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文:周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很多企業績效推行一段時間後,事與願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降本增效的目的沒有達成,也沒有看到內部能力有提升。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仔細分析下來,其中有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績效指標設計的不合理,要麼憑感覺拍腦袋,要麼也是從公司-部門-崗位三層級分解。

然而,過程的指標即便達成了,也很難撬動公司銷售額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和利潤的持續增長。

雖然我們已經認識到績效不是考核,而是激勵。

但績效的作用不僅僅是激勵,而是達成目標,併為未來目標達成賦能組織。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關於員工激勵,阿里巴巴馬雲有這樣幾個觀念:

1、核算的是KPI數據,但考量的一定是KPI以外的東西

2、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3、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4、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5、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6、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價值和作用

價值觀的培訓

新員工進入阿里之後,都會經歷三個時期的培訓。首先是入職後27天的專職培訓,在這27天之內,新員工將接觸到三大類培訓,即文化制度類、產品知識類、技能心態類,這三者的課程比例分別是42%、28%、30%。

上崗後,新員工還將接受3-6個月的融入項目培訓。一般而言,上崗第一天,新員工將會被介紹給團隊成員,在一個月之內,還將安排團隊聚餐。接下來,在一年之後、三年之後和五年之後都分別有不一樣的培訓內容。

阿里的人才觀念堅信,很多小白兔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明星,因此在阿里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輪崗。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阿里鼓勵員工輪崗

在阿里巴巴的管理體系中,對人才是特別敏感的。阿里巴巴有一套自己的人才盤點體系,即20%是最有潛力的,70%是潛力一般的,10%是沒有潛力的。

每位主管都要給自己的下屬打分,並根據“271原則”對員工素質進行強制排序,這是阿里巴巴績效管理中特別重要的一點,他們強調的是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讓主管不斷地關注下屬。

阿里巴巴人才管理中最為外界所知的一點是鼓勵輪崗,這就意味著,一位員工的能力並不是一位主管說了算,而是多位主管共同評價的結果,這就讓員工得到了相對公平的評價。阿里巴巴員工的盤點是隨時進行的,主管可以每天對其員工進行評價,甚至可以記錄下具體事件,而每換一次主管就會獲得一次評價。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張勇曾經說過:做好薪酬設計;是企業最重要的事

留住優秀人才,並不是說給高薪酬,而是給合理的薪酬。對員工來說,工資多多益善;但對企業來講,錢要花在刀刃上

多勞多得不應該停留在思維上,還要看企業讓員工勞什麼,得什麼,設計好勞的內容和得的機制,才會看到機制的成效。多勞多得不應僅停留在底薪和提成結構上,需要更精細的分工和分配。

如果企業要做大做強,一套優秀的薪酬機制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對應的薪酬模式都不一樣,特別是中小企業,很多中小企業認為剛剛起步沒必要做績效考核,等以後企業做大了在導入績效考核模式。這真是大錯特錯,企業就應該在剛剛成立的是時候導入機制。這樣企業才能健康成長!

能夠通過薪酬體系讓企業和員工的利益都達到最大化,這樣的員工到哪都吃香。

但薪酬體系設計,卻不是簡單的事情。人力資源所有模塊的工作裡,有的可以自己摸索出套路,但薪酬設計不行。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任正非說: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更何況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只有組織起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一同奮鬥,你站在這上面,才摸得到時代的腳。”“也許是我無能、傻,才如此放權,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揮,成就了華為。”

“什麼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在華為,員工看到公司年報都感到自豪和驕傲,不僅僅公司的業績有自己付出的一份努力,更是因為公司的利益也與自己的利益掛鉤:

公司越賺錢,員工收益就越高。

什麼樣的薪酬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 給員工增加加薪的渠道,讓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高薪

2. 將員工的薪酬與價值結合起來,員工獲得高薪資,企業獲得高績效,實現員工和企業的互利共贏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由該崗位職責定位或上級決定的!將每個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不論是KPI模式也好,KSF薪酬績效模式也好。當下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人口紅利的時代,老闆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員工保持強勢的角色,企業不再能夠用考核與要求員工把工作做的更加到位。當下是人效時代,只有擁有高績效管理的企業,才能屹立於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

而高績效的管理,不能通過考核員工去完成,而更多的是要關注人性需求,通過激勵來讓員工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老闆與員工之間才能以一種共贏姿態長久發展!

所以,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對業績進行專項管理和激勵,強化員工的業績觀:

  • 1)每月公佈銷售員業績排名,並給予相應的獎勵(見第4項)。
  • 2)季度、年度統計銷售員業績排名,給予排名前列的銷售員特別的獎勵。
  • 3)對新的銷售員進行底線目標管理,在規定的時間內若達不到底線目標,可以辭退、轉崗,不允許轉正等。
  • 4)設計多線多目標管理,如下圖: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KSF的重要理念:

  • 1、決定崗位成就的只有少數的關鍵因素;
  • 2、這些因素具有規律性、決定性、成長性、關聯繫等特點;
  • 3、聚焦這些因素,並視其為核心目標;
  • 4、每一個因素代表一份特定價值,並與員工薪酬、晉升、獎勵相關;
  • 5、複製與擴散KSF,讓成功可持續。

KSF的主要價值是什麼?

KSF通過實現“六個轉化”,為企業與員工創造超價值:

  • 1、將企業目標轉化為員工目標
  • 2、將企業要員工做到轉化為員工自己要做到
  • 3、將籠統的職責轉化為清晰的價值
  • 4、將對立的利益衝突轉化為協作的做大共贏
  • 5、將管理層或團隊的責任轉化為所有員工的共同責任
  • 6、將員工為企業或他人而做轉化為員工首先為自己而做
激勵員工不難,請老闆記住:員工要不是考核和高要求,要的是激勵

(圖:某門市經理的KSF薪酬績效方案)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PPV、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