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族的“年味儿”

我有五个伯父、两个姑姑,父亲是奶奶最小的儿子。

除了大伯、二伯还在农村住外,父亲和其他的伯父都搬到了城里住。就连奶奶也把农村的老宅卖了,到每个儿女家临着住,但每年春节必回老家农村过!

小时候的我特别期盼着过年,不只是为了有新衣服穿等,最主要的是全家族的人聚在一起,特别的热闹!

每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四口家共十二个人大包小卷地往农村赶,那番景象着实气场十足。特别幸福的是,我们就连不过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也不用挤,四伯和五伯分别有一辆五十铃牌带后斗的汽车,说话的功夫就到了。

每次我都喜欢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这样窗外的“年味儿”就可以尽览无疑。在孙子辈中我排行最小,因此比较受宠,无论是父辈还是堂哥、堂姐们,谁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都会把我抱在怀里。

记得有一年,小堂姐正在冲刺次年的高考,大年三十班主任也前来家中为学霸的她拔高功课,于是中午十二点多我们才匆匆赶到了农村。“长兄为父”(爷爷在父亲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的大伯气不打一处来地问:你们看看都几点了才来家,难道不想“封门”了吗?接着,他就把放在猪圈上的对联和用面粉熬好了的浆糊拿到院门口,喊五堂哥道:大刚,来,帮大大贴对联。面对大伯的焦望,我们谁都没有吱声,先是开心地笑着。当大伯得知小堂姐是因为学习,才导致集体来家晚了,他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走到小堂姐的面前,用他那不算短且硬挺的胡子使劲蹭小堂姐的脸说:好好学习!小堂姐一边躲闪着被大伯扎得生疼的胡子,一边开心地说:放心吧大大,我一定!

年夜饭是家家户户的重头戏,我们家族每年的年夜饭必须用“琳琅满目”四个字才能形容。大伯和二伯家只有一墙之隔,这两家各两口大锅同时开火,一家负责炖肉、炒菜,一家负责包饺子。

母亲和五个大妈们从下午三点多就开始忙活,待父辈们和孙子辈傍晚上完坟回来,见炕上、电视柜、炉旁、灶台上都摆满了等待下锅的饺子。因为我们当天晚上要在此守岁,多包点饺子留着大年初一的早上吃;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的各种蔬菜、鱼虾、调料等,也有条不紊地摆放在了厨房的各个台面之上,水泥地上的盆里还泡着刚被宰杀好了的鸡货,一般是曾在部队任炊事班长的四伯主厨;再加上大妈和二大妈先前准备的“走油”,一桌桌美味佳肴相当的丰盛。

当二伯家的二堂哥和三堂哥分别成了家后,这农村大年三十夜的炕上渐渐拥挤了起来,于是一部分人则到大堂哥不远处的婚房里住。农村的夜没有路灯而漆黑无比,且道路坑洼不平,于是胆儿小的我就闹着大堂哥背着自己过去。

又过了好几个“大年三十夜”,其他的几个堂哥也相继结婚生子,农村大年三十的炕上终于容不下日益壮大的人丁了,再说大伯和二伯年龄逐渐增大,招待我们未免有些吃力。于是,以后的大年三十只是下午去农村上坟,成了家的堂哥们则为大伯和二伯买些礼物或给点钱,然后再返回来。

在城里住的各家距离非常近,每年的大年三十夜依然聚在一起,至于在谁家过,这可要看已经四世同堂的奶奶在谁家住。记得,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夜在五伯家过,我把热闹的场景拍到子妹微信群里,四堂嫂看后暗耐不住了,于是她和四堂哥开车拉着大姑,也从同住在农村的家中赶了过来。当人员悉数到齐之后,咋一看门口的鞋将近三十双,场面特别的抢眼,午夜时合影的全家福也是超震撼!

现如今吃喝谁都不亏,但每年的大年三十夜,大妈们还是会精心准备一番。彼此在一起有说有笑,一派尊老、祥和的景象,非常的幸福,令外人也十分的艳羡。父辈们非常的团结,即使彼此间有再大的矛盾也是争而不吵,任何观点都只是建议而从不强求,若谁需要帮助会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样的氛围促使我们晚辈们不由自主地效仿,彼此感情也非常的好。

虽然,年夜饭和春晚是标配,但只有亲戚们聚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年味儿”才正宗!

反之,我从小是被姥姥看到大的,她生前每逢过年也都会“走油”,但两个舅妈就连大年三十也不肯登姥姥家的门,整个家中冷冷清清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尽管生性软弱的姥姥从不埋怨什么,而我能看得出来她有儿孙却不能满堂的失落感。

其实,每个家族都有外人不得而知的故事,掰扯不清的纠葛那就让历史去评价吧,但“孝”字不该以任何所谓的理由遭到忽视。我不仅逃避这样的环境,更蔑愤地观看“上行下效”的时间齿轮将如何推演!

让我心灰意冷的一年春节,直到大年初二,二舅才只和表哥来到姥姥家拜年。大家正围拢在桌旁吃饭,表哥居然让二舅拿碗单独把他的饭菜盛出来,意思是嫌弃我们,而不愿意混在一起吃。要知道,奶奶家族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和事,更不可能允许!直到现在,我和两个舅舅家的表哥和表姐从来也不来往!

奶奶瘫痪在床有五年之久,为了方便照顾她,父辈们为她租了一套四十多平的房子,去年是94岁的奶奶生前最后一个春节。即使这房子再小,奶奶的所有子孙也都来了。奶奶那儿地方小而无法做饭,于是每家各出几道菜,端过来一起享用,坐不开的就站着吃。在午饭的时候,三伯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孙子辈再过年不用给我们买什么东西,就AA制到饭店请我们吃饭就行,正好都能乐呵。三伯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长辈的一致赞成!

其实,我们不只是过年才聚在一起,长辈们或已婚的堂哥、堂姐们会随时把家族的人召集在一起,吃吃饭、唠唠嗑……

去年的大年三十,三伯的建议一出口,我们小辈便立即贯彻执行,午饭后小堂哥就负责订好了酒店。

面对长辈,我们绝对不会愚孝,但一定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话,对于说得对的地方会认真修正,欠稳妥的地方会无则加勉。长辈们看到我们的今天都十分的欣慰,不敢说自己是最棒的,但绝对勤奋踏实、不惧风浪,且正直善良!这就是言传身教的结果,长辈们的性格都是谦逊而不张扬,做事严谨但不惧缩。我们小时候,几乎都是在长辈们军事化般的教育之下长大的。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在家庭中吃尽了“苦头”,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

现在,我们不再受长辈们的“控制”了,他们已经把我们处于“放养”的状态,因为我们在各个的位置中都做好了最完美的自己,我们也都让他们非常的舒心和骄傲。例如去年小辈AA制请长辈吃饭,幽默且特别能活跃气氛的小堂哥,在酒桌上把五堂哥、小堂姐夫、四堂嫂灌吐了,把五堂嫂也灌得半醉,就连他自己也喝吐了,但长辈们都没有任何的制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心中有数,只是过年的时候喝酒乐呵乐呵,但平时却滴酒不沾。

去年小辈AA制请长辈吃饭,我本想参与其中,家族中的孙子辈虽然只有我还单身,但自己已经工作,也想与已为父母的堂哥、堂姐们孝敬一下长辈们。平时,家人真没少为我付出,可以说最小的我是受家人关照最多的,因此我理应回报他们。但堂哥、堂姐、堂姐夫、堂嫂子们坚决不肯让我拿钱,都说我还没有成家,快找对象,等结了婚再参与其中。

正是由于我是孙子辈最小的一个,在家族中不用操什么心。我也很少插什么言,只是默默地学习他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当然,我也是被袒护最多的一个,在关键时刻堂哥、堂姐们会为我“鸣不平”,生怕我受了“委屈”!

每当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经常分享我的家族相处氛围。无论是交友还是婚恋,仅了解本人未免有些片面,只有深入其家族看看彼此的生活状态,才是其人的本来面目!一个家族或朋友圈的三观,不仅能改变彼此的人生轨迹,且也能引来相似的人。

我的堂嫂们都非常的善良、智慧与朴实并存,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她们彼此的性格也比较相似,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逢年过节,几乎是堂嫂们之间最先讨论家族聚会的事情,家族的“老家伙”们便当了甩手掌柜,我们如何张罗,他们到时候“检阅”就得了。

生活中,我们若有什么事儿,基本会先和堂嫂们沟通与交流,她们渐渐扮演着大妈们昔日的角色。我也跟堂哥、堂姐夫们学习如何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又如何做一个疼爱妻子的丈夫,对家庭负起该尽的责任,做一个严却慈的父亲……这样的家族氛围一直熏陶着我,我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尊敬,更作为了一种榜样。“小事不计较,原则事把握住”才是男人应有的胸襟,稳重与温情兼备,生活才能绽开出和谐的花朵。

一年又一年,时间过得飞快!曾经的“小屁孩儿”也开始担负起了承前启后的义务,一棒接着一棒不断向前传递着,岁月更迭,只要始终秉持着优良的家风,兴旺的人丁便会幸福直到永远!

于2020年1月2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