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景泰藍作為一種美術工藝品,其製法即於銅器表面上以各色琺琅質塗成花紋,花紋的四周嵌以銅絲或金銀絲,再用高火度燒即成。這項工藝始於明代景泰,而且初創時只有藍色,所以叫景泰藍。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為學術界公認: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工藝大放異彩的時期,景泰年間更是繼承了宣德時期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景泰藍”一詞也由此而產生。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琅,是一種將各種顏色的琺琅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燒製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元朝。因其是在中國明朝景泰年間興盛起來,因此命名為景泰琺琅或是景泰琅。後來又因多用寶石藍、孔雀藍色釉作為底襯色,而且“琅”的發音近似“藍”,最後演變成“景泰藍”這個名字。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根據製作方法大致可分掐絲琺琅、內填琺琅(即嵌胎琺琅)、畫琺琅等。金屬胎琺琅器則依據在製作過程中具體加工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掐絲琺琅器、鏨胎琺琅器、畫琺琅器和透明琺琅器等幾個品種。掐絲琺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其後工藝水平均明顯下降。清代的景泰藍工藝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豔.花紋圖案繁複多樣。乾隆時期製品雖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時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後的出品物也絕不遜色。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老陳是一位業內資深古玩經紀人,家族世代收藏可追溯至清代,專修考古專業。經常穿梭於各大拍賣行和博物館,曾親自策劃過許多大型拍賣活動。目前老陳任職於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負責於市場藏品徵集一職如你有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公司進行參拍,可與福羲拍賣陳經理洽談壹捌伍,伍玖貳叄,貳貳壹捌有償服務,非誠勿擾由於本身對瓷器的喜愛,老陳曾與業界多位教授實踐探討過關於景泰藍鑑定的問題,特作此文,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明朝景泰藍鑑定的一些專業知識,請認真閱讀。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一:胎釉

景泰藍以明代的製品為佳,凡是明代的製品,它的質料都是透亮而不發磁,而大綠一色,其透亮則更比他色更為厲害。它的性能與玻璃略同,它的顏色象油綠的翠玉,紅色像昌化的雞血,紫色猶深色的舊紫晶,藍色類似於藍腚,白色類似凝脂,淺綠色發藍,黃色與姜中擰出的漿汁略摻黃米相同,其絲胎皆是黃銅,鍍金為大鍍,它的器物上均有沙眼。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二:包漿

區別老琺琅器與高仿器皮殼的新老,要先看老光是否自然,再看包漿是否一體,最後看手感有無生澀之感。新做琺琅器的釉面多用細砂紙或研磨砂、研磨膏揩磨,先研去賊光,再用酸與高錳酸鉀、松香水或其他混合溶液強化咬蝕處理。所咬蝕舊色比較容易辨別,仔細看上去:一是色不正,二是不均勻,三是手摸生澀。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三:質地

一般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景泰藍以傳統銅胎為主,沿用清代以來的紅銅胎,以胎體厚重者為上品。景泰藍第一道制胎工藝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其他各項後續工藝的質量。常見的立式胎型(瓶、罐等)的厚度可以達到2.8—3.4毫米。隨著紅銅價格的上漲,有一些景泰藍的胎壁變得非常薄,上手有輕飄之感。曾經在民國時期由於大部分北京景泰藍作坊生計困難,出現過一大批被稱之為“河漂子”的景泰藍,以減少銅的使用量來降低成本。鑑別其胎體質量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上手,同樣體積的景泰藍以重者為佳,出現“輕”“飄”之感的屬下等貨色。同時,也可以通過輕輕敲擊器物來判斷其材質,純正紅銅的響聲渾厚純正有如銅鐘之音色。當然也要觀察器物的內底是否灌注了鉛來增加分量,這也是許多不良商家以次充好的手段之一,特別在瓶類器物中最為常見。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四:款識

對於景泰藍的鑑別或是年代鑑定來說,景泰藍作品或是名貴的琺琅彩作品上的“款識”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的鑑定依據,通常一個簡單的款制就能直接的將一件景泰藍古物直接段代,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景泰藍款識的知識。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景泰年間景泰藍的“款識”


明代的景泰藍作品款識大多書寫在器物底部或邊沿,常見的有“大明景泰年制”、“景泰年制”、“大明景泰”和“萬曆年制”等。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明朝景泰年間,當時的御前琺琅作將元代,明早期的非常漂亮的器物改型,並加上“景泰年制”款。

宣德的款識有以下幾種:

1.陰刻雙線“宣德年制”楷書豎寫款。

2.陰刻雙線“宣德年制”楷書橫寫款。

3.陰刻雙線“大明宣德年制”楷書豎款。

4.方框掐絲填紅釉“宣德年造”篆書款。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其後是落“景泰年制”款的掐絲琺琅器,故宮收藏有100多件,這類器物存世量較大,其款字款識也風格多樣。似乎景泰時期的琺琅器就是這一品種發展的最輝煌時期,歷史上“景泰藍”的美譽也由此而來。但實際上隨著近些年我們對明代相關歷史的重新考證,發現景泰皇帝朱祁鈺在位僅七年,期間內憂外患國力衰弱,不太可能有實力製造如此眾多的皇室專用精美琺琅器具。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相關專家學者終於發現其中許多落有“景泰年制”款的琺琅器其實是由元代和明初遺存的舊器經拼、補、改、配,加款補款後重新加工燒製而成。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明景泰款識

而另外還有一些落“景泰年制”款的琺琅器,是後世慕名仿製和改款的器具。景泰的款識計有三種:1.凸起鍍金雙龍環抱鐫陽文“大明景泰年制”楷書款。

2.方框鐫剔地陽文“景泰年制”楷書款。

3.陰刻“大明景泰年制”楷書橫款。

景泰以後的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四朝未見有紀年款的掐絲琺琅器傳世。其後,落“大明嘉靖年制”款的掐絲琺琅器目前也只一件,是個出土的掐絲琺琅龍鳳紋盤,琺琅釉和鎏金土蝕嚴重,這是上世紀60年代從民間徵集的,現藏於故宮。 萬曆朝的掐絲琺琅器款識有兩種: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1.長方欄掐絲填紅釉“大明萬曆年造”楷書款。

2. 長方框鏨雙線填紅釉“大明萬曆年制”楷書款。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其後至明末也有一些掐絲琺琅器物修配和製作後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景泰年制、景泰年制等寄託款。但器物本身差距已很明顯,與本朝器無任何可比性。

帝王中的藝術品——景泰藍,鑑定四要點:胎、型、釉、絲一針見血

明朝萬曆年景泰藍款識

現目前市場仿品除了用機器大批量鑄模的廉價貨外,還有人炒作迴流的工藝品當古董拍賣。除做工粗糙以外,假琺琅使用的釉料為塑膠樹脂,不耐久,也不耐高溫,不久就老化褪色失去光澤。“真琺琅表面呈水晶玻璃般的光澤和堅硬質感,而仿琺琅性質偏軟,表面光澤呈油脂感和塑膠感,容易刮花。而從包漿上看,珍品厚重、內斂、集聚人氣,而景泰藍贗品則看上去比較新且容易反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