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一名印度工程师在往上海的飞机上,无意中窥见了中国人的日常。交感之际,遂写下《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一文。

他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以下是摘录的部分文章:

“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当我穿过很多排座位时,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 iPad 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而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日本年均40本的阅读量相比少得可怜。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一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

日本管理师大前研一也在他的著作《低智商社会》中直言不讳地批评道:

“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

看到这里,作为中国人的你脸红吗?心痛吗?愤怒吗?

确实,如今读书貌似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但就像苏联作家布罗茨基说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开始恍然悔悟,摩拳擦掌想要读书了。正好,这里就有一本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原尻淳一,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1972年生于日本埼玉县,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科研究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继而加入Bloom Concept,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

作者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 任何人都能实践的完全阅读术》这本书中,糅合了百余册阅读大师的阅读方法。小至读书辅助工具的选择,高至云端数据库的建立,可谓面面俱到。无论你是不爱读书的小白,还是博览群书的大白,都将“不虚此读”,因为全书89个技巧,总有一个技巧适合你。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1) 培养读书体质,专治书冷淡人群

1.想读就读,想不读就不读

很多人觉得: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否则就是对书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阅读行为的敷衍。其实,作者原尻淳一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实际上,这是犯了一种“必须通读”的病。得治!

学者林望先生认为,“一旦阅读沦为形式主义行为,那么把书读完本身就成了目的。”而缺少内在动机的强迫性阅读,只会让人在心里产生反感,从而越发对书提不起兴趣来。

为了治愈一些人的“通读强迫症”,作者原尻淳一搬出了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培纳克的“读者权利十条”。其中,不读、跳读、选读与不读完等条款都是我们读者理所应当的权利。

原尻淳一认为书是存在“恋爱适龄期”的。可能你现在觉得读不进去,但是再过几年或是借助某个契机去读,视角或许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2.砍柴先磨刀,读书先培养好奇心

前段时间大热的《我的前半生》、《欢乐颂》等电视剧的播出,可谓是赚了一把收视率的瘾,同时也带动了原著销量的猛量增涨。

正是因为观众对这些剧情产生了兴趣,意犹未尽之下才又跑去追捧原著。

所以,当你对一本书读不下去时,不妨先去查看下它有没有被拍成电影或者纪录片。当我们的脑海中被事先植入了鲜活的影像画面时,会更容易对书籍产生兴趣和理解。

3.降低读书门槛,先来点成就感

WIFI时代的来临,视频、音频也都随之大热。各种听书APP相继被开发出来,也让手机升级为了别样的移动图书馆。

正像原尻淳一说的,“对于‘劣等生’而言,用耳朵听要比用眼睛看来得更轻松。”建议那些对厚书、名著心怀畏惧的人,不妨先去接触下书籍的音频。相信你会产生别样的收获。

4.主宾倒置,读书先读作者

拿我们的朋友圈来说,通常我们只有在认识了一个人之后,才会有兴趣去翻翻他的朋友圈。读书也一样,事先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趣事后,我们才会有渴望一睹他文字的风采。

这里原尻淳一拿哲学家苏格拉底做了个例子:传闻苏格拉底的妻子赞西佩是世界三大悍妇之一。有一次在骂苏格拉底无果后,猛然将一壶水浇到了他的头上。熟料,苏格拉底却依旧很平静幽默地说:“雷鸣过后必落雨。”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已经喜欢上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

5.打造你的精神家园,读书就算成功了一半

首先,你可以把自己小窝的一角布置成书房的样式。也不一定要占据多大的空间,哪怕只是一把舒适的桌椅,一个赏心悦目的书架,也会有效激起阅读的热情,促使我们丢掉形影不离的手机。

其次,加入线上的打卡书群。大家每天互相鼓励和推荐好文。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提升自己,还能收获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2) 速度法养成,让时间效率开挂

所谓“知识不够,效率来凑”。对于阅读不得要领的人,光是用这几个阅读法也足够了

1. 目录阅读法

第一步,先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关键词,想象这些关键词的含义

第二步,翻到书中包含关键词的章节,用便利贴做上标记,预防翻过后再找不到。

第三步,给所有关键词做上标记后,开始仔细阅读便利贴附近的内容,印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并写下自己从中产生的感想。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2.索引阅读法

前面提到的“目录阅读法”是对所写的内容进行类测,而接下来的“索引阅读法”则是对知识进行精准定位。

索引阅读法就是在精读过程中,对觉得“有用”的内容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再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这个位置的页码和内容。如下图所示: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这是我做的,供大家参考


3. 解剖阅读法

顾名思义,解剖阅读法就是要我们把手中的笔当作手术刀,然后对书中内容进行解剖。很简单,我们只要按照以下三个步骤即可:

第一,标记关键词或人物名;

第二,用箭头将标出的关键词和划线的部分连接起来;

第三,根据解剖出来的结构,写下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图为个人笔记,供大家参考


(3)构建立体化思考,打造知识的文脉

在《高效能阅读》第5章节中,作者原尻淳一主要是指导商业人士该如何通读阅读成为部门的专业人才。对此,他分别提出了通才和专才两个概念。

所谓通才就是不限专业领域,进行水平型阅读,在多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专才就是在自己特定领域中,进行垂直型阅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深耕。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垂直型阅读的基础上再进行水平型阅读。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垂直型x水平型=立体化阅读


这一观点不仅限于商务人士。打个比方,假如我们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写作者。那么首先应该贯彻的就是垂直型阅读了,即向阅读和写作领域不断地深入学习。然后在具备了写作的高阶技能后,就可以进行水平型阅读,向四面八方开疆破土。

为有效打造立体化知识脉络,作者还套用了谷歌公司的“70:20:10投资基准”。即70%的时间用于打造我们的专业化写作知识,20%的时间用于格式的排版练习,剩下的10%则可以用来探索科技、考古文等其他不熟悉的领域。

不要觉得科技、考古跟写作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正是这些非专业领域的书,却往往能给我们提供崭新的视角,帮助我们写出有特色的好文章。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进行垂直型阅读,把我们的专业知识给吃透学精!就像原尻淳一的恩师说的那样:“只要鼓起勇气锁定一个主题,就能形成思考的轴。有了这个轴,所有的信息都会随之而来。”

(4)建立数据库,囊中取物不再愁

可以说,在信息洪流涌动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于难。抓不住有用的知识点,就只能被信息洪水给淹没。所以建立数据库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比我们善于遗忘的大脑,数据库无疑是最靠谱的承载体。

针对这一问题,原尻淳一也给我们介绍了些数据库以供参考:比如博客数据库、无印良品的小型数据库、怪兽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等等。

由于原尻淳一是位日本作家,所以介绍的数据库有的难免会让人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说我们的知识是精神食粮,那么数据库就像是一个用来存储食粮的仓库。最重要的并不是仓库的外形和样式,而是我们肯花心思,往里面一点点填充的决心和毅力。

学会阅读|这是一条最高傲的、不需求助他人的捷径

严格岑曾说过:“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幅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坦荡。或许美化灵魂有不少途径,但我想,阅读是其中易走的,不是昂贵的,不需求助他人的途径。”

而我想,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却不能不读书。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就算有一天混不下去了,也可以开家书店慰藉心灵,而不是租个地下赌场, 在烟雾缭绕中浑浑噩噩地甩着麻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