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嘉年华》的导演是文晏,她其实有多重身份。由她做制片人的《白日焰火》曾经在柏林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创造了华语类型片在三大节登顶的纪录。同时,凭借处女作《水印街》提名70届威尼斯电影节新锐导演奖。

这部由她执导的艺术电影《嘉年华》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单元,获得2017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上映后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和极高的话题度女主角文淇只有14岁,就凭借本片提名了金马影后。

电影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12岁的学生孟小文和同学新新遭遇熟人刘会长性侵。事后,刘会长想通过金钱和权利,试图掩盖事实的真相。而女律师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件事情的调查。最后她发现,旅馆清洁工小米有能指控刘会长的关键证据。

小米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12岁时就离家出走了,她一直渴望有一个身份证。为了能够凑到办假身份证的1万块钱,小米想到敲诈刘会长,身单力薄的她遭到了流氓报复。最后小米想通了,她将视频证据交给了女律师,刘会长所勾结的各种势力最终没有逃得过法律制裁。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嘉年华》在表现手法上脱离了类型片浮夸的表现手法与刻意的矛盾冲突,影片的节奏保持的恰到好处,镜头克制而又不失感染力。体现了安德烈·巴赞所赞赏的“电影的本性就是对现实的自然反映”的电影美学。《嘉年华》看似反映了社会各层面的问题,但最突出的是对女性成长问题的揭露和思考,以及孩子成长中亲密关系的缺失。

本文将从独特的叙事结构、物品隐喻、以及关于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缺失三个角度来阐述这部影片的深层次含义。相信读者也会通过下面的分析体会到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一、影片采用了旁观者和亲历者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客观呈现了社会对儿童性侵事件的反应,深刻表达出社会对未成年女性保护的严重缺失

《嘉年华》不是第一部拍摄关于儿童性侵主题的电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导演对视角的选择非常独到。采用了旁观者和亲历者两个视角去讲述整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影片并没有对性侵事件本身进行放大或渲染,而是缓慢浸透出无力感和撕裂感,让观众产生强大的代入感。

小米是整个事件的旁观者,因为没有身份证,她只能在海边度假酒店打杂,不时会替前台值夜班。有一天值班的时候,她看到一个成年男子带着两个小女孩到酒店开房,并目睹了这个成年男子喝醉后冲进了两个小女孩的房间。

第二天警方到酒店做调查。小米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什么都没有说。后来,小女孩的律师来找她询问当天事情经过,她把律师带到海边僻静的地方说得拿100块钱交换信息。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透过小米这个旁观者的视角,导演让观众看到了整个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他们中有正义的律师、人面兽心的刘会长、飞扬跋扈的小混混等。她的深层用意是想告诉我们讨回公道的背后,是一条复杂而艰难的路。

跟事情的亲历者不同的是, 第一主角小米更加富有“抗争”精神她对安定生活的渴求可以让她对眼前发生的罪恶视而不见,并转而利用它获取自己的生存权利,由此产生的无奈感再次超脱于案件本身。折射出这个社会在未成年女性的保护上的另一种缺失。

这部电影的第二主角小文,是性侵事件的亲历者。12岁的小文父母离异后,就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母亲的生活重心并不在她身上,每天忙着跳舞甚至彻夜不归。小文跟母亲在一起感受不到丝毫温情,宁愿跟几条金鱼待在一起也不愿意面对母亲。

从小文这一条叙事线索当中,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更多的是家庭和社会对于孩子的二次伤害。有一个故事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小文的母亲陪她在医院做妇科检查,得知结果后给了小文一巴掌。同学新新的父亲在旁边劝她不能打孩子,她暴跳如雷反过来想去打对方。

母亲歇斯底里的反应让小文对这件事情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她在影片中呈现出来情绪一直是淡漠和疏离,面对警察、律师和家人的询问,全程保持沉默。这在观众看来无比心疼。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她的回避或许一种自我疗伤,但这种沉默却构成了这类案件更加残忍的现实。有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情节是,大人们都在忙着为事件或掩盖、或揭露的时候,小文和小新却在游乐场享受属于两人短暂的快乐。

受到伤害的她们依旧只是童心未泯的少女,她们还不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不知道这件事对她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纯真笑容就像打在一些成人脸上的巴掌。

导演文晏在采访中说过:“我想展现的不是性侵的暴力,而是这件事发生之后社会的反应。”

对于性侵这件事,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恰恰是那些性侵之在外的事情。我们不只需要知道禽兽做了什么,更需要知道当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怎样去做,这个社会究竟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尤其是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父母做的事情给不了孩子安全感和快乐。如果小文的母亲对她的关心和保护多一些,相信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二、丰富多样的非语言符号为剧情发展和转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镜头语言进行隐喻的转换,为观众提供视觉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在《嘉年华》中,大量图像符号替代了语言,大量的动作替代了文字,通过符号的组合轴展示,极大拓展了符号在本片中的意涵,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隐喻,带领观众进入符号背后的意义世界。

①头发的隐喻

《嘉年华》中所有女性角色都是长发,头发在电影中被看作是女性最鲜明的标志。小文的女老师以及新新的妈妈等配角,都一丝不苟地留着各式各样的长发。在这个有长发的女性世界里,小文的母亲在暴怒中剪掉了小文的长发,这让小文成为影片中唯一短发的女性。剪掉长发,意味着小文被剥夺掉了女性特征和身份。

打杂工小米在影片中的长发是一直绑起来的。而在最后,她被小流氓健哥控制,成为要在一栋破旧的房屋里“等待客人”的暗娼。当她逃离出来,解开头发,穿上洁白的无袖纱裙,涂了口红,戴上了耳环。她一直隐藏的女性魅力在此刻被全部暴露出来。披散的长发标志着她从一个安全的“无性别”身份进入到了一个危险的“女性”身份。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电影里还出现了梦露同款的金色假发套。在电影中,金发套这一符号标志着的是强大的女性魅力:小文带着金发套,同学新新点评:“你好看我不好看,你有发套。”小米藏起来发套也是因为她喜欢这个金色的发套,而不是因为发套也是潜在的重要证据。

在电影里,头发作为符号,有着多重的意指:它寄托了女性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女性身体的延伸,也是女性被规训和被期待的标志。不同的发型、不同的长短、不同的颜色都是女性对自我身体认知的体现。这种符号的体现,既融合了女性的个体意识,又混杂了复杂的社会性别认知。它既可以是女性反抗的无声呐喊,又可以是社会意识战胜个体的象征。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②梦露雕像的隐喻

巨大的梦露塑像,则是整部电影意涵上最重要的视觉符号。梦露雕像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六次。这种反复程度,足以看出导演对这一符号的用心刻画。梦露的雕像反复出现,但是梦露的脸很少完整地出现在画面里,只是露出标志性的飞扬裙摆。

在电影中,梦露雕像既是成熟美丽有性诱惑力的象征,同时也被动的、被观望的、被损害的,无主体性的象征。它是女性身体被物化的典型符号,它的命运也象征着大部分女性,即女性永远处在被观看、被损害、被迁移的命运。

在影片最后,梦露雕像即将迎接新的命运,这鼓舞着同样踏上新的生命历程的小米,她勇敢地和梦露一起上路。在那一刻,他们不仅仅在外形上达到一致——同样的白色连衣裙、同样飞扬的头发——而且他们在精神上也同样勇往直前。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③游乐场的隐喻

游乐园是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地方,承载了童年的记忆。而影片中的游乐园同样承载了两个受伤害的女孩小文和新新的童年美好记忆,同时,它也是身世悲惨的小米的精神栖息之所。游乐园属于一个整体意象。

影片中很多情节都是在这里上演——新新和小文的嬉戏、小文逃课时自娱自乐的地方、小文离家出走时的暂留之地等,这些情节和这个整体意象完美融合,从而使游乐园意象被赋予柔和与单纯的特征。因此,影片中的游乐园承担的不仅是一个背景角色,更多的是对女孩天真无邪的象征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三、亲密关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伞,当孩子的全世界成为灰色时,要让他们感受到父母才是人生永远的守护神

在知乎上有网友曾经提问:什么样的孩子最容易成为性侵者的目标

在所有的高赞回答中,“长期受到父母忽视的孩子”排在榜首。容易遭到性侵的孩子不单是留守儿童和寄养儿童,还有那些虽然父母在身边,却被父母忽视的孩子。

因为长期被父母忽视,施害者认为即使犯罪也不容易被发现。而且,父母也不会发现孩子身心的异常情况。同时,孩子缺失父母的关爱,很容易相信陌生人的关心,从而让施害者很容易得逞。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电影中的小文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母亲是从她的同学新新口中知道这件事情,直到学校通知她才跟女儿有联系。当律师问她小文不回家的当晚她在哪时,她一边抽着烟,一边漠不关心回答:“我在哪跟这件事情有关系吗?”在她看来,小文不回家跟她没有任何关系。律师认为,小文正因为知道妈妈不在家,所以不愿意回来。

因此,建立跟孩子的亲密关系,是父母能够给与孩子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护线。让孩子把家和家人当成最温暖的庇护所。

父母除了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之外,还应该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说出来,爸爸妈妈就能保护你。想让孩子毫无保留的倾诉,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都要持续培养亲密关系。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有三个关键期,错过的话将很难弥补。

①1——3岁,建立生理亲密关系

这个阶段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并不是难事。因为孩子还比较小,父母要事无巨细照顾到吃喝拉撒。他们会被抱在怀里、牵在手上、背在背上。妈妈的拥抱、抚摸、亲吻和互动都能带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

②4-10岁,建立心理亲密关系期

心理上跟孩子保持亲密关系最关键的是依赖,孩子依赖父母,无条件信任源自高质量的陪伴。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关键期,亲子陪伴尤其重要。一定不要以工作忙碌为借口,跟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才能建立心理的亲密关系。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及格线”为每周21.2小时,换算到每天,至少要有3个小时。当然,时间并不是衡量“高质量”的唯一标准,还父母的用心和专注。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③10——15岁,建立心灵沟通畅通期

这个阶段是青春期,父母应该对孩子以“尊重”为主,而不是一味的管教和控制。

影片中的小文正处于这个时期,不难看出,母亲对她一直是控制。小文喜欢养着一瓶金鱼,这个物品的隐喻是对自由的渴望,小文渴望像小鱼那样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畅游。而在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小文的行为就不会受到束缚。有一个场景是爷俩在游泳池比赛游泳,小文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接纳孩子不完美的性格。注意不随意把孩子跟别人比较,不随意批评和否定孩子的缺点。对于孩子做的所有决定,有建设性给与意见,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嘉年华》:繁华背后的阴暗,折射孩子成长亲密关系的缺失

长期从事防性侵教育的公益组织——中国少年儿童文化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被侵害的孩子中,12-14岁的学生人数是最多的。

当观众看到小文做完妇科检查,回到家后被母亲责骂,撕烂衣橱里漂亮的衣服,强行剪掉从小到大一直陪伴她的长发。完事后,小文又报复性地把母亲的化妆品全部毁坏。这个场景让观众心痛,我们知道这段关系永远不可能修复了。

每个人不是天生的好父母,我们需要在摸索中前行,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从过来人的经验中学习如何跟孩子更好的相处,成为亲密的朋友。可现实中,很多父母看似陪着孩子,关系却并不“亲密”,最后弄得双方都很茫然和疲惫。

不管遇到什么坏事情,你只负责告诉我,而我负责保护你我认为,这是孩子内心最希望听到的暖心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