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做B端企業客戶培訓,培訓產品化看似是個縹緲的夢。

思索培訓產品化,探索培訓產品化,讓培訓走向爆品化…… 在這路上,我們反覆糾結了3、5年。看似有了一個產品,看似標準化了,可是在面對行業客戶執行中又要定製?

培訓課程項目標準化,產品化,進一步爆品化在面向行業客戶時似乎難以實現。

思考力決定產品力

經過幾年的摸索,摸索出培訓產品化公式: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1.聚焦能力要素,明確主題

培訓產品從整體規劃,課程體系建設,走向了崗位課程序列,進一步走向更聚焦的某項能力的主題產品運作

流變世界,組織架構調整週期從三年加速為半年

基於企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工程大,耗時長…

還沒建好,某些業務板塊消亡,崗位序列隨之消亡,課程體系成為雞肋。

同理崗位進階系列也是如此。

時間長的,固定化的,跨度廣的體系化逐漸也在流變中拆解,細化。

服務於B端的企業用戶:

解構企業各個發展所需能力要素,基於能力要素確立內容主題,構建企業能力對接主題課程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成為必然。

服務於C端的個人用戶:

聚焦某一項能力,構建主題,儘可能的聚集資源,是培訓產品化另一條路。

如三節課-專注於“互聯網運營能力提升”的互聯網人在線大學

(PS. 聚焦能力確定主題的一個基本點:能力足夠通用,市場足夠大,才能產品化發展起來。)

2.挖掘痛點,本質思維

確認了主題和方向,啟動產品設計本質思維,通過第一性原理連續追問法,找到產品目標用戶的

痛點,進而規劃產品的主題內容實現方式

第一性原理本質思維——回溯事物的本質,找到決定事物的最本質的不變法則,重新思考怎麼做。

如三節課根據運營能力級別,規劃“3+1”產品體系:

“3”

面向0-1年互聯網人的P1入門課程

面向1-4年互聯網人的P2進階課程

面向3年以上互聯網精英的P3高階晉升課程

“1”

面向前沿行業和崗位的專項突破課程


3.解構內容,細化顆粒

這是最為關鍵的步。

主題方向定了,細分市場明瞭了,客戶痛點也把握了。下一步就是產品的內容開發。這時候用戶思維是最為關鍵的,即:

Who-明確用戶是誰?

Where-什麼場景使用?

When-什麼時間使用?

How-用的目的是什麼?

站在用戶角度,解構內容核心在於:

在原來粗狂的大而全內容佈局下,將內容直接對接一個個子能力點,設置場景學習主題,將主題分類擺放,最終形成一個“可拆解、可組合” 的崗位場景學習框架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如針對“內訓師走向講臺基礎主題”培養,細化為“聲、形、貌、說、演、互動”六個子任務,每個子任務設置N個微學習主題:

  • 形:站好一個站姿、做好兩個手勢、練好一個位移
  • 聲:練好氣息、練好發聲、練好一個聲調
  • 貌:搭配好三套講師的著裝、畫好一個講師妝容
  • 說:講好一段自我介紹、講好“講三點”說好“一個故事”
  • 演:做好一個遊戲、演出一段話劇-角色扮演
  • 互動:提好一個問題、如何引導學員發言、做好一個點評、做好一個總結、講好一個案例

思考:如針對培養的新員工,我們應該細化為哪些場景能力項呢?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4.內容顆粒與學習方法框架化匹配

培訓產品設計用戶思維最重要的一點是,

直擊用戶行為轉變,企業業績提升。

要實現這一步必須啟動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即一個知識場景至少在3個情景中有意識的練習,並最終內化為自己行為模式或被自己思維框架吸納,成為可以成為“不思量,自難忘”自動調用的行為觸角。

有了顆粒度細化且可以任意組合、拆分的場景化學習主題,根據刻意練習方法,導入匹配的各種學習方法,形成內容和方法匹配的學習框架圖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5.標準化的產品輸出+統一化的執行SOP

標準化的產品輸出:

底層邏輯建好,B端企業客戶培訓產品化才有可能

特點1:顆粒度細,與方法匹配為組合框架;

特點2:

框架模式,可拆分,可組合,可單獨調用,也可打採購;

——這樣基本上一個標準化產品就誕生了!

統一的執行SOP:

  • 場景學習主題輸出,學習方式顆粒度化,小而可衡量,實現標準化;
  • 配套對B端客戶執行各流程執行標準的規範, 實現標準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