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吐芬芳”的张文宏,到底有多厉害?

“口吐芬芳”的张文宏,到底有多厉害?


疫情期间,名声大起的人,非张文宏莫属。

从名不见经传,到广为天下所知,有人说他有医术、有医德;也有人说他敢讲实话,有大局观。

这些当然不可否认,但是,我觉得很多人忽略张文宏最醒目的一个优点:

太会讲话了!

我简单带你做个复盘。

1月29日,张文宏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他的一句“换共产党上”,引起大家的强烈支持与共鸣。

然而,如果你看看他的表达内容,会发现非常的有“章法”。

“口吐芬芳”的张文宏,到底有多厉害?

面对镜头,他说:


“今天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查房;第二件事,是换岗。”

请问看到这句话,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应该是和很多人一样,对“查房”理解,对“换岗”疑惑。

因为“查房”,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然而,一说到“换岗”,你就会冒出很多问号:

“换谁的岗?为什么要换岗?......”

有了悬念,你就有听下去的念头。

懂得一些表达技巧的人都知道,这叫

“结论先行”。

也就是,把你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放在最前面,然后层层展开解释。

这样就能牢牢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口吐芬芳”的张文宏,到底有多厉害?

在接下来的表达里,张文宏竟然熟练应用了“SCQA故事”表达模型。

他先说了“情景(S)”:


很多医生,暴露在病毒面前很久,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他用极其精炼的语言,描述了这些医生的困境。

紧接着,他说了事件中的“冲突(C)”:


不能欺负老实人。


这是点睛之笔,多数老实人,都有受过欺负的经历,所以,这是个冲突点,立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然后,他提出了“疑问(Q)”:


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都换下来,换成谁?

最后,给出了“答案(A)":


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

你看,张文宏的表达能力是不是很牛?

“口吐芬芳”的张文宏,到底有多厉害?

在CC讲坛上,他为了说明”流感“和“感冒”的区别,这样说到:


“如果流行性感冒是老虎,那么感冒连兔子都不是,顶多是个爬虫......”

这个生动的类比,一下子就把两者的区别,形象地呈现给了大家。

这种“类比法”,是专业人士向外行宣讲专业知识的最好方法。

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几乎可以在张文宏所有的言论中找到一些“套路”。

4月6日,财新网采访张文宏,问:


“中国疫情渐趋平稳,如何研判未来一段时间的输入风险?”

张文宏是这么回答的:


最近,我们对航空事实上是进行管控的,但不可能一直管控下去......


现在,中国疫情控制很好,我们也很有信心......


将来,我们的困难在于一手要抓经济,一手要防止疫情反弹......


这在表达技巧中,叫“时间框”,通过“过去、现在、将来”3个框子,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装进去。

经我这么一分析,你大概也知道,表达确实是有套路的。

张文宏也许没专门去学过表达技巧,但是,至少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到了这些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