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要说双桥粉干,首先要说双桥村。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作为一个山村,双桥曾经有过相当的繁华,是五六十年前、铜山源水库未建和杜洞公路未通之前以及更早的时段,那段长长的历史,是让老一辈人颇为自豪的。当时村子因得于地利,成了铜山溪上游20多个村的交通节点,人员货物的出山进山都在这里集散,外地商贩来往很多,是颇具规模的小商埠,与其下游的杜泽相比,一度有“杜泽不像乡,双桥不像山”之说。那时村里有几个特点:

店铺很多。分布着四五十家店铺和作坊,布店米店铁店纸店等种类齐全,其中旅店就有4家、药店5家、做粉干的水碓作坊4家。可惜现在除了粉干外,其它的传承几乎不见踪影,只能从老人的回忆中得知,谁的家里曾经是开什么店,谁的爷爷曾经是做什么生意。当时与外界的交往甚多,但随着后来情况的变化和那个时代主人的终老,这种交往也越来越淡直至消失了。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姓氏很多。舒姓是主姓,但其它姓氏也不下40个,这对当时1000来人的山村来说是少有的,估计就是各地人员来往频繁所致。

好房子很多。最好的是公共建筑,比如大厅、祠堂、道观等,据说规模、用料和做工都是非常的不一般,可惜公共建筑已经没有地面以上的存留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各种原因毁掉以及七十年代初修建水库拆掉的,私人房子的踪影还是留有一些,但大多也成为断墙残垣。虽然记忆中的绝大多数建筑物已经不存,但那些残留的砖块石头透露出的气息应该能够证明当年确实不是普通的村子。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这种情况变化始于上世纪在五六十年代公路发达后,止于70年代铜山源水库正式修建和杜洞公路全线贯通时。因为水库的修建,淹没区范围内,也就是与下游杜泽之间的排门、新屋底、洪家圩、堰埂、何家、铜山里等十来个村庄全部移民,水运完全中断;而杜洞公路的贯通,又使得原本是内外来往人员必停之地,变成了只是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地方,人流不再。

从此,繁华褪散,归于平淡。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我刚好出生在这个时期,所以印象中的双桥没有激动人心之处,觉得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一溪一湖一滩一盆,舒服宜人。溪是铜山溪;湖是铜山源水库;滩是水库滩涂,季节性淹没区;盆是村庄地形为小盆地,四面有山而不狭。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双桥粉干之所以有名,正是得益于曾经的繁华和这样的山水。

以前做粉干用水碓,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还要合适的水源、方便的交通;因为没有实力难以建起一套庞大的水碓设施,没有水源无法驱动水碓,交通不便就做不兴。所以,有的地方有实力,但无合适水源;有的小地方有水源,但没有力量建水碓,即使建起来也不合算,双桥当年恰好三者皆备。除此之外,还有独天优势,就是风。

从制作工艺上说,粉干的程序并不算复杂,也不存在多少秘诀,比如米的浸泡、粉团的打揉等,只要用料厚道,舍得费工,哪里都差不多。双桥粉干特别之处,其实在于晾晒。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粉干从湿变干,最理想的过程不是太阳晒干,而是风吹干;而风,也有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最好。双桥的风,正符合这个要求。因为地形缘故,上午基本从河道水库位置往北边山谷吹,到了下午四五点后,调个方向,从北边山谷往河道水库方向吹,相当守信。对于倾斜晾在那里的粉干来说,就是不断接受两面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吹,这种昼夜交替的吹拂,就如敬业地道的铁匠千百次反复的锤打,使得软韧不同与别处。

以前水碓时代,粉干晾在河难上,作坊主在鹅卵石河滩上搭起大排的木架,摆上一排排的筛状大匾,场面壮观;现在桥建得扎实、堤岸修得宽,便多晾在桥上、溪旁、滩涂边。它们便终日享受着这样的山风、水风……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双桥粉干的烧法,大致有四种:

浇头粉干。典型的浇头是用五花肉熬油到半干,然后与肉片、红辣椒、蒜段爆炒,浇到清汤煮好捞在大碗里的粉干上,厚厚铺上一层。这种烧法在以前是相当奢侈的,多用于待客。现在,基于原料和口味的多样化,也可以改用其它,比如虾仁、鳝片等。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家常粉干。把配料、青菜等炒好一并混在煮在锅里的粉干上,盛起即吃,不需要另外再浇,是日常草根烧法。

炒粉干。这个具体无需多说,只是借此奉上一点个人体会:用猪油、配料足、要炒透、不怕糊。有些人对粉干炒得好的一个评价是“清爽,不糊”,我并不这样认为。炒起来根根完整在视觉上是很清爽,但也会影响口味,因为是以不够透的代价换来的;相反,如果炒透了,虽然断成小段,会有些糊,却入味,此时,这样的“糊”反而是食物内涵灵魂的体现。

凉拌粉干。具体也不多说了,夏天的美味,最适合配啤酒,露天吃。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传统习惯上,粉干都是作主食或点心,一大碗,一大盘,简单又过瘾;其实也适宜作主菜,我每次待客时,总是喜欢炒一份超级大盘的,相当受欢迎,常常上桌三四分钟就被一扫而光。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现在的双桥,与近五六十年的淡然相比,又繁华了许多。比如粉干作坊越来越多,已经有七八家,桥上、溪边、水库边常常晾满各家产品,老法做粉干的水碓在粉干记忆馆也得到了恢复;比如面貌变化很大,特别是近三四年的村庄整理成果明显,得名“彩韵双桥”;比如旅游开发,位于村头、体量相当大的“水云间”正在大面积建设……

双桥,在时代的春风里向阳奔跑。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衢江区双桥粉干的制作技艺


衢江区双桥粉干的制作技艺源于明朝。市志上记载,当年饥肠辘辘的朱元璋来到双桥,被一位好心的奶奶接济,一口气吃了五六碗“米糊”,这个“米糊”,指的就是双桥的特色粉干。

双桥粉干作为“浙江老字号”,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专程前来采访拍摄。一份双桥粉干,需要经过选米、浸米、磨浆、压榨、打粉、做坯、盘丝和风干等一系列步骤,方成一盘。


好吃衢州 | 双桥粉干风吹成


对于土生土长的双桥人来说,最好吃的粉干,必须是双桥的浇头粉干。将粉干放进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捞出来过一遍凉水,再放进锅里煮熟焖一会儿,盛到碗里再加上肉末、笋干、辣椒、葱姜蒜炒制的浇头......一碗经典的双桥浇头粉干,是街面上吃不到的乡村美味,也是衢州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