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文/管劍剛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在閱讀出版於上世紀40年代由美國作家貝蒂·史密斯創作的,描寫距今100年前美國貧困家庭生活的經典小說《布魯克林有棵樹》中,最觸動我的,是書中人物的思想觀念。

主人公凱蒂夫婦兩人都是小學畢業,他們的人生就是那種屬於被迫謀生型的。凱蒂對母親說:“我會努力做事。不過我不想孩子長大以後只靠力氣賺錢。媽媽,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她的命運呢?從哪裡下手?” 凱蒂的母親回答說:“秘訣就是讀書寫字。……我知道這個是秘訣。”凱蒂的母親是個文盲,她的見解竟如此肯定,如此精闢。也許正是因為她是個文盲,所以才認識到了這一點。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母女兩人的這段對話,馬上使人聯想到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中國古訓。這句古訓曾飽受批判,原因是它把讀書以外的職業說成是下品,這當然會犯眾怒。其實,這就像當下許多讀書不多混得不好的網友對努力學習而獲得了好職位高收入群體的不滿一樣,認為在待遇方面大家應該是相同的,不然的話就是歧視,就是不公正。社會若真按這種意願去運作,國家和社會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可想而知。誠然,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事各類職業的人的人格都應該得到尊重,社會給全體國民提供的機會應該均等。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有條件有能力讀書卻不讀,在別人刻苦努力的時候,你卻在遊手好閒,遊戲人生,而到後來卻要求世人尊重自己。自己也應該問一問自己,你要人們尊重你哪一點呢?尊重你的遊手好閒嗎?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其實,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遭受批判多年之後,全體國人都在千方百計想讓孩子讀書,都在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連那些自己根本不願意讀書的家長也包括在內。讀書改變孩子的命運,一個百年前的外國文盲婦女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可見,這是古今中外的共識。這也證明了中國的一句古語:下下人具上上智。

對讀書意義的認識,東西方沒有差異,儘管表述略有不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這當然是正面的東西。可負面的東西,比如,迷信思想,西方人竟然也與中國人出奇地相似。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凱蒂共搬了兩次家,每次搬家,在安置好之前,其母親都要在房間裡灑一遍聖水,這應該是與宗教的信仰有關。灑聖水的目的是要祛除各個角落可能潛伏著的邪魔,這與國人搬新家要先驅邪的做法一樣,所不同的是,人家是灑聖水,而我們是放鞭炮。

在我國民間,尤其是在農村,直到現在,仍然有這樣的習俗。一對夫婦結婚多年不生孩子,這時,會有“懂”的人勸他們領養一個孩子,說不久之後,就會生下自己的孩子。我一直認為這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迷信思想,可沒想到,《布魯克林有棵樹》竟然寫到在萬里之外的美國,也有與此一模一樣的認識。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凱蒂的二姐茜茜生了十一個孩子均未成活,後來領養了一個孩子,兩年後順利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此時凱蒂說:“我不知道看了多少回都沒有走眼過。一個不育的女人領養個孩子,眼睛一眨,奇蹟就來了!只要一兩年,她自己肯定就能生,好像上帝終於認識到了她的好意。”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也相當嚴重,與我們曾經有過的觀念高度一致。凱蒂凡事先考慮兒子,其次才考慮女兒。這令女兒弗蘭西心中不快。如今的美國早已沒有了這種觀念,我們也同樣早已生男生女都一樣了,除了在個別的落後地區。

從《布魯克林有棵樹》看100年前美國底層人物的觀念

我的讀書朋友吳梅茵先生(《海天遺恨》作者)曾說過這樣的話:精神文明的結晶,東西方是相通的,沒有差別。讀過《布魯克林有棵樹》之後又意外地發現,豈止是精神文明的結晶是相通的,那些落後、愚昧的觀念、認識也是相通的,而且有的方面還驚人地一致,這也許是人性是相通的緣故吧。


相關閱讀:

有書不讀不為過

《布魯克林有棵樹》說差距(原創首發)

英國人原來不讀書(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