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呼和浩特回民区坝口子村的历史

坝口子村本身不出名,出名的是这里的白道岭长城。

说白道岭长城之前,先来看看坝口子村的由来。相传,在清朝雍正末年,山西杜氏来此逃荒,定居,此后经过多年逐渐形成村庄,该该村庄位于蜈蚣坝山口处,便取名为坝口子村。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呼和浩特回民区坝口子村的历史

坝口子村处于大青山山口,是通往后山草地的必经之路,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远在数千年前的秦始皇时期,就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派大将蒙恬在此修筑了白道岭长城,到现在还有遗址可见。

人们常说坝口子有五绝:气候好,交通便利,水质甘甜,沙质土壤,山水秀美。其实坝口子村的经济,就是充分利用以上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坝口子村就开始大规模建起了果园,成片种植乌素图杏树;1972年,又先后引进兰州大接杏、崂山红杏等30多个优良品种,由此被誉为杏园村。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呼和浩特回民区坝口子村的历史

关于坝口子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当年康熙大帝西征葛尔丹时,曾经路过此地,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溪水潺潺,景色怡人,于是下令停歇饮马,观赏美景。结果马蹄踏下的坑中,士兵们随手插上了树枝,后来逐渐长大,成为参天大树。现如今坝口子村的一口古井边,就留存有4棵老杨树,据说就是当年士兵们饮马时栽下的。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呼和浩特回民区坝口子村的历史

闲暇时分,去趟坝口子,还是非常不错的旅行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