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別將一切歸咎於命運

當我第一次跟媽媽介紹當時還是男朋友的先生、並跟她說我們打算結婚時,媽媽在聽我說完我們如何相遇,如何相識,又是如何在一起之後,感慨地嘆了句:“或許,這是命運吧。”

冥冥中,不知名的力量把原本毫不相干的兩段人生糾纏到一起,或許是因為命運。宿命一般的,他不知道突然從哪裡出現,從此佔據了我今後的人生。這樣的宿命,讓人油然升起一種:“這是真的嗎?”的不真實感。

而東野圭吾的《宿命》一書裡,卻讓戲中人一再背後冒冷汗:為什麼是我?這一切到底是因何而起?想必,除了不真實感,更多的應該是對未知力量的恐懼感。

《宿命》:別將一切歸咎於命運

本書封面

故事發生在一家紅磚外牆的醫院。勇作小時候在這家醫院裡玩耍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名叫早苗的年輕女子。早苗看起來跟其他大人不樂意跟小孩子混在一起不太一樣,她總是很期待像勇作這樣的小孩子在醫院出現,有時候還會給孩子們分糖吃。

但是奇怪的是,早苗經常把玩偶當成小孩,跟它說悄悄話,大家都說,她可能腦子有問題。勇作對她感到同情之餘,不免也感到好奇:這個奇怪的女人,到底經歷了什麼故事?

可誰也沒想到,他們相識不過在夏天,早苗就在秋天離開了人世。父親帶他去看早苗的墓地時,勇作還傷心又認真地替她作了祈禱。

此後他在醫院還意外遇到了一個少年——瓜生晃彥,少年的家世和排場讓他側目。誰料之後不久,就在學校又遇到了他。

沒來由的,他們之間像是佈滿了完全相對的磁場,導致兩人從剛見面到考大學都在暗中較勁。命運弄人,勇作發現自己總在不斷重複每次較勁的結果:又輸了......以為自己要考的醫科大學一定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誰知道最後他還是選了一樣的志願。

更打擊的是,最終還是對方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而自己只能退而求其次,考上了父親曾從事過的行業——警察大學。這時候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故事的伏筆,其實早就已經埋好了。

《宿命》:別將一切歸咎於命運

話分兩頭,創辦瓜生企業的瓜生直明因病去世,遺囑中將家產全部留給了長子瓜生晃彥,而長子本人早已表示不繼承企業,並且已從事另一領域——腦神經醫生。繼室及繼室所出的子女,包括瓜生晃彥的妻子江島美作子在內,並未分到一分一毫地家產。

最先起疑的是美作子。

她的志向原是一名英語教師,因為父親意外骨折住院,轉院進入紅磚醫院遇見了舊識,經父親舊識的推薦下,父親進入了瓜生家的企業,最後連她自己也陰錯陽差成為了瓜生直明秘書。

緊接著不久,就偶然結識了瓜生直明的長子瓜生晃彥,最後成為他的妻子。

儘管已是夫妻,美作子卻總覺得丈夫對自己有所隱瞞。他從來不向她袒露內心的想法,她不知道他的夢想、他的憂慮、他為何開心為何不安,想起與他相識的經歷,美作子不由得想,把他們兩人生活緊緊捆綁到一起的,會不會就是命運之繩?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她更深信不疑自己的結論。

接任瓜生直明社長之位的貝正清被人暗殺與瓜生家墓地附近,而這個案件,不僅將勇作與瓜生晃彥這對多年宿敵重新捆綁到一起,也讓美作子岌岌可危的婚姻生活徹底坍塌——她與給她留下刻骨銘心印記的初戀重逢了,而這個人,正是前來查案的勇作!

《宿命》:別將一切歸咎於命運

《宿命》這本書據說是東野圭吾寫作生涯的分水嶺,自此以後,他從筆鋒、文字修飾、敘述方式、情節設計到故事架構,都趨向老辣,作品核心超越案件本身,直至人心。讀畢,的確覺得不如後期作品。

從前期埋下的幾個伏筆就能看出,作者應該在竭力營造宿命的強大而人在命運的大手擺弄下無力的掙扎局面,然而心有餘力不足。醫學題材這條線在書中的作用並不明顯,結局不僅沒有迷霧被撥開的明朗,還多了幾分狗血淋頭的無奈。

果然,一次吃太多同樣的菜是很容易膩味的。

在《宿命》裡,因為妄想控制人的腦神而征服全世界,因此不惜以人體為實驗,根據人腦開發的計算機系統;為了滿足一家人溫飽而被招募成為人腦志願者之一的美作子的父親,最後又因為被檢查出大腦異常而被迫轉院最終被招納進入瓜生企業;想要安穩生活又想要真正的愛情,最後屈服於歲月靜好的未來的美作子,最終嫁給了她認為“打不開他心門”的瓜生晃彥......

美作子將幾個人的命運交集謂之為“宿命”,可所謂宿命,一開始不是因為貪慾嗎?沒有一開始的貪慾,幾個人的人生又為何會捲到一起糾纏不清?

她想要安穩的日子,不想淪為社畜被生活的浪潮湧著進退,於是選擇更輕鬆一點的活法,可真正開始了這樣的生活之後,又不斷為過去的愛情喟嘆,從而被過去的戀人打動心扉。

她把這一切解釋為:命運。

不要試圖把一切歸咎於命運,這命運的開始,難道不是因為一個人的貪慾嗎?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宿命論的真相,總是要到人生最後才會漸漸揭開。希望你我不會太晚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