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在山西晉中,有一片壯觀的建築群,是“北方民居建築裡的一顆明珠”。1991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因在這裡取景拍攝,瞬間帶火了這個地方;而2006年的電視劇《喬家大院》,再次把這個地方的知名度推向高潮。是的,相信大家已經猜到,它就是本文主角——我們耳熟能詳的喬家大院!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稍晉中是晉商文化發源地,有很多著名的“大院”,眾多大院中,以喬家大院知名度最高,可以說,到了晉中,參觀喬家大院可以說是“必打卡”項目。

近期,因工作原因,我從深圳來到山西出差,趁這個機會,在晉中地區來了一場深度遊。而在祁縣喬家堡的喬家大院,是我此次山西晉中之行的重頭戲。

喬家大院名氣很盛,描述和講解它的文章視頻數不勝數,我喬家的發展進程我就不再贅述了,只選取幾個我實地遊覽了喬家大院後的所見所聞和切身感受來與大家分享。

《大紅燈籠高高掛》帶來的誤導與燈籠符號

喬家大院,是清代建築群,灰磚灰牆,但是懸掛了數量龐大的大紅燈籠。據我觀察,平均一個小院就要懸掛約20個燈籠,那二十多個院子,再加上景區搞的燈籠展,整個喬家大院,少說也得掛了上千個燈籠!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但是去逛逛其他一些當地晉商大院便可發現,除了喬家大院,其他大院並沒有掛大紅燈籠的現象。這是為何?原來是一部電影塑造了喬家大院掛紅燈籠這個文化符號。1991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在喬家大院的在中堂拍攝的,根據劇情需要,當時拍攝的時候,劇組在院中掛上了很多紅燈籠,後來電影一炮而紅,這些紅燈籠就沒有摘下。

遊客們慕名而來,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去在中堂二院看一下當時電影中的場景,看一看鞏俐所飾四太太的房間和擺設。這樣一來,景區乾脆就在大院各處全部掛上大紅燈籠,慢慢的,大紅燈籠竟然成為了這裡的標配,成了大院的標誌,在人們心中逐漸固化為一種符號。但其實,真正的喬家之前並沒有這些大紅燈籠的,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也給這個景區帶來了一些誤導。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很多人說,大紅燈籠損壞了大院建築灰色調的整體和諧,還有人覺得掛上這些紅燈籠很俗,但我覺得也還好,紅燈籠在灰色建築背景下格外顯眼,為大院增加了不少鮮豔的色彩,形成了喬家大院一道特殊而靚麗的風景線。

被從5A降級後,反而遊覽更舒適

2014年11月,喬家大院景區成為國家5A級景區。但是在五年後的2019年7月,被國家給予取消5A景區質量等級處理。降級原因,怕是與景區管理不善以及大肆商業化有不少關係,商業化嚴重,可以說是國內景區尤其古城古街類景點的一個通病。隨後喬家大院景區進行了閉園整改,拆除大部分商店,門票由135降至115,十天後重新開館迎客。

這個事件對喬家大院景區造成一定的影響,可能有一些遊客不想再去喬家大院遊覽了,但是,建築無辜,景色無辜,喬家的傳奇歷史依然精彩,大家無需因5A降級的事情,對喬家大院有什麼看法。反而,由於拆除了商店等商業化場所,沒有了各種攤位的影響,灰磚灰瓦的院子們變得更古典更純粹。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可能也是受疫情影響,我前幾天去喬家大院遊覽的時候,遊客寥寥。有些院落,竟然只有我一個人,照片拍出來特別乾淨,沒有遊人入鏡,更沒有以前火爆的時候遊客摩肩接踵,全都擠在窄窄的院子裡看人的景象!同時山西省現在推出“山西人遊山西”門票半價優惠性價比很高!


山西這個景區被電影帶火,紅燈籠成標配,5A降級後遊覽反而更舒適


所以,5A降級對於喬家大院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商業化程度弱化了,遊客們專注於展覽和景觀的欣賞,提升了遊覽體驗,口碑也會慢慢回來。通過我的實地體驗,對比之前在網絡上看到的人頭攢動的照片,我覺得現在反而比以前遊覽更舒適了呢!春暖花開,是遊覽喬家大院的好時候,慢慢行走在一進一進的院落中,是打開喬家大院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