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智能時代的網絡學習空間

說起空間,我能想到的是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概念,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網絡空間。1982年,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在其短篇科幻小說《燃燒的鉻》中創造了 Cyberspace一詞,意指由計算機創建的虛擬信息空間。

賽博空間Cyberspace不僅是信息的簡單聚合體,也包含了信息對人類思想認知的影響。此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Cyberspace的概念不斷豐富和演化。2008 年,美國第54號總統令對Cyberspace 進行了定義:Cyberspace 是信息環境中的一個整體域,它由獨立且互相依存的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組成。包括互聯網、電信網、計算機系統、嵌入式處理器和控制器系統。網絡空間既是人的生存環境,也是信息的生存環境,網絡空間是所有信息系統的集合,而且是複雜的巨系統。人在其中與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引自百度百科)


追尋智能時代的網絡學習空間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說的網絡學習空間應該是網絡空間的一個子集。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指南中提到,“網絡學習空間”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認定的,融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支持共享、交互、創新的實名制網絡學習場所。其內涵為:

(1)根本目標是引領教育服務模式創新,促進教育體制機制變革,推動教育信息化升級轉型,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要求。

(2)基本任務是提供教育應用服務,引入行業、機構等社會資源,支持教育教學模式創新,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重要內容是聚合學習過程和教育管理數據,開展學情分析和學習診斷,精準評估教學效果,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支持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推動人工智能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4)核心屬性是共享、交互、共創

,基本特徵是個性化、開放性、聯通性和適應性

(5)基本構成包括個人空間、機構空間、集成的公共應用服務和數據分析服務等。

(6)基礎是無障礙獲取空間服務的網絡和終端接入條件。

(7)應用目標是:重構學習環境,建立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泛在的學習環境,實現有效支持個性化、適應性學習的智能化學習支持環境優化資源供給,通過利用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企業與社會教育資源,共享智力資源等方式,匯聚適應教育發展需求的優質資源;變革教學模式,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改變傳統教育教學流程,使線上線下學習相結合;重塑評價方式,實現基於數據的綜合素質評價;創新服務模式,面向個體定製需求的精準化、智能化、個性化、適應性供給;

提升治理水平,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信息時代的教育發展需求。(引自: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指南》)


追尋智能時代的網絡學習空間

在基礎教育領域,網絡學習空間概念其實提的比較早,較多見的是教育部提出的“三通兩平臺”,其中有“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網絡學習空間是基於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的核心支撐,是實現資源體系服務功能的主要渠道。”“‘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要引起各地足夠的重視。不能把‘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簡單理解成在資源網站開通實名註冊的個人空間。‘網絡學習空間’首先應該是以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以教師、學生、家長為服務對象的一個網絡化的社交平臺,為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學和教研活動、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家長的網絡互動提供支撐。其次應該是一個具有匯聚優質資源能力‘資源超市’,為各類資源提供者提供高效的資源交易服務,使教師和學生有更豐富的優質資源可用。再次還應該是一個使教師儘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服務平臺,平臺主動推送資源的功能幫助教師依託空間快捷地獲取合適的資源,平臺容易使用的開發工具幫助教師提高自主開發教學資源的能力。最後還應該是一個管理的平臺,平臺的機構空間幫助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管理所有的教師空間和學生空間,統計教師利用網絡從事教學活動的頻率、效果和教師內生的、自己創造的課件資源的數量,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統計分析,為學校或區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網上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條件支撐。要把“網絡學習空間”建成網絡條件下從事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的基本平臺,建成一個實名制的、組織化的、可控可管的體系,為所有想在網上進行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的教師提供一個網絡陣地,逐步形成網絡條件下教學活動管理、組織和服務的基本體系。

” (引自百度百科)(2012年提到的基礎教育網絡學習空間,主體還是以教師教學為主)

智能時代將賦予網絡學習空間新的內涵。

學習空間應該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具備學習資源服務個性化的學習信息域,呈現出的形態應該是智能體。學習空間將集成、發現與學習活動有關的一切信息和圖式,是學習空間相關者的交互界面,是新型學習模式的重要載體。首先,學習空間應該具有鮮明的主體性,是以具備個性特徵的學習者為主體,將會呈現出“千人千面”的形態,是個性化生成的學習生態;與傳統學習不同的是,學習者將作為重要創造者,創造屬於自己的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其次,學習空間要具備智能學習屬性,要從過去從學習相關者(教師、同學)處獲得知識逐漸轉變為從學習空間處獲取知識,就好比過去我們說,知識是從學校獲取的(本質上獲取知識的過程實際是學校的教師、學習同伴、學習者、學習資源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新的形態將會是知識是從學習空間獲取,學習空間中包含了我們所需要的所有學習資源:教師、同伴、學習資料等。

學習空間將形成人機共生的學習智能體。


追尋智能時代的網絡學習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