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前段時間讀了本書,叫《活下去的理由》

作者馬特·海格在24歲時患上了抑鬱症,《活下去的理由》記錄了他與抑鬱抗爭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本能讓人心靈變得平靜的書,適合在悶熱的假日,躲在空調房裡細細體會。

作者不僅講述了他自己與抑鬱症的故事,還闡述了很多對生活、時間、快樂等等的人性思考。就像簡介說的,它是寫給所有被生活所困的人的。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呢,如果有,我想這本書會很適合你。

1. 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誤解有多深?

直到今天,依然有許多人對心理疾病有誤解和偏見。

首先要知道的是,有心理病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它就和身體不適一樣,很正常,不需要害怕,也不應該被歧視。對於患者而言,及早就醫就是了。

心理疾病也不是神經病,更不等同於是瘋子傻子。心理疾病有許多細分的病例,有的病使人焦躁不安,有的病使人情緒低落,但同樣的是,這些症狀都讓患者很痛苦。

最重要的是,這些症狀並不是患者能夠控制的,所以不要把個人的觀點放在他們身上,更不要覺得他們小題大做。就像最為人熟知的抑鬱症,他們也不想這樣,但他們就是做不到。

因專業和工作的關係,有很多接觸心理學的機會,也學到很多關於抑鬱症的知識,所以我自以為還算了解“抑鬱”。但當我越去了解,我卻越發現自己其實知之甚少。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書裡關於抑鬱症的誤解,有這樣的一段討論。作者羅列了一些人們不可能對當事人說的話:

我知道你得了肺結核,但幸好不是嚴重的病,至少不會死人啊;

哦,腦膜炎哦,加油看開點吧;

是的,是的,你的腿燒著了,但一直抱怨也沒什麼用啊,對吧;

好了,你的降落傘是出問題了,但也不用洩氣呀……

上面這些話看起來很荒謬是吧,但這些話,人們卻常常會對抑鬱症患者說:

“抑鬱症,也不是多嚴重的病,至少不會死人呀。”

“你得了抑鬱症啊,加油,看開點就好了。”

“我知道你得了抑鬱症,但一直抱怨有什麼用呢。”

“你是得了抑鬱症,但打起精神來,別洩氣啊。”

……

然而,抑鬱症是會死人的,抑鬱症患者不是簡單的不開心,而是開心不起來,換句話說,他們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02. 抑鬱症患者需要怎樣的對待?

曾經看到某網友留言:我跟我爸說我得了抑鬱,他回了我一句呵呵你怎麼可能抑鬱!

這條留言讓我覺得特別難受,不僅在於對抑鬱的不瞭解不重視,還在於從至親的嘴裡說出這樣的話。

比起疾病本身,周圍人歧視、不理解的眼光才是令患者難以接受的。

至親的冷漠更是會把患者推向深淵。

在電影《丈夫得了抑鬱症》中,幹夫是一家網絡公司的職員,承擔著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壓力。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幹夫的心理漸漸失衡。

但幹夫一直沒有重視,直到問題嚴重到他難以正常上班和生活的時候,他才到醫院看醫生,並被確診為抑鬱症。

患上抑鬱症的幹夫失去了活力,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做不了。而且他對於自己的“無能”十分羞愧,會覺得白天睡覺,什麼都不做太對不起社會了。

而妻子小晴卻沒有責怪丈夫,反而會鼓勵他什麼都不要做,放下壓力,學會休息。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圖源:《丈夫得了抑鬱症》截圖 / 豆瓣

不過兩夫婦的與抑鬱症共同生活的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次小晴在為工作而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無暇顧及幹夫的感受。

幹夫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一種麻煩,強烈的低自尊感使他動了自殺的念頭,好在被小晴及時發現。

冷靜下來後,幹夫說:“剛剛我感覺自己離你好遠好遠,我卻還在不停地煩你,真的好討厭那樣的自己,我要是不在的話,大家都輕鬆。”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圖源:《丈夫得了抑鬱症》截圖 / 豆瓣

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陪伴很重要——你不需要刻意做什麼,你只要在這兒就好。至親的關懷未必能幫助患者脫離抑鬱症,但至少能讓患者感到輕鬆些。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馬特·海格也有非常棒的女友和家人,一直支持著他。每當他陷入抑鬱中,他的女友總能給予充足的理解,陪伴他度過難熬的時刻,他的家人也從不逼迫他做一些他不想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無論是幹夫還是馬特·海格,他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身邊有人愛著他們,守護著他們,讓他們不用孤身一人去面對。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圖源:《丈夫得了抑鬱症》截圖 / 豆瓣

03. 是什麼讓你選擇活下去?

馬特·海格曾在網上發起一個話題“是什麼讓你活下去?”,網友們的答案有:

我的孩子們,他們不想有一個偶爾不想活的媽媽;

你認為自己是個廢物,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認為的。相信別人;

早上總是得遛狗;

媽媽的支持,三年前在我最低谷時陪伴我的男友;

不想傷害父母、兄弟姐妹、愛人,不管我有多麼絕望,我知道這些人會想念我;

外科醫生那麼賣力手術,給了我一個未來,我值得擁有這樣的未來……

愛,是他們活下去的理由。不管是父母、孩子、戀人,還是寵物,甚至是善良的陌生人。

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橋段:

一個精神病人問作者,怎樣才能從醫院裡出去。作者回答說:想出去很簡單,想不被人當成精神病人,那就必須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隨便告訴別人,這樣就安全了。

“因為我們的世界還沒有準備容納好這麼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這句話給了當時的我很深的感觸——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一個“should be”的空間裡,人人都在扮演著正常人,但誰又是絕對正常的呢。

為了做好一個符合社會認可的人,活得循規蹈矩,不敢面對內心。

而愛是一味良方。愛意味著接納,我們可以在對方面前做真實的自己,不用擔心自己說了奇怪的話,不用害怕自己會收到傷害,不用隱藏自己的脆弱和悲傷……

《活下去的理由》:24歲患上抑鬱,自殺未遂,他如何走出陰影?

圖源:《怪奇物語》截圖

人需要愛,是因為愛會告訴你:“You're not alone”.

就像馬特·海格在書裡寫道,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無論是出於對生活還有期待,還是對親人朋友的留戀,支撐人走下去/活下去的理由其實都源於外在。

以前我覺得一個人要走出陰霾最終要靠的是自己,現在想想,是這樣,但也不全然是。

什麼樣的人能夠靠自己呢?相信自己價值的人,而這種價值感很多時候是身邊的人事物賦予的。越是被愛著的人,越能相信自己。

是的,愛不能治癒你的抑鬱,但至少,它能給你活下去的勇氣。

-- The End --

這裡是鹹魚小事記,作者是一條沒有目標的鹹魚,什麼都可能寫一點。

推薦閱讀:

TVB高分劇《跳躍生命線》:活著有多難,活著也就有多幸運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人間不值得,但你值得

豆瓣高分韓劇《我的大叔》:生活那麼苦,就不要過得太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