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家裡讀艾麗絲·門羅

01

為什麼讀門羅

疫情期間的最大收穫是可以靜下心來讀門羅了,這在去年還是不可想象的,那時就有筆友推薦過她,我也嘗試過,但內心浮躁,因此不知所云。

這些日子無處可去,只好窩在家裡讀門羅,驚喜地發現不僅讀進去了,而且還發現超級對胃口。時常羨慕那些在高空舞翩遷的仙人,有的在光明中睡著,有的在黑暗中醒著。

我贊同威廉﹒皮登在《短篇小說寫作指南》裡的說法:一個人能否在文學上留名青史,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是天生的才能,其次是通過竭誠努力將這種天賦運用發揮到極致。

在這一點上,加拿大女作家門羅可謂發揮到了極致。她的小說中有莫大的世界,那種類似大海般的浩瀚無垠,蒼穹一樣的飄渺無限,給予了讀者永遠閱讀下去的可能。她應了莫言說的話:好文字要有嚼頭且耐人回味,好小說把就是一個普通故事寫得很精彩。

門羅用寫長篇小說的手法描寫世間的繁瑣,卻令人倍受吸引,被她的妙手拽著,跟著她一步步向前,最後恍然發現所謂的悠閒,不過是清澈晴空皎潔明月的幻影,艱辛度日才是不加掩飾的常態。有那麼一刻,我完全忘記了外面的疫情和眼下的自己。

以前,讀歐·亨利時,我常常會忍不住大聲笑出來,而門羅使人暗自讚歎,雖是短故事卻耐人回味,意味深長的句子比比皆是。

門羅的小說多講述平凡女性的故事,早期創作中,多是一些剛剛進入家庭生活的女性,為愛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惱,創作後期,則是描寫中年危機和瑣碎生活中掙扎的女性,但她們都有著慾望和遺憾,強大和軟弱之處。

她的作品文筆優美、清晰,心理現實主義風格讓人印象深刻,熱衷於描寫日常生活,抓住其決定性的事件,並以迅雷之勢把存在主義疑問呈現在讀者面前。

她曾經在一篇散文中介紹讀小說的方式:“小說不像一條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進裡面,待一小會兒,這邊走走,那邊轉轉,觀察房間和走廊間的關聯,然後再望向窗外,看看從這個角度看,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變化。”

讀她的作品每次給人不一樣的感覺,第一次讀的時候,不會被情節拽著跑,反而是不斷被啟發,寫作的靈感四處放射,思考人生的很多事情,甚至會聯想到自己經歷過的開心或難過。但第二次再讀時,你會漸漸進入情節,發現只有這樣寫才是最完美的設計。

作為女人一生追求的品質,門羅的作品有種意境美,有的小說既像自傳又像夢境,浪漫和優雅比肩並存,沉思和馳騁交替出現,而音樂和童年在她的作品裡也是不可或缺的選項,二者若隱若現地出現在字裡行間,令人賞心悅目。

02

作家經歷

門羅的粉絲群以二十五歲至五十歲的女性居多吧!

雖然門羅的每篇小說都空闊明亮、坦誠善意,她自己卻說:我其實三十七歲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而我二十歲時就開始了寫作,那時我已結婚,有孩子,做家務。趁孩子們午睡時寫作是很難的,這是我年輕時最艱難的地方。但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挺不錯,因為那時我並沒真正做好寫作的準備,只是“排練”而已。如果我二十五歲時就通過出版小說迅速證明了自己,那說不定倒是件糟糕的事情。我生長的環境讓我相信,“想獲得關注”或者“認為自己很聰明”是最壞的事。

大學第二年結束後,門羅就結婚了,那時她只有二十歲,丈夫二十二歲。他們搬到了溫哥華。發現自己懷孕後,她瘋了似的寫作,覺得有了孩子後,就再也不能寫作了。

當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門羅的寫作時間是在孩子們上學之後。她和丈夫擁有一間小書店,門羅不用每天都去書店上班,她可以寫到家裡人回家吃午飯時。他們吃完午飯離開後,大約寫到下午兩點半,然後喝杯咖啡,開始做家務,爭取在晚飯前把家事做完。

那時,她不僅要照顧四個孩子,還要在書店裡幫忙。有一次,她一直寫到凌晨一點,然後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她說:”這太可怕了,我想我可能要死了。然後,我想,就算我死了,我也寫出了那麼多頁的東西。那是一種絕望,絕望的競賽。“

和其他作家不同,門羅從不寫日記。但會記下她經歷過的很多事情,並將生活點滴融入作品。《洛克城堡風光》是關於她家族史的故事,它傾吐了作家能訴說的一切。家族裡有這麼多作家讓門羅很吃驚,而且蘇格蘭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無論男女,都喜愛閱讀。

這一點很像嚴歌苓,她將姑姑講述的家族史寫入了長篇小說《陸犯焉識》,後來被張藝謀拍成了電影,改名《歸來》。

多年來門羅一直堅定地認為,短篇小說只是一種文字訓練,是為了寫宏大敘事的長篇添磚加瓦的。但後來她嘗試後發現,自己只能寫短篇,便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現實。她說:“我如此投入於短篇小說,算是對我不能寫長篇的補償吧。”

女作家努力了一生,為了能寫出一部漂亮的長篇,但是最後意識到自己只能寫短篇,與此同時,她認識到衰老最可怕的感覺就是,某種程度上,人對事情作出反應的能力被漸漸關閉了。她說:“我現在更加意識到,所有事情都會有失去的可能,包括以前填滿你生活的主要內容。這可能是一頭野獸,藏身於老年人心靈的最深處———你對於值得做的事情也失去了感覺。”

門羅一直對家鄉安大略小鎮的生活情有獨鍾,被人們稱作“加拿大的契訶夫”。

03

《多維世界》精讀剖析

在《多維世界》中,那個最終相信有“多維空間”的男人,在生活的壓力下,神經變得異常脆弱,因為妻子一時的賭氣外出,竟殘忍殺害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一個通俗的故事卻寫出了哲學意味,不僅強烈地吸引了我,而且很多細節都打在心頭激起漣漪。

時空轉換是門羅進行小說創作的常用手法,藉此將記憶和現實生活打碎重新組合,這也表現了她想表現的觀點:看世界,或許有新的角度,文學就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世界。

這個故事的開頭採用倒敘的形式,多麗去監獄看望她的丈夫,並沒有提及為什麼丈夫住進了監獄,但是,她一直在怕著什麼,包括選擇在酒店做清理工作不想和人說話,隨著情節的推進,以前的片段不斷被提起,他們怎樣結了婚,怎樣一點點出現問題。

之後,瑪吉出現了,這一段寫得非常細膩,把女人之間的微妙心理都描寫了出來。有一回,瑪吉問她:“你都還好吧?我是說,你的婚姻還好吧?你快樂嗎?”多麗說她很快樂,毫不猶豫地這麼回答。但這之後,她說話就小心了。

在表現他丈夫的性格時,門羅寫道:“當時的護士長是那種非常古板的人,丈夫不叫她米歇爾太太,而是叫她母狗兒太太,他發音太快了,所以大家其實都沒聽出來。他認為這個護士長偏心,而他不是她喜歡的人。” 多麗想著“也許男人就是這樣,男人需要敵人,就像需要開自己的玩笑一樣。有時候,丈夫也把敵人編進他的玩笑裡,彷彿他嘲笑的是他自己。”

接下來,羅門寫到:多麗不希望丈夫這樣對待瑪吉。她會擔心,萬一他不讓自己搭瑪吉的車去學校就太不方便了。她還不得不為此編些愚蠢的謊言。這為後面的事故埋下了伏筆,他的嚴厲獨斷有時令她不得不編些謊話。

編了謊話後,她丈夫開始說,瑪吉肯定會說我的壞話,然後讓咱倆分開。多麗覺得他不可理喻,怎麼可能。但事實是,一天晚上十點,多麗淚水漣漣地出現在瑪吉家的廚房裡。

因為一個很小的事情,倆人發生了爭執,多麗跑了出來,她只在閨蜜家呆了一個晚上,丈夫在打來電話之前,已經將三個孩子殘忍地殺掉了。

我們以為故事會戛然而止,結果卻是隻進行了一半。“他不是罪犯,他只是犯罪型精神病。”後面的描寫更具有哲學思考,讓讀者不斷唏噓。

他丈夫給多麗寫的信,透著深刻的思考,讓人想起梵高和歌德,想起那些天才,他們在瘋子和正常人之間反覆徘徊,這樣一個奇葩故事,卻被羅門寫得真實無比,彷彿她鑽進了當事人的心裡。

好了,接下來的閱讀空間留給你,看看你讀過之後會有怎樣的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