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廚餘垃圾處理能力穩定在每天8000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市政協今天(4月30日)召開“五千委員齊參與,助力分類新時尚”專項民主監督活動動員部署會。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在會上表示,北京垃圾分類全面實施後,預計廚餘垃圾量將較大幅度增加,通過適度增加集中處理能力,優化處理工藝,將廚餘垃圾處理能力穩定在8000噸/日左右。

記者獲悉,市政協將首次組織市區兩級5000餘名政協委員開展專項民主監督,通過深入調研和協商監督,詳細瞭解《條例》實施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

孫新軍在會上介紹近期生活垃圾分類準備工作情況時表示,目前,北京廚餘垃圾運輸車1259輛、其他垃圾運輸車6412輛,結合垃圾分類推進,適度增加車輛,實現垃圾分類運輸能力與垃圾產生量的動態匹配。

近年來,垃圾處理能力穩步提升,全市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32711噸/日。其中:焚燒設施11座,能力達到16650噸/日;生化設施23座,能力達到達8130噸/日;填埋設施10座,能力達到7931噸/日;可基本滿足垃圾分類需求。

垃圾分類全面實施後,預計廚餘垃圾量將較大幅度增加,通過適度增加集中處理能力,優化處理工藝,將廚餘垃圾處理能力穩定在8000噸/日左右。今年,全市爭取將垃圾增速控制在4%以內;北京已下達各區生活垃圾源頭總量年度控制指標,各區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垃圾減量任務。

據孫新軍介紹,北京研究制定基於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的政策,以及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的投資促進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加入到垃圾分類中來,使願意參與、有能力參與、規範參與的企業“進得來、幹得了、出得去”。各區結合實際,對現有的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設施加強管理,確保再生資源回收系統運轉有序。“每個區都要規劃一個大的分揀中心。”他說。

同時,北京強化科技應用,推廣可降解垃圾袋等技術,優化垃圾桶外形設計,滿足市民需求,方便市民分類投放。積極採用新技術,因地制宜建設實施景觀式地埋分類投放點、可實現垃圾分選功能的垃圾樓等,提升垃圾分類收集效率和質量。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