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元代才女賈雲華的《踏莎行》與“永別詩”,為何有一種紅顏薄命之感?

在古代社會郎才女貌的“才子佳人”,一般都會被世人公認為絕配。因為只有才華橫溢的男子,將來才有希望“金榜題名”;而只有品德高貴的傾城美人,才能配得上“佳人”的稱號。這其實與古代社會中盛行的,“女子無才便是德”思想息息相關。

所以縱觀中國古代歷史能夠成為,“才女”的女子幾乎寥寥無幾。即使是在女性地位較高的唐朝,也只不過才誕生了四位有名望的大才女。由於宋朝沿襲了唐朝時期的開放思想,所以很多官宦人家的女子也可以讀書。

但將南北兩宋的女子都算在內,也僅湧現出了李清照、朱淑真,以及吳淑姬、張玉娘等“宋代四大才女”。之所以古代社會中的“才女”數量如此之少,其實與封建思想以及禮教束縛都有非常大的關係。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所以筆者認為從這一點來看,能夠在古代社會中脫穎而出的才女。想必不僅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而且也必定會有真才實學。在“男尊女卑”的社會現實中,有很多女性連接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更何況是能夠成為一代女文豪呢。

由於元代文學在古代文化史中,所佔的比重相對來說比較小。所以往往都會被世人所忽視。但是元代文壇上也有很多,讓人無法忽視的文學家。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元曲四大家”以及元好問之外,還有一位字“娉娉”的才女賈雲華。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賈雲華是元朝末期文壇上的一枝獨秀,她於公元1314年出生於錢塘,也就是現代社會中的浙江杭州。正所謂“自古蘇杭出美女”,賈雲華亦是一位長相端莊秀麗的大美人。由於家庭環境相對來說較為優越,自幼天資聰穎的賈雲華就飽覽群書。

賈雲華在尚未出生之時其父賈平章,就曾為她定過一門“指腹為婚”的親事。在古代社會中這種情況其實十分常見。而賈雲華的“指腹”對象就是魏鵬。按理來說這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肯定會給當事人造成很大困擾或傷害。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1.“及笄年華”遇到最美的愛情

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在賈雲華“及笄年華”之時,魏鵬辭別家人專程前往杭州賈家提親。但由於此時魏鵬的父親已經過世,所以魏家出現了家道中落的悲劇。賈母看到魏鵬之後不僅態度惡劣,而且“命雲華以兄妹禮數見魏鵬”,這說明賈母想要賴賬。

如果按照常理來推斷賈魏二人,小時候從來都沒有見過面。也沒有共同玩耍的經歷,也就談不上“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所從這一點來看他們,不可能存在“兩小無嫌猜”的感情。但是賈雲華與魏鵬卻一見傾心,“遂得韻語之歡”。

“韻語” 本意是字句押韻的語言。但是放在這種語境之下,則有相談甚歡、以文會友之意。也就是說賈雲華這位元代大才女,見到魏鵬之後發現他也才華橫溢。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不僅發現有很多共同語言。而且在文學創作方面也可以取長補短。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2.賈母“棒打鴛鴦散”

但無奈於賈母根本看不上魏鵬,於是在其棒打鴛鴦散的淫威之下,賈雲華不得不服從母親的安排。而魏鵬也不得不因此而離開賈家。原本一見鍾情的痴情男女,就這樣在這種戲劇化的情節之中,不得不變成“天南地北雙飛客”。

雖然二人暫時分別但卻因早已彼此傾心,所以在之後的兩年時間內,誰也沒有繼續談情說愛。一個痴痴的等另一個決心考取功名,然後想通過衣錦還鄉的方式,迎娶自己日夜思念的心上人。但現實遠比他們想象中更加殘酷。

兩年後魏鵬不僅考取進士而且還進入翰林,並被受職於浙江儒學副提舉。雖然在元朝時期這個官職並不顯赫,但是卻要比之前去賈家提親時更為榮耀。於是魏鵬滿心歡喜的再次前往錢塘賈家,想要與日思夜想的賈雲華重敘舊情。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當魏鵬來到賈家並見到賈雲華之後,二人彷彿心照不宣一般舊情復燃。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身為賈家大家長的賈母卻一再拒婚。筆者猜想賈母拒婚的理由,無外乎魏鵬的家世並不顯赫,而魏鵬本人的官職也不高。

3.相愛何必曾相識

還有一點可能與賈母早已想好,要將女兒當做聯姻的工具,嫁給更加有權有勢的人。這樣不僅賈家可以跟著沾光,而且賈母本人也會覺得臉上有面子。但到底是因為哪種原因不得而知,總而言之賈雲華與魏鵬的結局並沒有皆大歡喜。

而恰逢此時魏鵬生母去世,為了回家奔喪魏鵬不得不與賈雲華分別。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別竟然是永絕。在魏鵬離開賈家之後賈雲華的“三魂七魄”,彷彿只剩下了“一魂一魄”,其他魂魄皆隨魏鵬而去。從此“雲華終日不食,卒以病亡”。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這則關於元代才女賈雲華的愛情故事,被記錄於《奩詩泐補》卷二。明代小說家李昌祺根據,賈魏二人的愛情故事寫成一部,文言中篇傳奇小說《賈雲華還魂記》。《金瓶梅詞話》中有很多情節,其實也都模仿此部傳奇小說。

4.一代才女香消隕玉,詩詞作品千古留名

一代才女就這樣為情所困而香消玉殞,想必賈雲華去世之時賈母也一定會哀痛欲絕。但是“斯人已逝”一切都無濟於事了。史料中並未記載魏鵬是否知道賈雲華離世,但筆者認為恐怕他在奔喪服孝三年之後,一定會義無反顧奔赴錢塘賈家。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但是他就算曾經去找尋過賈雲華又當如何呢?曾經鮮活美麗多才的賈雲華,如今恐怕早已經化作春泥更護花了吧。縱然魏鵬哭得死去活來,亦或是終身不娶也無濟於事了。或許他們再勇敢一點結果會不一樣。因為愛真的需要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

但是在封建社會這種想法根本行不通,因為活在封建制度之下的每一個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沒有任何人可以逃脫封建禮教的制約。所以筆者認為賈雲華與魏鵬的愛情悲劇,其實也是對封建禮教的控訴。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無論如何元代才女賈雲華早已為情而逝。但是她的才華以及留下的元曲作品,卻隨著時間流逝歷經眾多朝代,最終印刻進了現代人的頭腦之中。《永別詩·集十首》、《踏莎行·隨水落花》,都被現代多情男女奉為最悽美的“情書”。

《魏鵬負期醉臥戲題練裙》,以及《題魏鵬臥屏》、《七夕》等作品,都可以彰顯出這位元代才女的文學素養。雖然賈雲華所作元曲或詩歌,皆以男女愛情、離愁別緒、相思愁怨為主題,但是後人讀之無不為其中的真情實意所感動。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訣別詩:《踏莎行·隨水落花》

無論是在元朝還是古代社會中的其他朝代,才女都是物以稀為貴的稀缺之才。元代才女賈雲華作為一位才貌俱佳的大才女,雖然在愛情上一波三折並且最後為愛而亡。但是她創作的詩歌作品卻獨具藝術價值。

當年在送走情郎魏鵬之前賈雲華曾對他說道:“兄此行不得歸,守喪三年,遠隔千里,生死離別,在此一行。我命薄於春冰,身輕於紅葉,既然委身於你,豈肯再嫁他人?”。如此情真意切的臨行表白,想必感動了魏鵬的同時,也讓後世之人為之潸然淚下。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1.《踏莎行·隨水落花》賞析

在臨別魏鵬之時賈雲華又做一首《踏莎行·隨水落花》,這首元曲其實就是一首訣別詩。“隨水落花,離弦飛箭,今生無計能相見!長江縱使向西流,也應不盡千年怨!盟誓無憑,情緣有限,願魂化做銜泥燕;一年一度一歸來,孤雌獨入郎庭院”。

每一行詩句都飽含了分別之苦與留戀之情。落花、飛箭、千年怨,營造出來的離愁別緒,彷彿像一團亂麻一樣,“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情深緣淺不得已你我也知道去珍惜,只好等到來生裡再踏上彼此故事的開始。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2.逐句解讀內涵

“隨水落花,離弦飛箭,今生無計能相見!”,你一旦離去就像那落紅隨流水而去,同時也像離弦之箭再也無法回頭。我們今生再也沒有任何理由或機會相見了。

“長江縱使向西流,也應不盡千年怨!”,長江水滾滾向東流是自然現象,但是賈雲華在詩中卻希望長江水向西流。而且即使是這樣也無法消解無盡的哀愁與怨恨。

“盟誓無憑,情緣有限,願魂化做銜泥燕;”我們曾經指腹為婚但是卻無憑無據,雖然我們一見傾心但卻情深緣淺。只希望死後我的魂魄能化作銜泥的燕子。

“一年一度一歸來,孤雌獨入郎庭院。”這樣就可以春來冬去年年如此,飛到你的身邊去探望你。雖然只有我一個孤獨的雌鳥,也要飛入郎君你的庭院中。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元代才女賈雲華《永別詩》中的無奈與決絕

1.《永別詩·其一》

“自從消瘦減容光,雲雨巫山枉斷腸。獨宿孤房淚如雨,秋宵只為一人長。”自從你走以後我就日漸消瘦,原本紅光滿面的容顏也逐漸變得蒼老。我和你就像雲雨和巫山一樣,縱然相愛也無法長相廝守。孤獨一人在房間內痛苦流涕,因為一整晚我都在想你。

2.《永別詩·其二》

“正成薄命久尋思,宛轉蛾眉能幾時。漢水楚雲千萬裡,留君不住益悽其。”紅顏薄命皆因相思成疾,蛾眉緊蹙也因無法與心上人相見。你我相隔千里萬里之遙,縱然我想把你留住但也枉然。

3.《永別詩·其三》

“物換星移幾度秋,鳥啼花落水空流。人間何事堪惆悵,貴賤同歸土一丘。”不知不覺中幾年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每一年都能聽到烏鴉啼叫,以及看到河水白白流淌。人間還有什麼事情能讓我如何惆悵呢。只希望死去之後能與你合葬。

一位多情的元代才女,一段悽美愛情故事:賈雲華筆下的無奈與決絕

結 語

元代才女賈雲華真可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封建社會中的一位大才女,她的所有詩歌作品皆以男女之情為主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的是因為,她曾經有一段愛而不得的悲慘戀情。

所以她創作的“永別詩”以及“訣別詞”,讀罷之後都有一種令人無法釋懷的悽美之感。正所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人人皆言有情人終成眷屬,可這位傾國傾城的才女,卻落得個香消玉殞的悲劇下場。


【參考文獻】

肖倩《元代詩歌中的愛情書寫》

劉明今《關於元代詩歌格法類著作》

王素美《元代少數民族詩歌創作的特點》

張晶《元代詩歌發展的歷史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