑這種扭曲、畸形的心理,會在這個人成年以後,驅使其做出很多反社會的事情。事實上,很多暴力犯罪的罪犯,都有著不同的悲慘童年,雖然悲慘情況各不相同,但是,都是悲慘的。

2、缺乏真正的道德培養

很多年來,國內的中小學教育一直奉行唯分數論——也就是說,雖然三好學生名義上是看德智體三個層面,但事實上,能當三好學生的,都是學習成績好,但人品不一定好的。

比如小編我小時候吧!那時候是90年代,班上的班幹部一個個人品拙劣欺軟怕硬,但是呢,就是考試成績好點,於是被班主任愛若珍寶。

而缺乏道德教育的教育,最終能培養出什麼?

無非是一群人格缺失的人罷了。

當然,畢竟升學考試只看分數,別的很少關注,因此呢,學校為了從升學率角度來說,漠視德育,也是情理之中。

三、教訓

熱點解析丨化學博士投毒案帶給我們的啟示

其實,不論是化學博士投毒,還是林森浩投毒,乃至其他的此類悲劇,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盲目做個樂天派,要具備一雙發現人心的眼睛,掌握洞察一個人人品和人格的能力。

這樣,你就可以在第一時間裡,發現身邊的垃圾人。

而發現以後,不論你和他以前關係多好,都要儘量疏遠、劃清界限。

因為垃圾人沒有任何值得理睬的價值的。

甚至於有的垃圾人,只許你比他慘,不許你比他強,一旦發現你比他強、過的比他好,那麼垃圾人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設法害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