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一族始終逃不掉的“宿命”

“北漂:一個漢語詞彙,也稱北漂一族。是特指來自非北京地區的、非北京戶口(即傳統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們(包括外國人,外地人)。因這類特徵:北漂即人在來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來搬去的,給人漂乎不定的感覺,其自身也因諸多原因而不能對於北京有更多的認同感,故此得名。”這是度娘上給北漂這個特別族群的定義。


在我們的認知裡,北京是首都,國際大都市。這裡繁華、這裡燈紅酒綠;這裡機會多,這裡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一直秉持著這個理念,大城市的美好無時無刻的在腦海裡縈繞。最終,毅然決然的來到北京成為千萬北漂中的一員,開始自己的北漂人生。


北漂一族始終逃不掉的“宿命”

北漂的地點也是終點


記得2008年時有首歌曲--《北京歡迎你》。那年北京常住人口突破1600萬,相當於一個荷蘭的總人口。然後在未來的幾年裡北京常住人口不斷增加,根據相關統計最高峰時2017年的北京常住人口達到2170.7萬。之後北京的常住人口開始下降了,等到了2019年末常住人口是2153.6萬。在這兩年裡北漂一族縮減了17.1萬人,或許你覺得才17萬人也不多。或許這只是北漂逃離北上廣的開始。在這17.1萬人中有的是自願離開,也有被迫離開的。其中原由我想大家也應該都記得,畢竟在北京要租個正規一居室的成本是很高的。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能不能有歸屬感,首先看你有沒有“家”的感覺。都說北京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讓你的人生擁有很無限可能。但是對於絕大數普通人來說也就分哪幾種可能也就是絕大多數北漂一族逃不掉的宿命:


有房還有戶口


這一類絕對是北漂中的“人生贏家”,是處在北漂一族金字塔層級的,讓人羨慕不已。這樣在北京絕對是有歸屬感、有家的感覺、更自信的融入北京這個大城市。不用擔心房租無故上漲、不用擔心未來小孩上學。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為自己、自己的家庭、為這個城市努力工作生活,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人生走上正軌。


有戶口沒有房


有戶口沒房的這類大部分應該是“高精尖”類的技術人才,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在學校是學霸,在社會是精英。通過學校的讓自己變成北京的集體戶口。有的是入職的單位有戶口指標,通過努力工作讓自己變成北京集體戶口。最後終將面臨好幾百萬的買房款,收入高的湊足首付買了房讓自己變成了個人戶,同時自己也背上了幾百萬貸款成了“負”翁,未來20~30年都要為銀行打工。對於買不起房的人,這個集體戶就成了一個“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最終只能放棄這個指標,一直在北京租房,在老家或是其他線城市買房,等結婚有小孩要上學了離開了北京卻把自己的青春留給了北京。這個結果應該是最讓人不甘心也是最可惜的。


北漂一族始終逃不掉的“宿命”

高峰時期的地鐵


沒戶口有房


這類人群應該是中小企業的老闆或是個體戶做生意的居多。通過自己的努力,拼命掙錢在北京買了房生活開始有了盼頭,日子過的越來越好。等結婚有小孩發現小孩沒法在北京上學,最後只能讓小孩回家鄉上學爺爺奶奶照看,與孩子分隔兩地變成留守兒童,自己繼續在北京工作。有實力的可能回選擇讓孩子在北京上私立學校,上完高中就直接出國留學。還有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把戶口遷到北京周邊的城市,然後在那裡上學。這樣與孩子不用離的太遠,每週都能見到。


沒戶口沒房


這類人群應該是所有北漂中最普遍的存在了。無法進入能解決戶口的單位,更是沒有能買得起北京房子的錢。打算著在北京努力工作幾年攢個首付回家鄉買個房結婚,最後在家鄉找份工作踏踏實實過日子。大概20幾年後自己的孩子再走一遍自己年輕時候的北漂之路。這其實並沒有歧視誰,因為這些都是現實的客觀因素。並不是說他們不努力造成的這個結果,擺脫不了這個宿命。但現實是殘酷的,可能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慢慢改變這一切,也包括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改變。


北漂一族始終逃不掉的“宿命”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年少輕狂的我們都堅信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當你經歷的越多見的越多反而你就認命。不是自己失去拼搏的鬥志,而是你成長了變得理性了。在我們在大城市一味努力拼搏追求自己的夢想時候是否忽略了我們身邊一些美好的東西,陪伴父母與家人的天倫之樂。也不是隻有在大城市立足就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開心。回憶下自己多久沒有是發至內心的開心和開懷大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