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击!如何在物流寒冬中建设物流强国?

如果说2018年是互联网的寒冬,那么2019年则是物流行业的寒冬。

这一年,许多物流企业生存艰难:

曾经凡客诚品旗下的“明星快递”如风达今年年初人去楼空;

国通快递债务诉讼缠身,公司处于停工状态;

被视为快递界黑马的全峰快递如今也被“三振出局”,草草收场;

即便是元老级别的申通快递,面对寒冬也显得力不从心,市值腰斩,排名摇摇欲坠。

物流业之间残酷的价格大战严重挤压了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货运车队超载超限等乱象进一步击穿价格底线,加之油价、物价上涨等外部原因,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加剧了行业的动荡局势。

快递、物流业接连爆出离场、出局、破产、退出、停摆、停网、裁撤、缩减……这些或无奈、或悲哀的字眼,在行业发展前进的洪流中无不令人唏嘘。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物流寒冬仍将继续。不过,摆在物流企业面前的并不完全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国家从政策层面给予物流行业极大的支持,党的十九大以后,“物流强国”概念更是多次被提及。从宏观角度上看,物流的整体需求处于上升阶段,物流业仍有不错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征:


政策红利激发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下发《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2019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方案》等相关方案、计划,高度重视物流枢纽建设、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大范围的减税降费等政策,为物流业大开绿灯,从多个方面鼓励、引导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创新发展,稳扎稳打革变全局

为降低物流成本、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实现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物流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始终不可或缺。

精准战略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2019是物流行业集中度提高、格局更加清晰稳定的一年。行业浪潮更迭,变则通,不变则out。因此,没有什么比准确的定位更能稳定企业的发展了。战略不稳,则失去了市场先机,不管对手是否强大,都很难再在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换战略,阿里入股申通,拿下“通达系”半壁江山;顺丰“下沉”,特惠件为经营数据增光添彩,欲通过加速整合,坐稳行业第一的位置。

万物互联,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联网

如果只谈物联网和物流两者的结合,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相对薄弱些,但这并不妨碍物联网在物流强国建设中起到的作用。成本的控制、风险的管理、供应链的可视、客户运输的精密度和全球化的支持,这些都需要倚仗物联网推进,从而可靠、安全、低成本、低物耗的服务客户。

暴!击!如何在物流寒冬中建设物流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现阶段,我国仅算是物流大国,与真正意义的物流强国有一段差距。这主要体现在:成本高,效率低,集约化水平不高,产业支撑度不足,诚信、标准、人才、安全、环保等软实力不强,尚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国际竞争的需要。要如何去建设物流强国?

答案是:只有不断改革,追随市场的脚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我国的物流强国建设推上新的进程。

未来,物流业的竞争或许会激烈与残酷,深耕细作细水长流发展“4个一流”,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上和一流的服务,物流强国建设指日可待。

科技赋能,提升物流效率

今年,双十一期间的包裹量约达到28亿件,为去年的2倍。可以说,每创一个订单高峰,也变相促进了物流企业产能的提升。包裹量倍数级变化下,单纯靠人力堆积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背后自然而然就不断涌现出系统、自动化、机器人等高科技手段。

暴!击!如何在物流寒冬中建设物流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两年,随着企业逐渐规模化,场景逐渐标准化,物流行业正在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从市场行情来看,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型物流企业开始出现,资本也正集中地投向技术。

于是,大家开始意识到,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AI、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方兴未艾,将迎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只要能够在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发挥科技在物流行业的乘数效应,并带来效率的提升,持续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物流强国建设便不仅仅是可能。

打造品牌物流,提升服务体验

走出国门,连接世界,是我国建设物流强国必须面对的课题。然而我国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提升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物流强国的品牌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物流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各种高端技术的推动下,物流行业始终要注意以下5点:

·保持服务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坚持质量优先原则,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水平;

·加快提升末端投递能力,让客户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物流服务;

·严格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突出物流包装治理。

长此以往,打造出有温度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降本增效,建设“物流+”产业链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强国物流建设的要求相比有一定差距,需要统筹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物流枢纽,在“降本增效”的赛道上才能使物流强国建设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AI等技术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生产,让“物流+“产业链为降本增效注入新动能。

中国物流业正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积极推进物流强国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即使是在寒冬,迈入“物流强国”亦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