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論

人性善惡論

孟子曰:“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是由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上文由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引發的仁、義、禮、智四端,是孟子人性本善論的依據。孟子認為,人的這些善端是與生俱來的,人的本心為善,故曰人性本善。

人性善惡論

荀子否定了孟子的人性本善論,他認為:“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這裡列舉的飢食、寒暖、勞息、好惡等人生而有之的品性,與孟子所說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等善端完全不同。

荀子進一步闡釋:“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在執注錯習俗之所積耳。”“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後備者也。”

荀子的意思是,上述這些人生來就有的行為本能,無論是堯、禹這樣的賢聖,還是桀、蹠這樣的暴惡之徒,都是一樣的。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圖的小人,人能成為君子是因為後天的修為。

人性善惡論

荀子人性本惡的論斷,既強調了禮樂教化的重要性,又為主張禮法共治提供了思想前提。對於當今的社會治理,亦有啟示和借鑑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