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前副會長包道格:供應鏈調整與中美“脫鉤”是兩碼事

2020-08-17 06:43

張夢旭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未來美國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政策,同內政問題密切相關。”近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前副會長包道格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對華接觸戰略對美國、中國和國際社會都產生了相當有利的結果,從長遠來看美中合作依然有相當大的潛力。

包道格在採訪中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過去一段時間不停地重複一個主題,即美國的對華接觸戰略失敗了。“在我和其他一些觀察者看來,蓬佩奧的說法並不正確。美國奉行的對華接觸戰略,對美國、中國和國際社會都產生了相當有利的結果。如果認為對華接觸是為了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那他們對接觸政策的初衷產生了誤解。”

對於當前美國政界甚囂塵上的對華“新冷戰”論,包道格認為這不是對兩國關係的恰當描述。他說,美中之間固然存在著矛盾和競爭,但今天的美中關係同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美蘇關係有諸多不同,現在兩國間的貿易、金融和投資往來是美蘇關係所不具備的。而且從整個世界來說,現在也看不到兩極對立的趨勢,大多數國家並不想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隊,同時與美國和中國保持友好關係符合它們的利益。

包道格表示,從長遠來看美中合作依然重要,但短期來看似乎不太可能,“我們需要看看在明年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兩國能否恢復合作”。他說,技術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讓美中“脫鉤”已經變得不再可能。當下同中世紀的一個巨大不同是,現在是後工業革命時代,國家之間承受不起“脫鉤”的代價,也不可能實現真正的“脫鉤”。如果一定要在美中之間建立一道籬笆,那也很可能只是短期有效,從長期來看是不會有作用的。

在包道格看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演變和調整,全球可能會從21世紀初的那種極端全球化上有所退縮。全球供應鏈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各國會竭力保障自身供應鏈更富有彈性。但這是經濟全球化概念的整體調整,與“脫鉤”是兩碼事。

包道格認為,由於美中在香港、南海等一系列問題上的矛盾和衝突,兩國關係的氛圍已經改變,進行修復需要很長時間。他不確定美國在一系列重要領域與中國競爭的做法是否正確,但美國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政策,同內政問題密切相關。“美國需要從內部自信起來,我們希望看到美國採取跨黨派措施來加強美國的經濟,推動科技進步,使種族和社會關係更加健康。美國需要自信起來。如果能夠解決這些內部問題,那麼我對美中關係會抱樂觀的期待。但挑戰在增加,也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首先看看,美國下屆政府將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