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疫情下,不少公司都要求員工遠程辦公,復工復學。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床和辦公桌的距離近了,你與老闆的距離卻遠了。距離會產生美,但也會產生焦慮。老闆一焦慮,哪還會有靜好歲月,弄不好還會雞犬不寧。

焦慮如何解除,有一個最簡單的 方法,是讓老闆看見你的執行。對員工而言,什麼是好的執行力呢?比別人快一步,比別人多想一步,比別人勇敢一點,比別人更多一份擔當,比別人多一分展現。做到這5點,你就會勝出,而這5類人,也最容易被老闆記住。

01

搶板凳的人(比別人快一步)

遠程辦公的第一天,公司為了讓大家快速進入工作狀態,要求大家全員學習。以我為例,在短短的2個小時內,我就收到了至少10封來自不同部門的學習郵件通知,學習要求各不相同。有些是必學的,有些是選學的;有些是看資料,有些是要考試;最要命的是考試學習的截止時間不相同。在每個郵件最後,都會強調學習時長和考試結果會與職級升遷掛鉤,並每日通報進展。

先不討論公司要求這樣學習的必要性和效果。從完成任務的角度,我一下子錯亂了。作為處女座的我,實在不能容忍事情無序且不被掌控,於是我花了40分鐘的時間,整理一個Excel表格。把學習任務和要求梳理了一下,並按完成時間和業務需要調整了優先級,並命名為疫期第一週個人學習計劃。

然後我還好心發給了小部門同事,當時真的不是為了秀肌肉,主要是希望的勞動成果被更多的人共享,也能幫他們節約點時間,然後我的學習計劃就被傳閱了。大boss看到後,立馬轉發全員,向我學習。

雖然後面不少員工分享學習計劃和學習筆記,領導記住的只有我。

道理很簡單。人們只記得第一,誰記得第二。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峰呢?不好回答吧?第一位在月球漫步的人是阿姆斯特朗,第二位是誰呢?

就像美國頂尖營銷大師傑克·特勞特在《定位》這本書中提出:“成為第一,是進入心智的捷徑” 。類似於第一人、第一高峰,第一家佔據你心智的名稱將很難從你的記憶中被抹掉。如照相業的柯達、可樂中的可口可樂等。

《定位》名列美國史上百本最佳商業經典第一名。這本書也被稱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定位,改觀了人類“滿足需求”的舊有營銷認識,開創了“勝出競爭”的營銷之道。

同樣,如何讓你在領導的心智中與眾不同,那就是搶板凳,佔據第一。比別人快一步,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就很容易讓領導記住你。

有人會問:如果搶不到第一怎麼辦? 《定位》裡還講到第二有效的原理,有兩個方法,也很好用。

第一:在另外一個領域成為第一。比如你是第三個登頂珠峰的人,但是前兩個都是男性,你是女性,那麼你就可以宣稱自己是第一個完成此舉的女性。

第二個:在別人已經成為第一的情況下,那就和第一關聯起來。如郎酒廣告,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02

打樣的人(比別人勇敢一點)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遠程辦公的第二天,是我直接主管S的例子。節前大Boss要求各業務主管準備述職,本來是安排在上班後的第一個週末述。但在遠程辦公,拜訪客戶的任務減少了,時間相對充裕,所以述職時間提前三天,形式改為線上。當Boss問誰第一個來,趁著其他主管猶豫不決時候。S鼓起勇氣,主動站出來說要第一述職。

因前期準備也比較充分,時間短反而更加激發我們團隊協作,最後S代表的述職非常成功,被大Boss點評表揚。S也在各個主管中,順利贏得了開門紅。

人都有一種等待心理,就像每次會議發言的時候,總希望別人先說。

一般有三種情況,一種是想自我保護的老鳥,擔心槍打出頭鳥;第二種是新手菜鳥,緊張不敢發言;還有一種是因為沒準備好,擔心說不好。

對於第一種人,我只想說他若長期如此,最多混成老油條,不會有成就。如果是第二、第三種情況,且必須要發言,那最佳策略是:第一個發言。

緊張怎麼辦?你不發言,只會讓你越來越緊張,因為人的緊張情緒,首先會出現在心臟位置,如心跳加速,這時,緊張情緒還沒有蔓延到身體其他器官。比如手還不會抖,還不會掉汗。但是,一旦你等待下去,其他器官就會出現緊張表現,你會越來越緊張,臉越來越臉紅。所以,無論何時,如果可以,第一個發言,這樣勇氣也會給你力量,說完後,你會發現其實也沒啥好緊張的。

沒有準備好怎麼辦?那更要第一個發言,你把好說的,能想到的都說了,讓後面發言的人絞盡腦汁去吧。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03

顯性化領導意圖的人(比別人多想一步)

第三個故事,也是發生在述職的時候。因為都是視頻會議的方式,大Boss為了提升大家的會議參與度,要求攝像頭全部打開。這次被點名表揚的是另外一個部門,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部門全體著正裝出鏡,而且除了主管述職,每個部門員工都主動爭取了發言機會。

另外一個被順便表揚的是我們部門。因為S要求我們每天早8:30準時開視頻會議簽到,順便把早會開了,然後把早會視頻截圖抄送給了大boss。

分享這兩個故事,我不想說“在家辦公也要有儀式感”,而是想說能讓領導表揚的根本原因,是我們get到了領導的意圖,並第一時間它做了出來,而且還超出了他的預期。

領導要開攝像頭,是想讓我們重視會議,後來我們不僅著正裝,還積極發言,全程積極參與互動。領導擔心大家在家辦公時不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那就早上開視頻會議,展現我們積極工作的面貌。

所以,世上不怕有心人,領導的意圖大多數時候很容易get到的,但有心人會再多想一步,再多走一步,稍微花了點心思把它顯性化的做出來而已。但就這樣多想了一步,多走了一步,有時候就能甩別人一條街。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04

主動請纓的人(比別人多分擔一點)

第四個故事發生在上週末,我們大Boss要給公司總部年度述職。管理團隊從各個部門調了4個人來寫材料,並起了個名字叫做F4,我也是成員之一。F4除了每個人負責的部分寫完外,還需要一個人來總成。因為述職材料是大Boss自己講,材料搞完後還要根據Boss的演講風格來調整。

大Boss的述職一年一次,去年述職不理想,今年希望能順利通過。如果是你是F4成員,你會是主動請纓,做那個彙總材料的人嗎?我沒有,另外小夥子勇敢的站出來了。

結果呢,大boss順利通過述職。期間雖然F4一樣的熬夜,工作量相當,但是隻有他,得到了boss最多的點贊,也順利成章,一戰成名,變成了與領導很近的人。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面對疫情,有一種勇敢叫“主動請纓”。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纓”本來是紅纓槍上的裝飾物紅繩,在成語“主動請纓”裡代表武器 。古時也有前鋒纓綬,為軍隊前鋒部隊的象徵。故主動請纓也可解釋為主動承擔先鋒任務。

在領導艱難的時刻或者需要協助的時候主動站出來,往往能夠得到領導的感謝和重用機會。

對於領導交代的困難的任務,人人都會本能的退縮。但大部分其實並不需要你的能力有多強,只要你有向前一步的勇氣。

此外,並不是每一個老闆都清楚下屬的工作能力,工作任務越是重要,上司就越願意把事情交給自己信任的人去做。而這份信任,永遠是像上臺階一樣,一層一層積累起來的。你不主動去承擔,就會持久的停留在現在的臺階上。

05

主動上報的人(不等領導問,自己主動說)

最後一個故事,也是我自己的故事。在遠程辦公的這兩週多里,原來當面或者電話彙報的內容,如果不是特別緊急,我都轉成了郵件或者工作群組信息。這種工作方式的快速調整,不僅讓溝通效率提升很多,更得到領導和周邊的不少好評。

信息通暢,更能減少因未知帶來的焦慮,團隊氛圍也會更加積極向上。

工作中主動給領導彙報工作進展,是每一個人員工的基本素養。領導重用的那些人,他們總能夠積極主動的跟領導溝通,無論是反饋工作,還是自己的工作狀態。

但顯然現實職場中很多人都不懂得這個道理,除非領導主動找上門來問進度,他們從不會積極跟領導溝通,總是能拖就拖。

“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主動做事的人本來就比人先出發一步,當然更容易成功。

所以在職場上永遠不要等著領導主動找你,自助者天助之,讓被領導看見,才能脫穎而出!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06

執行力避坑指南

好的執行,這些坑還是要避開的。

1、搶第一,但最好不要次次第一。次次搶第一,容易招人恨

2、要加強對領導意圖的理解力,若不能準確把握的就別瞎往前衝了。

3、做好充分準備再舉手:既然要打樣,就努力打個好樣,光有匹夫之勇,沒用。

4、主動請纓,要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再說。

5、主動上報的內容,需要要仔細推敲。注重細節,但別給自己找麻煩。


疫情下的遠程辦公,這5類人,最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

07

小結:領導最喜歡的人,是成就他的人

你搶板凳,你敢於打樣,你甚至把他還沒想透徹的問題或心裡話,用做的方式呈現出來,這都可以大大節約管理成本,你成就了他。

你主動請纓,在他困難的時候,有人協助,有人鞍前馬後,你是功臣,你成就了他。

你主動上報,可以讓他更好更全面的掌控項目信息,讓他更好的管控團隊,更利於目標的達成。你也是成就了他。

這樣處處成就他的人,領導怎能不喜歡。

疫情下,咱與領導的距離是遠了,但好好琢磨琢磨這5類事情,肯定會讓咱和領導的心走的更近,說不定還會患難見真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