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工兵的主要任務就是排雷,並不直接參與前線的戰鬥,實際上還存在一種工兵,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了保障己方裝甲部隊的機動作戰,及時的排除前方的各種障礙,由於這些障礙大部分都處於對方 的火力掩護範圍之內,這就使得工兵也不得不參與到戰鬥中,成為具備突擊支援能力的戰鬥工兵。二戰德軍非常注重戰鬥工兵的建設,意圖打造一支能夠伴隨裝甲兵作戰的機動工兵部隊,這些戰鬥工兵必須具備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和突擊能力,以期在敵人火力打擊下強行為坦克打開一條進攻通道,這樣為戰鬥工兵配屬裝甲戰鬥車輛也就顯得十分必要,二戰中德軍戰鬥工兵最重要的制式裝備就是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德軍戰鬥工兵


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

在介紹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前,我們有必要首先來了解下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該型裝甲車是著名的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的變形型號,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是二戰德軍裝甲擲彈兵的主要裝備。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戰鬥全重8.87噸,標準載員8人,包括1名駕駛員、1名工兵班班長和6名戰鬥工兵,相比於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搭載的10名裝甲擲彈兵,Sdkfz 251/5型工兵運輸車減少了4個人的空間,這樣就可以裝載更多的武器和工兵裝備,如掃雷裝備、爆破器材、噴火器等。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標準車載武器是2挺MG-34型通用機槍,備單4800發。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廣泛裝備於1941年和1942年的德軍戰鬥工兵部隊,那是二戰德軍最輝煌的時刻。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並不能完全滿足德軍戰鬥工兵的需求,隨著戰爭的持續,德軍戰鬥工兵需要攜帶更多的技術裝備來保證作戰任務的完成,其中最關鍵的一件裝備就是工兵突擊橋,這是一種由高強度鋼材製成的特種工兵橋,長4米,寬0.32米,一共2塊鋼板,用於填補小型壕溝、彈坑,保證坦克等裝甲車輛的迅速通過,這種工兵橋可以承受中型坦克的通行。新型的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在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的兩側各安裝了2個三角形支架,用於搭放工兵突擊橋,這大大提高了德軍戰鬥工兵的障礙克服能力。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的戰鬥全重達到9噸,搭載8名乘員(6名戰鬥工兵),當工兵裝備較多的,人數則相應減少2名,裝甲車標準裝備是2挺MG-42通用機槍(備彈4800發)和1支PzB 39型反坦克步槍,提供一定的反裝甲能力和遠程曲射火力(可以發射榴彈),備彈40發。德軍戰鬥工兵除了裝備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還列裝了Sdkfz 251/10型工兵炮車(37毫米火炮)和Sdkfz 251/3型工兵通訊車,從而使德軍戰鬥工兵部隊具備了較強的突擊能力,甚至可以單獨擔負作戰能力,其戰鬥力比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還要強悍一些。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戰術使用

德軍戰鬥工兵部隊全部搭乘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等半履帶裝甲車,可以伴隨坦克部隊實施機動作戰,隨時為坦克部隊排除各種障礙,甚至直接和坦克一起投入戰鬥。進攻中,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將部署在坦克部隊的後面,跟隨坦克一起前進,當遭遇未知雷區和反坦克壕溝等障礙時,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將迅速向前移動,強行打開通道,期間坦克部隊為戰鬥工兵提供火力掩護,完成破障後,坦克部隊繼續前進,戰鬥工兵部隊繼續跟在坦克後面前進。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的防護能力和普通裝甲擲彈兵的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並無兩異,只能承受重機槍子彈的射擊,根本無法防禦反坦克炮,甚至是一般的反坦克槍也能輕易的擊穿其裝甲。而戰鬥工兵不同於裝甲擲彈兵,裝甲擲彈兵往往跟隨在坦克的後方進行戰鬥,而戰鬥工兵卻需要在坦克的前方排雷,極易遭到密集的火力打擊,因此戰鬥工兵不得不裝備更多的重火力武器來提升其火力強度,掩護工兵作業的展開。德軍戰鬥工兵不僅僅是專業的輔助兵種,還成為精銳的戰鬥步兵,綜合戰術素養甚至超過了精銳的德軍裝甲偵察部隊。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 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評價

在戰爭的前幾年,德軍戰鬥工兵裝備的Sdkfz 251/5型工兵 裝甲運輸車和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被證明是非常優秀的工兵裝備,在德軍的“閃擊戰”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到戰爭中後期,這些不超過10噸的中型半履帶裝甲車輛已經不能適應直接的火線戰鬥行動,根本原因就是反裝甲武器的部署密度越來越大,對這一裝甲車輛形成了致命的威脅,即便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支援下也很難徹底的壓制住敵軍陣地。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德軍裝甲部隊在進攻蘇軍精心佈設的築壘地域時,德軍的“虎”式坦克和“費迪南德”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厚重的裝甲基本可以保證乘員的安全,而搭乘工兵突擊車的戰鬥工兵卻在蘇軍密集的火力打擊下傷亡嚴重,在持續的正面進攻中損耗殆盡,而沒有戰鬥工兵的支援,德軍坦克部隊根本無法在滿是地雷和反坦克壕溝的地形作戰。經驗表明,在實施正面的攻堅作戰中,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是不能勝任的,必須為戰鬥工兵裝備更厚重的裝甲戰鬥車輛,防護能力不應低於中型坦克的水平,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車更適合執行機動作戰中的支援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