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華為打造“開源的未來操作系統”,與谷歌Fuchsia必有一戰

近 1500 位合作伙伴、5000 名全球開發者。8月9日,華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開發者大會在東莞舉行。恐怕沒有比這更好的場合宣佈鴻蒙 OS 的誕生。

在正式介紹鴻蒙 OS 之前,餘承東首先介紹到,未來 5 到 10 年的消費者業務戰略在於全場景(衣食住行)智慧化,這也是此次開發者大會的主題。

華為認為,全場景智慧化會帶來新的產業歷史性機遇。“我們處於智能手機普及、AI、5G 來臨的時代,真正的 AI 全場景時代也在來臨,華為希望在新時代來臨之際,打造新的智能生態”,餘承東說。

目前華為仍未走出“多事之秋”。餘承東在發佈會上給出了前陣子美國打壓政策對於華為業務的影響,尤其在手機業務上。他表示,如果沒有制裁,華為大概率會在第一季度實現發貨量全球第一。在制裁下,華為少了 1 千多萬臺的出貨量,卻也實現超過 24% 的增長。

但這並不影響華為在這個時間點上展望“全場景智慧化”的未來。餘承東表示,不同的硬件平臺用不同的操作系統已經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開發上、用戶體驗上的問題,谷歌也在操作系統的開發上遇到挑戰,“未來的操作系統架構是微內核,可適配各種終端,採用分佈式技術”,他說。

由此,鴻蒙 OS 正式官宣。“全球首個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 OS ”來了。

餘承東表示谷歌已經在研究這樣的系統,蘋果也有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趨勢。但華為的鴻蒙,率先問世。

鴻蒙!華為打造“開源的未來操作系統”,與谷歌Fuchsia必有一戰

據華為介紹,鴻蒙 OS 的設計初衷是為滿足全場景智慧體驗的高標準的連接要求,鴻蒙 OS 有四大技術特性:

分佈式架構首次用於終端 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鴻蒙 OS 的“分佈式 OS 架構”和“分佈式軟總線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臺,分佈式數據管理,分佈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將相應分佈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佈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 IPC 技術實現系統天生流暢

鴻蒙 OS 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 IPC 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級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 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 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華為打造“開源的未來操作系統”,與谷歌Fuchsia必有一戰

鴻蒙 OS 採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儘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鴻蒙 OS 將微內核技術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正確,無漏洞的有效手段。傳統驗證方法如功能驗證,模擬攻擊等只能在選擇的有限場景進行驗證,而形式化方法可通過數據模型驗證所有軟件運行路徑。鴻蒙 OS 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於終端 TEE,顯著提升安全等級。同時由於鴻蒙 OS 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 Linux 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通過統一 IDE 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鴻蒙 OS 憑藉多終端開發 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佈式架構 Kit 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 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 Android 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鴻蒙!華為打造“開源的未來操作系統”,與谷歌Fuchsia必有一戰

發佈會上,華為還公佈了鴻蒙內核及 OS 的演進路標,將在今年首發的智慧屏產品中率先使用鴻蒙 OS 1.0。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 OS 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而在生態建設上,為快速推動鴻蒙 OS 的生態發展,鴻蒙 OS 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並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推動鴻蒙的發展,並通過討論對產業或技術發展提出建議。

華為表示,目前,中國已經具備健全的應用生態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未來華為將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鴻蒙 OS 生態,通過聚焦新的價值,開放在通信、照相、全場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與各界生態夥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費者體驗更佳的應用和服務,為產業注入新活力,共創全場景智慧化新體驗與新生態。在超前的技術特性和戰略佈局下,鴻蒙 OS 不僅能為消費者帶來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的極致體驗,也能讓設備商在 5G+AI+IOT 爆發的全場景智慧化時代搶佔先機,讓開發者以最少投入覆蓋最多用戶,快速實現全場景業務創新。

早在今年 7 月,華為董事長梁華在談及鴻蒙系統時就明確表示,鴻蒙系統是為物聯網開發的,用於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低時延場景。華為手機還是把開放的安卓系統和生態作為首選。

鴻蒙!華為打造“開源的未來操作系統”,與谷歌Fuchsia必有一戰

未來,最值得關注的一個競爭對手自然是來自谷歌的 Fuchsia OS。谷歌 Fuchsia OS 也被認為是取代安卓的下一代操作系統。

鴻蒙是面向未來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對標谷歌的 Fuchsia OS。有意思的是,根據國外媒體 9to5google 報道,華為也在參與 Fuchsia OS 的開發。

在今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負責 Android 和 Chrome 的高管 Hiroshi Lockheimer 闡述了 Fuchsia OS 的意圖:不是想成為新 Android 或 Chrome OS,而是嘗試在操作系統中引入最新技術,將項目上獲得的知識整合到其它產品。他指出,Fuchsia OS 還在實驗為不同大小的設備進行優化,暗示它可能用於智能家庭設備、可穿戴設備,甚至增強現實或虛擬現實設備,“在物聯網的世界,越來越多的設備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統和運行時,有多種操作系統共存的空間,這些操作系統具有不同的強項和特長,Fuchsia 是其中之一”。

隨著鴻蒙的官宣,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之爭已經打響。而根據 fuchsia-china.com 官網的顯示, 從8月9日算起,Fuchsia OS 還有 273 天到達戰場。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