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十答(三)研究生可以給你帶來什麼?

大學階段,你是否迷茫過?

是否迷茫考研還是就業?

迷茫以後自己是什麼樣子以及可以成為什麼樣子?

也不知道考研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

不考研又該如何生活?

考研十答(三)研究生可以給你帶來什麼?

上兩篇文章分別說了全民考研的原因以及不考研的人該如何逆襲生活,這篇文章主要說明研究生可以帶來什麼?

第一、 門檻

普本進不去頂尖車企,985研究生可以,211本科生進不去西門子等大型外企研發部,但985頂尖院校可以,普本進不了上市公司的研發部,而211碩士可以。這就是門檻,許多公司以學歷劃分的硬標準。除非你實力強到可以打破一個萬人大公司的制度,否則,別無可能。

第二、 專業性

研究生,顧名思義,研究型人才,相對於大學生具有更牢固的基礎以及更加專業的領域內知識。可以在該行業做深入型研究,在就業過程中相對本科生更具有研發優勢。

第三、 更加交叉化

機械類本科階段具有交叉性課程,而研究生階段由於導師及項目需求及畢業需求,會更加可能涉及到除純機械類的其他學科領域,就比如偏向硬件、控制、材料、算法、力學等領域。會迫使其在研究生階段涉及並學會更多領域的知識,讓自己轉變為交叉型複合型人才。但受學校、導師、項目、課題、自身的影響頗大。

第四、 資源及人脈配置

這類對於211及以下的本科生來說,極其重要,資源一直都是有限且傾斜的。就像寒門難出貴子,階級、圈層、社交決定一個人未來能到什麼層次。很好理解,北京人會去二線以下城市嗎?普本遇到富二代的幾率大嗎?聰明人、有理想的人都在哪?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單憑資源及人脈這一點,就足以考一個985的研究生,先不說名額以及保研。畢竟這個世界幾乎任何行業都是金字塔型的,頂尖的就那些人,往頂層的圈子裡擠一擠,不然想要實現跨階級,難度過大。

但是,資源及人脈分層次,那學校依舊分層次,頂尖人才只會在那幾個地方,那幾個城市,一般的211及以下碩士學校,在正常情況下都是普本考上去的,對於資源和人脈的積累根本起不到太大的幫助,這裡主要指短期內,畢竟研究生層次在畢業後遇到的機遇總會比本科生大一些。

第五、 上升空間

近些年很多企業都有硬性要求,關於職位以及崗位的上升空間問題,都要求碩士及以上標準,這也是近些年專碩暴漲的原因所在,對於出身學校不佳的人而言,一個研究生學位確實會帶來一個上升空間的機會與可能性。

考研十答(三)研究生可以給你帶來什麼?

第六、學科的又一次抉擇

這條不過多贅述,機械類本科生覺得本學科不好,可以跨考法律、材料、管理等專業,擁有更多選擇權,但在高等院校的競爭力上略有不逮。

第七、延遲就業

就業一直都是一大問題,特別是目前的社會形態。對於不想即時就業的人來說,考研也是一個好選擇。

第八、 時間

我們在本科階段並沒有過多思考自己的人生,到了畢業才考慮,為了找到真正的喜好,為了再玩幾年,研究生都是一大選擇。

第九、 更多選擇權

到了研究生之後,可以選擇讀博、就業。就業也會有相對於本科而言更好的選擇,也由被動轉為主動,自己掌握主動權,而非被動選擇。

我的見解:

除了1-5條,剩下的參考標準不大,現代的社會多數讀研究生目的都是為了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就業機會,如果上一個普通學校的碩士,混了兩三年,拿了碩士學歷,除了學歷不同,隨著幾年後碩士的數量加劇,和幾年前的選擇並無不同。

而本科生出來就業,就是最好的檢驗自己是否喜歡本行業和方向的方法,不喜歡並厭惡,轉行,及時止損,喜歡,再讀個研究生,增強個人專業能力,按自己喜好來;而碩士出來就業,如果從事該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該方向,時間成本太高,而這麼多年的學習也使得這類人不敢輕易轉行,忍受著不喜歡也不適宜的工作,喟嘆自己當初的選擇,極其不明智。

建議:

找到自己所愛,提前規劃人生,慎重各種選擇。

考研十答(三)研究生可以給你帶來什麼?

此篇文章可以作為機械考研的參考標準,也將決定要不要考研,以及研究生階段的規劃。

下一章:考研考什麼?普本怎麼利用信息差以及方式大概率上985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