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古丈手機報

★古丈縣召開2020年春季開學工作會議

★縣稅務局四項措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

★紅石林鎮召開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培訓會

★吊腳樓上看變遷

緊扣凝聚人心 增進政治共識 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凝心聚力

烏蘭出席

湖南日報4月22日訊 今天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主持召開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他強調,要聚焦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勢新要求,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推動統一戰線工作提質增效,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凝心聚力。

省領導烏蘭、黃蘭香、吳桂英出席。

會議聽取了我省民主黨派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和宗教相關工作情況彙報,審議通過了黨外知識分子、民營經濟、宗教工作等領域有關文件。

杜家毫充分肯定去年以來全省統戰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探索的特色經驗,尤其是統一戰線為促進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作出的貢獻。他指出,做好統戰工作,任何時候都要緊扣凝聚人心這個根本,突出思想政治引領這條主線。要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重要思想的學習,真正將統一戰線工作“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的問題搞清楚、弄明白,不斷夯實統一戰線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加劇的大背景下,更要保持戰略定力和清醒頭腦,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更好地穩定人心、匯聚力量,引導統一戰線成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杜家毫強調,要緊緊圍繞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民主協商的政治優勢、協調關係的組織優勢和聯繫廣泛的資源優勢,找準履職重點和切入口,引導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積極服務和促進復工復產及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紮實推動落實“六穩”“六保”部署要求,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抓實產業項目建設、推進“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等重點工作,做到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統戰工作就跟進到哪裡、統一戰線優勢就發揮到哪裡,更好地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

杜家毫強調,要突出重點任務和關鍵環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創新統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多黨合作制度效能,統籌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著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加關心、培養、教育黨外知識分子,繼續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港澳臺海外統戰工作和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更加和諧。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牢固樹立大統戰意識、一盤棋思想,著力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統戰幹部隊伍,構建完善齊抓共管的大統戰工作格局。(轉載自湖南日報 作者 賀佳 周帙恆)

以科技創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4月22日,州委書記葉紅專、州委副書記廖良輝、副州長何益群和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州農科院調研農業科技創新工作。

葉紅專一行走進州農科院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和茶苗繁育技術示範大棚,詳細瞭解品種選育、種苗生產、栽培技術推廣示範情況,並與前來參加首屆“湘西香伴”杯名優茶評比活動的湖南省茶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包小村、省茶葉協會秘書長王準等茶專家,就如何推進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擴大品牌影響力進行了交流。

葉紅專對州農科院過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勉勵廣大農業科技人員要繼續發揚好傳統好作風,在科技興農促脫貧中再立新功。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科技創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助力建設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要堅持把推動農業特色產業擴面提質發展作為促進貧困群眾可持續增收和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的硬核支撐,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特色發展,做到短平快與中長期相結合、新特優相搭配、一二三產業相融合,加快推進茶葉、油茶、菸葉擴面和生豬生產,引導群眾發展小養殖、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四小經濟”,推動形成州域有主導產業、縣市有支柱產業、鄉村有主打產品的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新格局。

葉紅專要求,要進一步用好州農科院的科研資源,加強與湖南農大、湖南省茶葉研究所等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堅持質量立農、科技興農、品牌強農,建立完善州、縣、鄉三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健全專家服務團、科技特派員制度,抓好優良品種選育、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精深加工技藝等重點項目攻關,打造古丈毛尖茶、保靖黃金茶、湘西黃金茶、龍山百合、湘西柑橘、湘西獼猴桃、裡耶臍橙等一批“叫得響、有市場”的品牌,助推我州特色農產品做優做強,帶動廣大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轉載自團結報 作者 餘江明 石琦)

【新時代文明實踐】

https://guzhang.rednet.cn/content/2020/04/17/7080093.html

【脫貧攻堅】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大意義是什麼?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心向背和基層政權鞏固;事關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茶鄉萬象】

★古丈縣召開2020年春季開學工作會議

4月22日,為確保2020年春季返校工作安全、平穩、有序地進行,古丈縣召開春季開學工作會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石遠勝出席會議,縣教體局副科級以上幹部及局機關各部門負責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園)長、各民辦幼兒園園長參加會議。會議對春季開學、疫情防控、教育教學、學校安全、學校收費、教育扶貧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也是實現“十三五”教育規劃收官之年,全縣教體工作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教育強縣,努力打造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精準把握教體工作重點,全力突破、奮發有為地做好2020年各項工作,也要反腐倡廉、標本兼治、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會議要求:各校要抓好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結合開學前、開學中、開學後的不同階段要求,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要持續加大投入築牢基礎,全速推進“班額瘦身”,全面實施“農村改薄”,全力攻堅“教育脫貧”;要縱深推進改革激增活力,在教學改革上求“質”,在管理改革上求“精”;要全面提升質量擦亮品牌,以“修德敬業”為核心,打造名師隊伍,以“專家辦學”為導向,培養名優校長,以“內涵發展”為引領,創建名牌學校;要做好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維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等工作。

會後,縣疫情防控評估組針對第四批覆學(含民辦幼兒園)學校復學工作進行了專題培訓。(通訊員 宋盼)

★縣稅務局四項措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

近日,縣稅務局組織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馳而不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作出部署。縣稅務局認真領會精神實質,以四項措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

堅持對標看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不斷嚴明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堅持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等各項黨內監督制度。注重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嚴格落實工作制度。

堅持嚴抓細管,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嚴防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反彈回潮,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堅持利劍高懸,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加強監督問責力度,拓寬問題線索渠道,主動獲取各類專項檢查中的問題線索,做到件件有落實。深入開展紀律教育,結合主題黨日、紀檢日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廉政教育。

堅持刀刃向內,加強紀檢隊伍建設。錘鍊黨性修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勇擔正風反腐的政治責任,錘鍊敢於擔當的政治品格。錘鍊業務能力,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錘鍊過硬作風,繼續發揚過去好的傳統,慎初慎獨慎微,主動接受監督,嚴防“燈下黑”,盡力維護監督執紀的公信力。(通訊員 黃彪)

★紅石林鎮召開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培訓會

4月21日,為進一步落實生態護林員的工作職責,切實抓好生態公益林管護及森林防火工作,紅石林鎮召開2020年度生態護林員培訓會。

會上,紅石林鎮相關負責人對生態護林員進行了業務知識培訓;縣自然資源局、縣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分別就節假日、高溫天氣等重要防火期的森林防火相關知識、森林大火撲救的具體方法、相關法律法規及注意事項對生態護林員進行了培訓指導;生態護林員參加了相關業務知識考試。

會議要求:各村生態護林員要明確管護區域,做好日常的護林巡查記錄,禁止野生動物的食用、買賣、捕獵和運輸;要增強工作責任感,落實工作職責,加強考核力度,確保工作落細落實;要做好定時定期的巡護,加強隱患了排查,發生火災要及時上報;要依法制止砍伐等違法行為,做到工作履職盡責,措施有力有效。

此次培訓,切實提升了生態護林員的業務知識水平,為有效提升生態護林員隊伍的森林防火應急處置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築起了一道堅實可靠的“屏障”。(通訊員 石峰 向清堯)

★吊腳樓上看變遷

谷深林密,山路彎彎。4月20日,沿著在大山裡蜿蜒起伏的鄉村公路,記者來到古丈縣巖頭寨鎮磨子村。

磨子村由5個自然寨組成,245戶1067人,因村中幾丘呈弧形的水田環繞一座渾圓的山包、狀如推磨而得名。由村口溯溪而上,櫛比鱗次的吊腳樓,臨水而建,依山而起,恰到好處地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磨子村木結構吊腳樓歷史悠久,保存較好,近幾年,新建的吊腳樓逐漸多了起來,大多以兩層為主,飛簷翹角,好不氣派。象徵著現代化的磚房在村裡少見蹤影,若不是停車場裡整齊停放的一排小車,會讓人以為進了世外桃源。

和我州許多村寨一樣,美麗的磨子村曾經也難掩貧窮落後的現實。村裡交通、衛生、通訊、文化場所等基礎設施的嚴重短板,讓藏在深閨的“磨子”積滿塵埃,產業發展根本轉動不起來。

2014年古丈縣人大常委會機關駐村扶貧以來,累計投入1500萬元左右,對村裡的水、電、路、網絡、公共服務平臺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地新建或改造,磨子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施了1.9公里通村公路、2公里通組公路、6公里戶間道硬化,修建產業機耕道30公里,打通了村裡發展產業的“任督二脈”。全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實施了危房改造、廁所改造等建設。同時,修建了停車場、文化廣場、風雨橋。對河道進行了清理、保坎,曾經一度雜亂不堪的小溪恢復了乾淨,歡騰奔流的溪水似乎讓磨子人拾回了曾經的回憶。

修建在磨子自然寨的風雨橋成了村裡“地標性建築”,飛簷翹角,雕樑畫棟,與寨子的吊腳樓相得益彰,橋頭設計加入了磨盤等元素。村支部書記張春雲介紹,風雨橋在修建之初,從選址到設計就動了一番腦筋,既能方便村民出行,又與村裡景觀相融合,提升村裡的文化品位。

駐村扶貧3年多的工作隊員符彬對村裡的發展變化看在眼裡,他告訴記者,閒暇時節,風雨橋成了村民的好去處,大家圍在橋上下象棋,話家常,婦女們在橋下洗衣服,有說有笑,小孩子則在健身區域歡鬧嬉戲,好不熱鬧。傍晚時分,文化廣場成了村民跳廣場舞、打鼓的最佳場所,入夜了,歌聲仍然久久不息。

深山裡的吊腳樓還是那座吊腳樓,讓人歌聲難忘,鄉愁愈加清晰。(作者 石秋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