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換個角度,就是給自己換一個高度,越成功的人,越懂得變換角度,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清自己

避免過高評價自己。

根據戴維·邁爾斯的觀點,人往往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產生的差異來認識自己,但在比較過程中,人會潛在的認為自己比別人好。

美國心理學家戴夫·巴里所說:


“無論年齡、性別、信仰、經濟地位或種族有多麼不同,有一件東西是所有人都有的,那就是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相信,我們比普通人要強。”

《社會心理學》認為,換個角度看自己,正確地評價自己,能把人從自我服務偏差中拯救出來,學會居安思危,進行有效應對。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到真相


看別人,避免帶著偏見評價他人。

偏見在生活中是最常見的,甚至可以說無處不在,地域、種族、性別、年齡、學歷、外貌、體重等都是偏見的寄生之地。

美國心理學家戈登·奧爾波特在《偏見的本質》一書中說:

“標籤的作用猶如一個拉響的汽笛,它讓我們對所有平時能感知到的細微差異充耳不聞。”


懂得放下自己的偏見,才能看到全部的人生真相。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清處境


優勢的反面是危機。

《道德經》中說道,聖人披褐而懷玉。

“真正的聖人,穿著粗布的衣服,但有美玉藏在懷裡”。


比如體量小的食草動物,雖然沒有尖牙利爪,但它可以跑得快,或者迅速融入群體迷惑捕食者。也就是說,企業選擇和強化了一種能力,同時也意味著放棄和弱化了一種能力。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清侷限


井底之蛙?換個井看看。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是井底之蛙,但是我們可以時常換個井看看。

最可怕的不是我們的看法有侷限性,最可怕的是意識不到自己的侷限性。

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

怎樣避免自己的主觀視角?

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會讓自己的侷限性暴露無遺:

原本你覺得自己很懂的地方發現山外有山,

原本你認為很簡單的東西發現在別人手裡可以別有洞天,

原本你深信不疑的理念發現其實並不一定是絕對真理,

……


這樣的事情經歷得多了,會讓人變得更謙遜。

重要的是,在任何時候都如履薄冰一般不敢對事情隨意下結論,因為知道自己的侷限性。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到時機


米蘭‧昆德拉的一書《慢》寫道: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這是技術革命送給人的禮物。


跑步的人,身上總有自己存在,總是不得不想到腳上水泡和喘氣,比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身與歲月。


騎摩托車的人,身體已置之度外,交給了一種無形的、非物質化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無論是出於安全感的需要,還是試圖主動掌握命運和自我實現,人都很容易選擇追隨時代大勢和時代意識,如果碰巧對變化速度的追求成為時代大勢和時代意識,人也就很容易對速度上癮。

“快”可以讓你變大,但只有“慢”才能讓你強大。

“慢”能讓你迴歸商業常識,審視企業的運營效率,使命、願景和戰略清晰度,價值觀的可持續性,用戶價值等。才有機會反思和完善自己,從而煉就出偉大的品質和能力,才能走得更遠。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到光明


淨從穢生,明從暗出。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說過這樣一個比喻:


“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種是大而酸的,另一種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會抱怨酸,拿到甜的會抱怨小;

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會感謝它是大的。”

潔淨的事物往往從汙穢中產生,而光明便從暗處的希望中出來,若是凡事都往好處想,擺正心態,再難的事都能看順眼,遇到問題也更容易找到突破點。

換個角度看,天地自然寬!

換個角度,看到智慧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著名畫家俞中林擅長畫牡丹,一次,有人要買俞中林一幅親手所繪的牡丹。


不巧的是,這朵牡丹被老鼠咬壞了一個角,缺失了一部分,此人的一位朋友大呼不吉利,認為牡丹缺一角代表“富貴不全”。


俞中林聽了此人要換畫的理由,靈機一動,告訴買主,既然牡丹代表富貴,那麼缺一邊,不就是“富貴無邊”嗎?


同一幅畫,換了一個角度,便有了不同的看法,買畫的人心滿意足,賣畫的也樂不可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