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通信是人類是社會最最基本的需求,其重要性僅次於衣食住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通信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原始的喊叫、擊鼓、烽火、書信進化到電氣化時代的電話、電報,再到現代的移動互聯網。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1986年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誕生以來,僅僅過去了六十幾年,但其技術的發展卻給人來帶來了開天闢地式的變化。從最初解決人類隨時隨地接打電話的需求,到現在滿足隨時隨地接入互聯網的需求,通信技術傳輸的內容在變,技術本身的重要性也在大幅度增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現代通信技術,就沒有現代社會。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從電氣化時代的電話、電報技術開始,西方社會就開始主導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通信技術誕生後,逐步替代了原有的有線通信技術,但技術發展的主導權仍然掌握在西方國家手中。直到5G技術的出現,通信技術的主導權第一次從西方國家轉移到一個東方大國——一個從電氣通信技術出現後就一直在追趕與追隨西方國家的技術落後國家,中國!

通信技術是一個高度追求標準化的領域,誰擁有最多的標準所有權,誰就能擁有最強的話語權,誰就能主導技術的發展。從3G時代開始站上世界通信技術舞臺,到5G時代站立到舞臺中央,這樣的變化源中國握有的通信專利數量的變化。2019年6月15日外國機構公佈的5G標準必要專利的統計結果中,中國以4358件的絕對優勢,遠遠領先其他國家。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通信技術發展到現在,其影響已經不僅僅侷限於通信行業,已經延伸到國家發展戰略和大國間競爭這個層面上。互聯網技術被美國絕對掌控,互聯網的重要連接管道——移動通信技術,美國同樣需要絕對掌控,因為這兩項技術是他們維護信息霸權的絕對基礎。

由於在5G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犯下的重大戰略失誤,導致美國丟失了5G技術發展的控制權。為了重新奪回對移動通信技術的掌控權,美國雙管齊下,從市場和技術兩個方向向中國發起了爭奪戰: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 市場方向:2018年4月16日美國向中興發起了攻擊,以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芯片為手段,逼迫中興向其做出了重大妥協。2019年5月16日美國又將其制裁大棒揮向了華為,企圖再一次通用通用的手段逼華為就範,但這一次如意算盤落空了。美國對華為採取的打壓措施不但沒有傷及到華為的筋骨,反而讓華為變得更加團結與強大。

美國打壓華為、中興打壓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兩家公司加起來擁有世界上最多的5G核心專利。這兩個公司如果倒下了,中國所掌握的5G話語權就丟失了。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 技術方向:在美國政府與軍方的支持下,馬斯克擁有的SpaceX公司推出了太空互聯網計劃——星鏈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為處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用戶提供價格低廉、且全球無死角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哪怕用戶是在沙漠、海洋深處和高山密林之中。

星鏈計劃的除了能夠滿足美國軍方在未來的作戰需求外,還能夠商業的層面上對5G技術進行打擊,搶奪5G技術的商業市場。

當然,我國也沒有坐以待斃。除了繼續鞏固在5G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外,我國也同步地開始了自己的太空互聯網計劃:2018年12月,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分別發射了其“虹雲工程”和“鴻雁星座”的首顆衛星,拉開了我國太空互聯網計劃的序幕,其中“虹雲工程”計劃2022年完成部署。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此外由中國主導的“New IP”技術,也完成了向國際電聯(ITU)的提交,並且已經得到了一部分國家的支持。該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互聯網技術,同時顛覆美國對互聯網的絕對控制權。


從5G技術和太空互聯網計劃看中美大國間信息技術主導權的戰略競爭


信息技術的競爭,不單純是商業領域的競爭,已經關乎到國家間的戰略競爭:信息技術主導權,是世界大國間戰略競爭的焦點。中美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競爭已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誰將獲得最後的成功,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