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溜鬚拍馬可以說在生活工作當中非常常見,無關人品與道德,可能只是一種社交手段,也可能是他的交流習慣。

但是溜鬚拍馬是個技術活,不是你想拍好就能拍好,有的人拍馬屁不留痕跡,卻能既捧了人又達成了自己的目的,而有的人很用心很努力的拍,最終得罪了人,還沒有效果。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準確的把握奉承的對象,用對方法,把握分寸,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意圖。所以,想要幹好拍馬屁這活,光是有學歷,有才華是不夠的,還需要豐富的處事經歷。

唐代大詩人,有詩仙之稱的李白,文學修養,創作才華幾乎是站在了中國古代文學的最巔峰了。但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大文豪,也沒能把馬屁拍好。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李白出了蜀地來到長安,創作詩歌只是他表達自己情感與志向,通向仕途的一個手段,他真正的理想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成為一代名臣。但顯然,李白的政治才華和他的文學創作能力相比差遠了,並且他還傲氣的很,不願正常的走朝廷科舉制度,一步步從舉人,進士往上走,而是想要一朝獲得皇帝的賞識,平步青雲。

可現實確是一直到李白34歲那年,他的仕途之路依然走不通,他就想找荊州長史韓朝宗,抱下大腿,就這麼給他寫了一首拍馬的詩,名字叫《與韓荊州書》,毛遂自薦一下希望得到賞識。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與韓荊州書》這首詩寫得非常好,也非常的出名。這是一首古體詩,篇幅比較長,很多人可能記不全整首詩,但這首詩的第一句基本都聽過,“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意思是說,李白聽聞天下的名士在一起聊天相聚的時候會說,平生不用被封為萬戶侯功成名就,只願結識一下韓荊州就滿足了。

你看這個馬屁拍的就非常有水平,明明是李白想吹捧韓朝宗,他不寫“白曰”,而是寫的”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不是我李白吹捧你韓荊州,而是我聽別人這麼說的,一下子就把這個馬屁拍的很到位,很有水平。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你看,聽著是挺噁心的,但是領導很吃這套,這就算是很成功的馬屁。可是,李白的性格狂放不羈,所以他裝都裝不像是一個阿諛奉承別人的人。這首詩前面拍的挺好,到後面都給拍的稀巴爛了,馬屁拍著拍著就成誇自己了。

《與韓荊州書》是一首自薦詩,所以在詩中表現自己的才華是能力是需要的,但是要把握住這個度,而李白在這首詩裡從吹捧別人到自誇自吹就沒有把握好這個分寸。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李白後面怎麼寫的呢?”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意思就是,韓荊州你這麼一個天下名士,何必不捨得這區區一尺之地接待我,提拔我,使我李白從此揚眉吐氣,氣概凌雲呢?

所以,韓荊州一看李白不是真心的仰慕我呀,你是帶著想要平步青雲的目的來的,而且還抱怨我不給你使路子啊,所以直接讓李白吃閉門羹。這首詩多可惜,浪費了這麼好一個拍馬屁的開頭,最終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詩仙李白,一首拍馬屁的詩,都能流傳千古!

所以說,拍馬屁這個還真得看天分,不是有文化,就能幹好這個拍馬屁,還需要點高情商。咱們要是不能把馬屁拍得又有文化又清新脫俗的話,真就不要嘗試這種高難度事,老老實實當個本分人吧。說不定,,旁邊都拍馬屁就你不拍,你這本分人顯得與眾不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