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條鏽病 稈鏽病 葉鏽病不可大意,選對藥劑及時防治,避免減產

小麥鏽病,一種常見的小麥病害,鏽病是一個類別的總稱,它包含了三種具體的病害:條鏽病、稈鏽病、葉鏽病,基本在我國種植小麥的區域都有發生,不過有些發病較嚴重有些相對較輕。鏽病在一些地方也被稱為“黃疸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前我們人類假如得了“黃疸病”,危害是有多麼大吧。

小麥鏽病從外觀看,很容易區分於其他病害,主要看葉片即可(不過實際發病過程中,不只是僅發病於葉片,小麥的其他部位也有發生),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小麥看著像生了鏽一樣,其實,這些東西是有孢子排列組成的,具體的一些專業術語,這裡也不多說,有些朋友也不願意去看,直接看圖來的直接。

小麥條鏽病 稈鏽病 葉鏽病不可大意,選對藥劑及時防治,避免減產

鏽病的發病輕重,和雨水關係較大,一般情況下,比較乾旱的區域,鏽病不宜擴展,但是,很多種植冬小麥的區域,在進入春季時,春雨增多,就會加重鏽病的發生,比如華東、華中區域,同時小麥鏽病是一種氣傳病害(隨風傳播),特別是在小麥拔節期前後,更加要注意,隨著目前氣溫的不斷回升,以及春雨的增多,小麥鏽病也會進入一個發病高峰期。據此也提醒大家,如果當地近期內雨水較多,就要特別注意鏽病的發生。

不過,既然出現了病害,就有能防治的辦法(還是建議預防為主),一旦發病後,前期及時防治,產量基本不會受影響,如果沒有及時防治,鏽病到了後期,就會造成減產了,嚴重的能減產50%以上,所以下面的防治辦法,希望大家注意看下:

小麥條鏽病 稈鏽病 葉鏽病不可大意,選對藥劑及時防治,避免減產

農業防治的話,還是常見的那幾點,比如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播種不必過早、注意追肥提高小麥的抵抗力、清除田間雜草等,不過大家關心的還是藥劑防治。

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防治鏽病常用藥劑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環唑等,如果噴打一遍過後,效果不理想,隔5-7天,繼續噴施,嚴重的地塊噴施3遍或以上即可(根據病情判斷)。

小麥條鏽病 稈鏽病 葉鏽病不可大意,選對藥劑及時防治,避免減產

以上就是小麥鏽病的相關內容,其實小麥發生病害不可怕,只要及時防治,基本不會受影響,就怕不管不問,任其生長,這樣的話,說再多也是廢話了。

最後問下大家,關於小麥病害,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面評論者留言,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