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专家解读疫苗知识

疫苗关乎每个家庭的健康幸福。在第34个“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4月25日上午,一场以“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为主题的网络直播活动应运而生,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疫苗知识进行了分析解读。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第二批508名志愿者目前处于观察期。目前我国有5种针对COVID-19的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专家解读疫苗知识

疫苗:人类的健康屏障

今年的“4·25”有着沉重的底色,在新冠病毒已构成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发疫苗。节目首先结合世界人民的痛点——新冠疫苗的研制进展,对疫苗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深度解读。

在我国,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于3月16日率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邀请陈薇透露,从国家向WHO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开始,自己和团队就在进行疫苗的研究。3月16日开始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第7天、第14天的都得到了医学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始了Ⅱ期临床试验,第二批508名志愿者目前处于观察期。

新冠疫苗临床试验Ⅱ期志愿者熊英是一名儿科医生,除了自己,她还带动了84岁的父亲熊正兴一起参与临床试验。“在武汉这个疫情的风暴中心,为抗击疫情做些事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去参加试验后,我爸爸非常感兴趣,问他可不可以参加。我和家人都希望能为新冠疫苗的研发献出一份绵薄之力。”父亲熊正兴透露:“现在注射差不多半个月了,我觉得身体状态和以前差不多,各方面感觉都不错。”

据悉,目前我国有5种针对COVID-19的候选疫苗正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

4·25:儿童和计划免疫工作者的节日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人们对2020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更加期待。今年宣传日的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对此解读为,这是结合了去年年底全球首部《疫苗管理法》的实施和严峻疫情带来的社会心理变化提出的,旨在提醒因疫情迟种漏种的儿童尽快安排补种,进一步强化社会对疫苗重要性的认识。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吴疆介绍了关于疫苗管理、配送的一些“冷知识”。他透露,目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靠一套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对疫苗进行冷链全程监管。此外,他还分享了北京市儿童疫苗高接种率的经验在于市相关管理要求、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预防接种医生的具体工作和重大时间节点的宣传等各环节的环环相扣、毫不懈怠。

作为本次活动的儿童代表,“Cindy”田雨橙代表接种疫苗的儿童发声:“研发疫苗的叔叔阿姨帮助我们抵挡了危险的病毒,让很多很多疾病不会再传染到我们身上。我希望叔叔阿姨们在战斗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己。”

本次直播还特别设置“鲜花致敬预防接种医护人员”功能,网友可随时点击屏幕为医护人员送花,尽情表达对接种医生的敬意。

免疫预防:人人响应,人人享有

去年12月,中国首创的全球首部疫苗管理法案《疫苗管理法》正式实施,体现着国家对全方位确保疫苗安全的坚定意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对《疫苗管理法》进行了解读。他分析,这部法案对疫苗的生产质量、接种效果、服务效率、供应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不仅对企业生产,也对服务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还提出建立国家免疫资质委员会,试图通过这样科学循证的疫苗政策制定的过程,使相关决策、程序更为科学合理,不啻每个国民的“定心丸”。

据统计,本次直播活动实时在线收看总人数近300万,获赞超20万。网友纷纷留言表示,要将学到的新知实践到生活中,让小小疫苗守护全家人的健康人生。错过直播的观众,可在快手、人民直播、微博健康等平台观看回放。

本次活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家庭报社联合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承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生而健康公益基金提供公益支持,旨在依托新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介,广泛普及疫苗知识,提升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

【来源:青瞳视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