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經常看古裝戲的朋友應該對以下情節非常熟悉了:皇上喬裝打扮出宮,不小心碰到了女一,當即被吸引住,因為身份原因,於是便帶回宮裡先成為宮女,在經過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宮鬥,女一成功上位。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但故事就是故事,有點歷史常識朋友應該都知道,皇帝微服私訪的可行性是非常低的,而且宮女可是要日常服侍皇室生活起居,招聘過程怎麼可能是個美女就行,那豈不是亂了套,萬一是刺客來一出行刺,舉國震驚。

事實上呢,在清朝,即便是成為一名我們好似看不上的宮女,那也是超級困難的!因為宮女也是有很高條件的。

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是旗人!大清根本就不招漢人宮女,符合這個條件還要去參加選拔。每年的春天農曆二月,經過皇帝允許後,戶部會要求八旗的各層官員把符合資格的女子送到京城,進行統一的考察。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嚴格來說呢,清朝的宮女又可以被分為秀女和宮女,秀女是從八旗官員的女兒裡選拔來的,她們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宮女,而宮廷挑選八旗秀女的目的,不止是為了充實皇帝的後宮,更主要也為了許配給親王或者皇子皇孫。而宮女內務府秀女,她們其實是是內務府包衣的女兒,在滿語中“包衣”是指家裡的奴婢,她們祖先一般是清軍俘獲的世僕,但是因為他們世代服侍皇宮,所以在法律上,他們甚至會被允許擁有官位財產,他們的地位比一般人高,但是與秀女不同的是,包衣的女兒即便幸運被選上,她們也只是做打雜累活而已,幾乎是不可能嫁進皇室的。

每個人都要參加嗎?

清律規定,只要是符合身份的旗人女子,在到達十三四歲的年齡之後,就必須得去戶部報選,不過在各部提交名單之前,會把殘疾的、有病的和長得太醜的剔除出去。一般有三輪選拔: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第一輪:容貌

第一輪重點是容貌,過分高矮胖瘦的全部都不要,還有一點可能會跟大家的認知有點差距,就是這一輪,長得太漂亮的也不要,為什麼呢?因為在清朝皇帝的觀念中,是很忌諱美色誤國的,所以說這一輪想要獲勝,既不能太漂亮也不能太醜,還不能穿很好看的衣服。

第二輪:體型和聲音

這輪五官體姿等不周正的不可以。聲音太難聽也不可以。

第三輪:走路姿勢

這一輪裡淘汰的是手足過大、走姿不良的女子,高低肩駝背的更不用說了。而且在選拔的時候,秀女胸前一般都要掛一個牌子,牌子上會註明該女子的身份,如果通過了,就需要把自己的牌子留下來,叫做“留牌子”,沒通過就叫“撩牌子”。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著三輪選拔成功勝出的人就能留下來,成為正式的宮女。可見要當宮女也是不容易的。每次參加選拔的秀女都有數千人,但能留下來的只有一兩百。好不容易成功留下來,接下來的日子卻也不是那麼幸福,因為這一兩百人裡平日能和皇帝見面接觸還不足一半,更別說被皇帝突然寵幸一朝成為主子。按照地位等級尊卑,這輩子基本上都輪不到,就算運氣非常好,能被選為后妃或者福晉等,熬上幾十年也未必能夠出頭。

清朝歷史裡,太多太多的宮女從被選上到進宮,一輩子沒有見過皇帝,就連回家探親也不被允許,只能呆在皇宮裡任憑大好青春被白白浪費。有一部分宮女會選擇了和太監處對象,這種情況稱為“對食”。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等到三十歲後,如果宮女還沒在宮裡婚配,會被強制出宮,另行擇配嫁人,後來雍正皇帝覺得這個規定太殘忍,於是改成了二十五歲。

說到這裡順便提一句,明朝的宮女是終身制,她們只能老死在宮裡,還沒有出宮可說,更加悲慘。

清宮裡的悲慘女性:層層選拔勝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費


中國幾千年的宮女制度,進入皇宮的這些女性都是不幸的,她們本有大好的年華,卻不得不被強行幽閉的深宮中,不能與家人接觸,不能呼吸外界的空氣,如果皇帝不幸駕崩還要被殉葬,如果碰到戰爭,她們則會被拋棄,受盡屈辱,這是何其不幸啊,被撩牌子可以回家自由婚配又何嘗不是幸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